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初见被誉为“刺绣活化石”的马尾绣,脑海里便浮现宋人的这句九张机。繁复的图案,绚丽的色彩,又那么铺张的出现在整件衣服上、整条背带上,刹那间便将人镇住。水族马尾绣与苏绣、蜀绣的细腻不同,与湘绣的写实也有很大的迥异,马尾绣是概念艺术精品,简单的图案包罗万千世界,是水族人民劳动与艺术的结合。水族马尾绣弥漫着古老与神秘的气息,它粗犷中凝聚着温柔,神奇的缠丝马尾,是一种原生的传承,是一种古老文明的文化再现,展现出了多彩的贵州印象。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我的家里没有草原

民谣《董小姐》里一句歌词传播甚广:“爱上一匹野马,可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三都的马,让人联想不到北方草原的宽广和潇洒。三都位于贵州黔南州东南部,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素有“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的美誉。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三都自治县拥有水书、马尾绣、水族端节等承载着独具特色且底蕴深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突出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在南方的水稻种植地区,耕牛往往是农民的主要帮手。但就我们沿三都路以及多个村子所见,这里的马比牛多。马在水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当地农业的重要动力来源,它不仅是运输工具,也被用来拉犁,是劳作工具。我们这次探访的水族马尾绣,就取材于这样的马的尾巴,并以材命名。在以前水族里有人去世的时候,后人都会宰杀一匹马与之陪葬,但却会把马尾巴割下来,留着用。不过在

其它的文本里我们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记录,而且这种丧俗就算有也已远去了。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缘于祖先的迁徙

传统的水族马尾绣图案中,有一个典型的题材是五只凤凰组成的一幅画。这里隐藏着水族的一个传说:古时有位父亲生了四个儿子——这幅马尾绣上的四只凤凰就代表这四个兄弟,由于人多田地不够用,父亲只好让几个兄弟迁到不同的地方去寻找新的土地……这个传说背后是水族作为一个从外地迁徙而来的民族,对于田地和发展的隐忧。古老的水族在殷商之后从中原迁至岭南,又在秦统一中国后迁至黔南、桂北等地。马尾绣就产生于水族祖先的迁徙过程中。水族祖先几次迁徙中,马是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针线,妇女就以马尾作线。时间一长,妇女们发现麻皮布片经日晒雨淋后会慢慢腐化,而“马尾线 却因纤维长、拉力强、耐磨耐湿,而且不易折断。“马尾线”因而成为水族妇女刺绣的主要材料。在水族人的传统观念中,马尾绣制作技艺的精巧程度是判断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作为水族马尾绣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53岁的宋水仙至今已经从事马尾绣制作长达40余年。她从小随母亲学习马尾绣制作技艺,后来又嫁到了“马尾绣之乡”板告村,跟随婆婆及祖母学习马尾绣制作。祖母潘水英,是当地有名的马尾绣民间艺人。在这里,宋水仙的马尾绣技能得到极大提高。30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让宋水仙感受到保护传承马尾绣的迫切。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寻到板告村,到当地来买马尾绣的老物件。“我当时觉得这些东西真的是宝贝,但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如果都被外国人买走了,那以后我们的后代怎么去了解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呢?”从那时起,她开始走村串寨寻访马尾绣“老物件”,筹划建立马尾绣博物馆……如今,宋水仙记不清自己的博物馆有多少藏品,只知道最多的东西是马尾绣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帽子和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这三件东西,也代表了传统水族马尾绣的主要用途。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周礼考工记》里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在我们的衣食住行背后绵延着的是文化传统,工艺美术是一支重要的造物文脉。马尾绣到底有多长的历史?水书及相关资料都无记载,但这是一门传承了上千年的技艺,全靠聪明娴慧的水族妇女世代相传才保留至今。一件上好的马尾绣作品制作一般都要耗时半年甚至更久,一针一线都是纯手工制作,费时费力。马尾绣的图腾寓意,图案也有很多讲究,水族姑娘的服饰上,一般绣有水书符号,如:寿(人寿年丰)、吉(万事大吉)、万(万事如意)。除水书符号外,传统的马尾绣图样有太阳、蝴蝶、蝙蝠、福禄、南瓜等。马尾绣,有两个较为明显的优势,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可能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在水族传统大节水族端节里,男子们赛马,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与节日活动,成了千百年来不变的习俗。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制作六步骤

闻名遐迩的马尾绣精美别致,具有浮雕般的华丽效果,被称为“刺绣活化石”。马尾绣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具体可以分为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制作马尾线。即用丝线(多数以白色为主)将二至三根马尾绕裹起来,做成马尾线;第二步,固定框架图案。用一颗大针将马尾线穿好,再用另一颗稍小的针穿上同色丝钱,然后一边用马尾线在布面上镶成各种图案,一边用穿有丝线的小针专门将图案固定在布面上;第三步,“填心”。即用各色丝线(多以黑色、墨绿色和紫色为主)将固定好的图案空隙部分填满;第四步,镶边。用橙色和墨绿色丝线在四周挑成“花椒颗”的镶边图案;第五步,订“金钱”。在绣品上订上闪亮的小铜片以增加绣品亮度;第六步,装订。由于马尾绣制作工序繁琐细致,并且每一步都是纯手工制作,人们为了方便操作,便将绣品分解成若干小片,待每一片都完工后,再用针线将它们按次序订在一起。六道工序完工后,一件完整的马尾绣工艺品就做成了。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的特殊意义

水族人有很深的敬孝老人和爱惜子女的传统。体现在马尾绣上,传统的水族女孩穿的衣服,围腰都是普通的平绣或其他绣法,但他们出嫁要为婆婆准备珍贵的马尾绣尖头鞋。水族女子生育第一个孩子时,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外甥的必备礼物。而且水族女子只有在嫁出后生育第一孩时,母子才能享受此殊荣。此后,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带,先前送的马尾绣背带便一直背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一般来说,每个水族女子一生中就只能接受娘家送的一副马尾绣背带,就算婚姻变故另嫁再生,娘家都不会再送。这样做,一是因为马尾绣背带工序繁杂、价格昂贵、经久耐用。二是娘家人希望女儿从一而终,婚姻稳固,幸福美满。三是母亲对女儿及她的孩子们的良好愿望。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送去马尾绣背带和银佛童帽,代表富贵吉祥,希望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走遍56个民族活动

这是一场发现之旅,团结之旅,爱国之旅,美食之旅,圆梦之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崎岖坎坷的云贵高原到碧海蓝天的椰林海岛,从波涛汹涌的黄河两岸到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从沃野千里的东北黑土地到牛羊遍野的内蒙古大草原……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那么多,我们去看看!能走遍56个民族核心聚集地,是众多华夏儿女梦寐以求的终极梦想。我们秉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之宗旨,由中国走遍56民族、吃遍56民族、写遍56民族美景与美食第一人与我的兄弟姐妹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策划,带您走一次前所未有的新“长征”,整个活动将跨越近十万公里,深入各民族主要聚居地和原生态地区探寻秘境中的秘境,品尝最地道最正宗最原汁原味的民族美食,亲身感受56个兄弟姐妹绚烂多姿的风情和文化。当您走遍了这些未知的神秘地域后,一定会因为感受到不同的民族大美而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包容,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更能够伸出双臂来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中国梦,民族梦,我们的梦!心动不如行动!Let’s Go!我们一起出发!(微信):18612630430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马尾绣之吻:追溯惊艳世界背后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