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封死之前,出現幾起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剛愎自用的他忽視了

風雷激盪天欲變---慶封之亂(3)

盧蒲癸和王何這兩個陰謀家,藉著慶封的勢力回到齊國,並做了慶封的兒子慶舍的家臣,但這對奸人對慶氏一點感激都沒有,反而一心謀劃著除掉慶氏。

慶封對盧蒲癸和王何的陰謀一無所知,還和之前一樣,飲酒田獵。公元前545年冬天,慶封跑到萊地打錯,大夫陳文子的兒子陳無宇跟隨在慶封左右。陳文子預感一場風暴即將來臨,就派人對慶封說:“陳無宇的母親病重,懇請慶大夫讓無宇回家。”慶封為陳母占卜問吉凶,結果顯示為“死”兆,陳無宇大哭,慶封無奈,就讓陳無宇回家去了。陳無宇渡河之後,竟然把船鑿破沉到河底,把橋樑拆毀,讓慶封不能追上自己。

慶封死之前,出現幾起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剛愎自用的他忽視了

陳氏先祖

慶封的族人慶嗣見陳文子突然召回陳無宇,感覺事態有些不對勁,跑來對慶封說:“您趕快回去吧,秋祭的時候一定會發生禍亂。現在回去,還有時間應對。”慶封覺得我大權在握,誰敢對慶氏不敬,執意不回去,也沒有任何要悔改的意思。慶嗣嘆了口氣說:“老天要讓他逃亡了,運氣好的話,可以逃到吳國或者是越國。”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危險來臨之際,只記得夫家,哪顧得孃家。盧蒲癸的妻子盧蒲姜,本是慶舍的女兒,得知盧蒲癸的陰謀後,竟然不去告訴慶舍,反而支持丈夫的行動。盧蒲姜對盧蒲癸說:“有事卻瞞著我,你的行動肯定不會成功。”盧蒲癸害怕妻子去告密,又不能殺了她,就將自己與王何的籌劃告訴了盧蒲姜,並說準備在秋祭的太公廟裡起事。盧蒲姜說:“我的父親是個剛愎自用又多疑的人,想讓他前來太公廟,必須有人去勸阻,這事就讓我來做吧。”盧蒲癸想要拒絕,又不敢得罪妻子,只得答應了。

慶封死之前,出現幾起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剛愎自用的他忽視了

慶封

到了秋祭的那天,慶舍將到太公廟主持祭祀儀式。盧蒲姜告訴慶舍說:“有人要陰謀叛亂,父親大人千萬不要去太公廟。”果然就同盧蒲姜所言,慶舍就是個剛愎自用多疑的人,覺得女兒所言簡直是天方夜譚,說道:“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就不聽女兒勸阻,來到了太公廟。

盧蒲癸和王何早就手執兵器等候在太公廟。保險起見,慶舍也帶領一群甲士將齊景公宮室包圍起來,作為自己的屏障。齊國大家族陳氏和鮑氏派出養馬的人到宮外演戲,嘈雜的聲音驚嚇到了慶氏甲士的戰馬,慶氏甲士只得將馬匹拴好,又脫下甲衣,在宮外喝起酒來。慶舍在太公廟裡主持秋祭,對此竟然一無所知。

慶封死之前,出現幾起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剛愎自用的他忽視了

齊景公

齊國的其他幾大家族,陳氏、鮑氏、欒氏、高氏等,早就對慶氏獨斷專行感到不滿,子尾、子雅對慶封怨恨極深,於是聯手,與盧蒲癸和王何合作,密謀除掉慶氏。陳、鮑、欒、高家的甲士,趁著慶氏甲士飲酒作樂之機,偷走了他們的甲衣,穿在身上,混進了太公廟。

秋祭舉行到一半的時候,子尾抽出槌子,在門板上敲擊了三下,這正是他們與盧蒲癸和王何約定好的暗號。盧蒲癸一躍而起,從後面刺擊慶舍,王何用戈向慶舍劈了過去,慶舍反擊了一陣,終歸是寡不敵眾,被亂刀砍死,同時死掉的還有慶繩和麻嬰等人。突然的變亂把正在秋祭的齊景公嚇得臉如死灰,還好有陳文子等人的護衛,才得以全身而退。此時的春秋,國君的命運掌握在士大夫手中,實在是對周朝禮制的莫大諷刺。

慶封死之前,出現幾起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剛愎自用的他忽視了

秋祭

還在萊地打獵的慶封對國都裡發生的事一無所知,等他玩到無聊,才慢慢悠悠打道回府往國都方向走。走到半途,遇到有人前來告知叛亂的消息。慶封又痛又悔又怒,慶封發動家兵,從南門攻進國都,又去攻打齊景公的內宮,結果沒能攻打下來。慶封失勢,無法獨力面對齊國國君和其他幾個大家族,於是將軍隊回撤,布好陣後,要求與對方進行決戰。結果齊景公和幾個大家族根本不鳥他。慶封知道大勢已去,只得帶著族人逃往魯國。魯國人以禮相待,慶封一向蠻橫慣了,哪裡知道什麼禮節,惹得魯國大夫叔孫穆子等人很不高興。後來齊國派使節前來責備魯國,魯國不敢收留慶封,慶封只得帶著家人繼續逃亡,最後逃到了吳國。吳國國君句餘將朱方封賜給了慶封。不過慶封的好兒子沒過兩年,公元前543年,楚國伐吳,攻打朱方,慶封一族給誅滅得乾乾淨淨。

慶封死之前,出現幾起不正常的現象,卻被剛愎自用的他忽視了

春秋吳國

慶封死後,當年受崔氏之亂連累的齊國公子紛紛回國,歸還他們的祭祀器具和封地,晏嬰、子尾和子雅也得到了封賞,投靠慶封的盧蒲嫳,被流放到北部邊境。至於弒君犯上的崔杼,雖然已死,卻被自己的族人出賣,將裝著他屍體的棺木暴露在街頭而無人問津。亂臣賊子,下場從來就好不到哪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