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操盤攻略:多地地方政府設立基金馳援上市公司

本周操盘攻略:多地地方政府设立基金驰援上市公司

市場要聞

1、央行隔空喊話空頭提振外匯市場信心

10月26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佈會上底氣十足地說:“對於那些試圖做空人民幣的勢力,幾年之前中國都與其交過手,彼此也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說是記憶猶新。”這句話,被市場認為是央行在隔空喊話空頭。潘功勝還表示,無論和發達經濟體貨幣比較,還是和主要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進行比較,人民幣有所貶值,但仍然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貨幣。

2、浙江國資發起百億基金馳援上市公司:原則上不控股、初定十家

近日,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有限合夥基金協議》,正式開啟“浙江省新興動力基金”的發起和設立工作,合作投資目標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目前已初步梳理出近10家重點跟蹤研判的標的企業,並達成初步意向。

3、廣東汕頭東莞兩地設專門投資基金,紓困本地上市公司股東股權質押

汕頭市將由汕頭國資企業、海通證券和宜華集團共同出資設立共濟發展基金,規模50億元,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汕頭本地上市企業紓解股權質押困難。此外,東莞市也正有計劃成立上市莞企發展投資基金,為該項基金而設立的東莞市上市莞企發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已經在工商部門完成登記。

4、證金公司第三季度持股新策略:4.90%變2.99%

在目前已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證金公司持股比例數據出現新變化。半年報中證金公司持股比例出現次數最多的是剛好在舉牌線之下的4.90%,對57家公司的持股比例為4.90%。在最新的三季報中,證金公司持股比例為4.90%的公司僅有兩家,而持股比例為2.99%的公司數量則從半年報時的7家增至21家;這21家公司普遍為傳統藍籌股,金融股有6家之多。

5、“兜底”表述被刪除! 股份回購新政正式生效

10月26日,全國人大網公佈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並稱修改決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證監會同日晚宣佈,將貫徹落實公司法修改決定,依法規範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行為。

6、11家出資券商資管計劃將很快成立並進入實操階段

包括中信、海通、國泰君安等11家證券公司,投資總計1000億元總規模的資管計劃將很快落地。專項用於幫助有發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

某上市券商高管表示,“子資管計劃”各家券商都有自己的市場化管理權限,資管計劃的範疇很寬,其實除了由券商資管成立集合資管產品之外,還可以由私募子公司設立私募基金,另類投資子公司也可以參與進來。

7、積極響應新修訂的《公司法》,多家公司發佈回購預案

10月26日《修改決定》發佈至今的週六、週日兩天內,滬市已有30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份回購相關公告,其中有14家披露股份回購提議或預案,16家披露股份回購實施進展。

板塊利好

1、政策利好接踵而至,券商有望先迎春天

包括股權質押業務在內的信用業務被視為今年券商業務最大的風險點之一,嚴重拖累券商業績。不過,隨著近日多部委聯合發聲表態穩定市場,並積極穩妥化解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有望初步緩解股權質押難題。招商證券認為,政策底明確顯現,行業政策刺激可期。從增量資金角度來看,券商板塊具備持續上漲的基礎。

2、瞄準金融地產,基金三季度逆勢加倉

基金三季度對於金融業的配置比例達到7.29%,較此前一個季度提升了2.41個百分點。對於房地產的配置比例達到了3.14%,較此前一個季度提升了0.57個百分點。金融龍頭公司已經表現出向好跡象,且估值都處於相對低位;在房地產調控階段性成果顯現、樓市景氣度下行的背景下,未來房地產及其上下游行業的基本面或政策面可能會出現預期差,從而帶來相關板塊的行情。

3、美股今年漲幅盡墨,國際金價連漲3周

受國際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所引發的市場避險預期的支撐,國際金價已連漲3周,從月初的1189.1美元/盎司漲至1237.27美元/盎司,已接近7月底以來的高位。金價反彈之際,全球投資者也正大規模湧入金市。截至10月26日,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的持倉在10月已增加9.47噸。

4、供暖季來臨,關注天然氣確定性機會

進入10月份以來,受到天然氣消費量逐漸增長的影響,我國多地天然氣氣價已經開始出現上漲。中信證券認為,天然氣行業目前的投資邏輯可以概括為“短期價漲,長期量增”。短期來看,中石油於8月制定了新的保供期定價策略,其供給中的均衡量部分最高可在國家基準門站價的基礎上上漲40%。

