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個市深化改革 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模式 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廣西這個市深化改革 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模式 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東興邊民互市區。廣西新聞網記者王飛 攝

廣西新聞網東興10月23日訊(記者 王飛)23日下午,“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廣西行暨“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東興,對東興邊境貿易進行了採訪。近年來,東興堅持立足中央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做足“邊”的文章,以敢闖敢幹、先行先試精神,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闖出了一條適合東興發展的新路子,在全國率先實施“互市+”東興模式,形成我國沿邊地區可複製、推廣的“東興經驗”。

東興創新“互市+黨建+互助組+扶貧”發展模式。組建了以1個黨支部領航,n個邊民互助組、每組成員20人以上,每組吸納1戶貧困戶的邊境貿易“1+n20+1”扶貧模式,幫助邊民特別是貧困戶增加經營性收益,累計帶動貧困人員近10000人脫貧致富,貧困戶年收入增加2.5萬元以上。

廣西這個市深化改革 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模式 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互市區內的政策宣傳展板。廣西新聞網記者王飛 攝

創新“互市+金融”發展模式。東興以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和農村金融改革為契機,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模式,獲得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的通報表揚。

創新“互市+專業市場”發展模式。為充分發揮東興沿海沿邊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推動互市貿易做大做強。

創新“互市+落地加工”發展模式。東興實施“貿工互動”,大力發展加工產業,為邊民提供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從根本上解決邊民生產生活的後顧之憂,增加邊民對國家對社會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促進邊民安心生活、定心守邊。

創新“互市+電商”發展模式。運用互聯網技術,拓寬銷售渠道,推動電商平臺、電商團隊和邊民互助組強強聯合、抱團經營。

廣西這個市深化改革 創新邊民互市貿易結算模式 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邊民課堂。廣西新聞網記者王飛 攝

東興通過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給予邊民“每人每天交易8000元貨物免關稅和環節稅”的優惠政策,創新發展的“1+5+N”,即1個邊民,帶動貨物裝卸、線上線下經營、運輸、專業市場和落地加工等5個方面的就業崗位,引進廣東、浙江、福建等N個東部產業落地,實現邊民發展致富,互市+全產業鏈在廣西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來,東興市口岸貿易依然保持健康持續的發展態勢。據統計,2015-2017年東興口岸貿易進出口總額1516.7億元,年均增長1.4%。2015-2017年貿易總值佔全區的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