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賭約」倒計時,誰更焦慮,誰在偷偷加碼?

10月8日,格力公佈了第三季度財報,公告顯示,格力電器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90.51億元至1508.55億元,同比增長33.05%至34.65%。

在雷軍與格力董明珠10億元賭約進入倒計時之際,小米已經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小目標”。

10月25日,小米集團發佈公告,基於公司目前可得資料,集團預期十月底手機今年出貨量將超過1億部,目標今年衝刺世界500強。本月,雷軍衝進胡潤百富榜的十強,自然是受益於小米上市其個人財富暴增62%,達到了1100億元。

照此劇本發展,持有倚天劍的雷布斯能夠攻陷董大姐的光明頂嗎?

然而,江湖是否就會從此平靜?

吃瓜群眾不嫌事大,紛紛當起了預言帝,猜測誰會笑到最後。

這五年,格力與小米的明爭暗鬥

這五年裡,格力和小米都涉足了對方的舒適圈。

7月23日,小米高調賣起了空調。這臺售價1999元的米家互聯網空調在眾多網友看來,小米直接殺入格力腹地空調領域,頗有挑釁的意味。

“10亿赌约”倒计时,谁更焦虑,谁在偷偷加码?

實際上,這並不是小米第一次進軍空調領域。早在2015年,小米在高調入股美的後就與美的合作推出了首款2699元的“i青春智能空調”。2017年8月再次發佈一款4399元的全直流變頻空調。對於小米家空調,市場給出了不俗的反響。今年7月小米上市更是走上了正軌,在香港招股集逾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

而早在三年前,格力就已進入手機領域,雖然其手機銷量還不算清晰,格力也未主動公佈過。董明珠曾表示,“格力二代發佈不到一個月,訂單已有35萬部,產能根本跟不上。按照我的目標,格力每天要賣10萬臺,一年就是3600萬(臺),目標不算高。”但結合官網、電商的銷量看來有些打臉。

格力手機明明背靠大樹但依然玩不轉手機市場,不僅因為手機市場本身的競爭激烈。還因為格力手機缺乏技術優勢、市場營銷另類、人才資源短缺。董明珠在造手機的路上交了3年學費。

有接近格力人士透露,格力做手機的確不是玩玩的,目前其已投入了數億元。並且董明珠甚至曾經多次在公共場合宣稱格力要做世界第一的手機品牌。從“分分鐘滅掉小米”到“要賣1億部”,可見董明珠對格力手機始終是充滿信心的。

格力電器規模擴張 “賭約”再加碼

從工商局相關資料中查詢到,目前,晶弘電器的大股東已經由盛世恆興變更為格力電器,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由股東實繳出資。格力電器已擁有晶弘電器100%的控股權。

在此筆交易中,格力電器對晶弘電器的收購價格較為神秘,目前格力方面還未正式對外公開收購細節。

晶弘電器原大股東為盛世恆興。盛世恆興為格力電器銷售體系的平臺,被外界稱為格力電器的全國總代理商。而晶弘此前與格力的關係頗為尷尬,其與在渠道、品牌等方面與格力電器關聯甚密,但兩者的關係又多次在公開場合被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劃清界限。不過,通過此番收購,晶弘電器終於名正言順地歸屬了格力。

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晶弘的冰箱業務體量較小,在短期內對格力電器的業績不會有較大影響。但將晶弘收入囊中,意味著格力電器正式將業務擴張到冰箱領域。而格力電器此舉也或將進一步釐清上市公司與晶弘電器、經銷商之間的關係。”

賭局勝負提前見分曉?兩人有錢履約嗎?

如今5年過去了,10億賭局陷入倒計時!這份賭局是以最終營收來定奪勝負。

從最近五年的收入變化情況,小米呈現持續大幅增長。從2013年316億元增長到2017年1000多億元,雷軍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完全將董明珠甩開幾條街,格力的收入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小米。

與小米的高歌猛進相比,格力電器顯得老態龍鍾。值得注意的是,共有24家機構對格力電器的2018年度業績作出預測,平均值為1807億元。而8家機構對小米集團的2018年營收預測值則為2028億元。如果按照這個機構的預測,小米能拿下格力,贏得10億的賭約。

據業內人士表示,關於董明珠和雷軍的賭約,就是比2018年兩家的營收額度,而從去年營收來看,小米今年可能不及格力。

這場豪賭終有輸贏,他們二人輸得起嗎?

雷軍其身家主要來自於持有的小米31.41%的股權,在胡潤中國富豪榜顯示其身家更是一路高歌,從2017年的118位(身價125億美元)到今年的第十位(身價1100億元),由此看來十億完全是小問題。

董明珠卻未進入前百,其身家主要來自於持有4448.85億股格力電器股票,持股比例為0.74%,按照目前格力電器的市值計算約17.35億元。如此算來,董小姐支付“賭金”就要吃緊多了。

“10亿赌约”倒计时,谁更焦虑,谁在偷偷加码?

一個是溫文儒雅的暖男,互聯網新貴;一個是言辭鋒利的鐵娘子,製造業女皇。兩人在中國商界的顯赫地位,10億元的天價公開賭注,再加上互聯網模式和傳統模式之爭,都讓這次賭局被冠以“世紀賭約”!而誰將贏得這場豪賭?

其實無論誰贏誰輸,真的會給對方10個億嗎?可能性非常小,賭約更多的是起了一個對雙方鼓勁的作用。在雷軍忙著“重塑”小米,忙著扶小米上市的這幾年,董明珠疲於奔命的則是格力的多元夢,造手機、造車、投資芯片,以及狙擊海立股份意圖在壓縮機產業鏈上作進一步延伸,董明珠帶領格力馬不停蹄地投身到一個又一個的新領域。

在約定“10億賭局”的過去5年,格力電器與小米在各自成功的同時,均為股東帶來了巨大回報,董明珠和雷軍也成長為兩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至於“10億賭局”最終結果到底如何,也許已經不重要了。

誰將笑到最後?嘴仗不能輸

董明珠:2014年表示“5年後,他會輸給我10億,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2017年上交會開幕論壇上笑稱,“明年就要見分曉了,沒問題,我已經認定過了,沒問題!”。接受央視採訪時再次明確:“我相信我會贏”。

雷軍:2013年接受《人物》雜誌專訪時稱“格力必輸無疑”。2014年接受央視《對話》欄目專訪時,進一步表示“再過一兩年格力就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