長期來看,天然氣目前佔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仍然較低,如果要實現2020年3600億方的目標,那麼19-20年每年消費增速都將維持在13%左右。

個股大事

1、中弘股份:“爭取不退市”自稱還有兩次機會

“我們爭取不退市”,10月26日股東大會當日,財務總監劉祖明反覆表態,“現在團隊正在轉彎口,我們還有兩次機會,一次是我們已經向深交所遞交的材料,一次就是聽證會”。

目前中弘股份已經把材料報給了深交所,如果深交所看完材料決定讓中弘股份進入停牌重組階段,這是目前較為理想的結果。如果深交所判定中弘股份需要退市,那麼公司很可能還有一次聽證會的機會。

2、陝西煤業:50億回購啟動,單日大筆買入3億元

10月26日,陝西煤業正式啟動回購,當天回購金額3億元,較回購上限仍有47億元的彈藥儲備。與此同時,機構紛紛看好公司回購及未來業務的成長性。此前,陝西煤業公告稱,擬以不超過50億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已公開發行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0元/股,執行時間為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預案之日起六個月內。若以最高回購金額測算,減去此次回購耗費的近3億元,還有47億元可用。

本週新股日曆

Wind數據顯示,本週(10月29日-11月2日)將有1只新股發行,即新農股份,發行日期是11月1日(週四)。這1只新股累計發行數量共計30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金額4.30億元。

本周操盘攻略:多地地方政府设立基金驰援上市公司

本週限售股解禁

Wind數據統計顯示,本週(10月29日-11月2日)共有37家公司限售股陸續解禁,合計解禁量81.76億股,按10月26日 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為894.51億元,較上週解禁市值290.81億元上升207.59%。

從解禁市值來看,10月29日是解禁高峰期,17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計503.23億元,佔本週解禁規模56.26%。按10月26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安迪蘇(273.32億元)、溫氏股份(230.91億元)、物產中大(103.33億元)。從個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數居前三位的是:物產中大(23.81億股)、安迪蘇(21.07億股)、溫氏股份(9.14億股)。

從解禁股份類型來看,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有17家,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有11家,股權激勵限售股份有5家,追加承諾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有2家,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追加承諾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有1家,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首發機構配售股份有1家。

本周操盘攻略:多地地方政府设立基金驰援上市公司

機構看後市

1、興業策略:“組合拳”緩解流動性危機,看好市場中級反彈

決策層與監管層及時果斷髮聲,直面問題,有望改善投資者悲觀預期,統一認識、樹立信心;接連的政策“組合拳”使我們有效避免了一場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因而堅定看好市場中級反彈。結構上推薦“大創新小巨人”,大創新是指我們從年度策略報告裡面定義的科技創新龍頭,小巨人是指被股權質押風險以及信心危機而被過度壓制的中小盤績優股。

2、廣發證券:流動性成四季度影響A股核心因素,市場將繼續以龍頭為首

風險溢價波動是主導A股今年1月-9月運行的核心因素,金融去槓桿因素影響雖未結束,但對A股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邊際鈍化。 展望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持續強勁,美縮表與歐日退出量寬進程使得全球流動性拐點進一步確認,新興市場資金流出增大,帶來跨國資金流動壓力,流動性可能取代風險溢價成為影響A股的核心因素。

2017年以來,A股相對佔優的交易因子向大市值、低估值、業績優、高股息的優質龍頭股傾斜,“入摩”、“入富”帶來外資加速流入,大盤藍籌股更受青睞,四季度風格偏向成長股的時間窗口有限,市場將繼續以龍頭為首。

3、楊德龍:白馬股具備罕見投資價值,不要理會短期調整

我國經濟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很多行業的競爭已經分出勝負。行業的龍頭會在整個行業景氣度下降的時候獲得更多的市場佔有率,同時獲得更多的利潤。因此投資於龍頭股,可以獲得超過行業平均的收益。

白馬股可以說是代表了中國經濟的實力,未來增長也會更加的確定。堅定持有優質的白馬股,是在未來戰勝市場最重要的方法。白馬股的機會不是階段性的機會,而是一箇中長期的投資機會。因此建議投資者在未來市場震盪和反彈的時候都要堅定的持有優質白馬股,這樣才會有比較持久的表現。

本週財經前瞻

本周操盘攻略:多地地方政府设立基金驰援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