江蘇連雲港籍「現代鄉賢」方敬病逝,曾傾盡200多萬家鄉貧困學生

江蘇連雲港籍“現代鄉賢”方敬病逝,曾傾盡200多萬家鄉貧困學生

交匯點訊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現代鄉賢”方敬,於2018年10月26日23時10分病逝,享年87歲。

27年前的1991年,方敬從華東師範大學退休,回到了久違的家鄉——連雲港贛榆區宋莊鎮任莊村。26年間,他傾盡200萬元積蓄,設立“景清獎學金”,幫扶家鄉260餘位寒門學子步入高等院校,用崇文興教、涵育鄉風、反哺桑梓的追求和情懷,帶動了一個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鄉賢”。

他說:“這些年,看到孩子們一個個走出漁村,感覺到這些年的堅守很值得。我用我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樸實無華的話語折射出一名倍受尊崇的老者的崇高人生追求。

方敬是一名有著67年黨齡的老黨員,祖籍宋莊鎮任莊村,出生於上海,是當代書法名家,先後任小學校長、中學校長、華師大教授、上海成人教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江蘇連雲港籍“現代鄉賢”方敬病逝,曾傾盡200多萬家鄉貧困學生

退休的時候,方敬發現家鄉還是個小漁村,沒有出過一個大學生。“我搞了一輩子的教育,同時也是一個老黨員,想發揮餘熱,服務家鄉的教育事業。放到國家的層面來說,只有搞好教育才有希望,才有未來。”因此,他先後拿出在全國各地的講課費、退休金攢的200多萬元,資助或者獎勵那些家庭貧困的學生。“很多人不理解。其實,這些錢,在上海發揮的作用可能不大,但是在小漁村就不一樣了。”他始終認為,教育救國,把錢花在教育上是最值的事。

高中時,因為家庭貧困,方敬只靠每天中午偷喝自來水充飢。老師胡景清發現後,讓他每天陪自己吃中飯,還包下了方敬的全部文具用品。高中生涯,他幾乎都是靠老師這種無聲的接濟度過的。“如果沒遇到胡景清先生,我早就輟學了。”方敬曾說。

於是多年來,他生活簡樸,粗茶淡飯,一日兩餐,自炊自食,卻慷慨解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出資3萬元成立獎學基金會,1993年在宋莊中學設立景清獎學金,資助家鄉貧困兒童完成學業。25年間,他傾盡畢生積蓄,全力幫扶家鄉培養優秀人才,他所居住的小漁村走出了140餘位大學生,其中包括博士2名,碩士4名。他曾欣慰地告訴我們,國家的教育政策越來越好,貧困學生都有機會接受更高教育,很多家長的觀念也都轉變了,越來越重視教育了。

“心中裝著教育事業,唯獨沒有他自己。”這正是“現代鄉賢”方敬對教育事業擔當與奉獻的生動寫照。

交匯點記者 王拓 吉鳳竹

標籤:

新華報業傳媒集團 新華報業網 版權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