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猖獗的「黑公關」,我們該怎麼辦?

從嚴打擊黑公關,還清朗網絡空間

近年來,網絡謠言不斷,且通過各類媒體的傳播不斷放大。有的謠言是個人為了博眼球;也有的謠言是某些組織幕後操控抹黑社會;更多的謠言是“黑公關”精心運作,其核心目的幫助僱主攻擊競爭對手。

面對猖獗的“黑公關”,我們該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

新華社調查發現,一些自媒體靠“黑公關”獲取高額利益,有的一年能收數千萬元“保護費”。

“黑公關”一般有兩類:一類是自媒體寫企業負面,然後上門“談合作”;另一類是企業的競爭對手找到自媒體,提供對方負面信息,由自媒體進行傳播。

一家汽車行業公司公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每年要維護上百家自媒體,大部分年合作的單價從5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不交錢就可能被黑”。

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遭某自媒體爆料“平臺任性罰款,惡意圈錢,搞得商戶家破人亡”,企業緊急應對。過了一個月,這家自媒體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連誇這家公司是“史上最大黑馬,亮點頻頻,瑕不掩瑜”。

面對猖獗的“黑公關”,我們該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

可以說,“黑公關”天生就是出來害人的,不僅是打擊、抹黑對手這麼簡單,其更在有意無意間充當了互聯網信息垃圾和病毒謠言的製造者,對整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自媒體乃至整個社會而言,是一顆顆毒瘤。

那麼,面對“黑公關”,我們該怎麼辦?

儘管很多“黑公關”所造的謠言都得到了相關當事機構及個人的澄清,可還是對社會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有的謠言甚至令相關企業損失慘重。

我們都很痛恨“黑公關”,都希望謠言絕跡,可如何才能做到呢?

面對猖獗的“黑公關”,我們該怎麼辦?

圖片源自網絡

首先,公眾應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無論是業內人士,媒體記者,還是自媒體,我們應充分自律,恪守職業道德,不能為了私利、吸引眼球、提升知名度、增加粉絲而造謠。在面對自媒體披露的突發信息時,我們應冷靜以對,不要盲目相信,要在進行充分核實後再進行傳播。

其次,“黑公關”所發謠言所涉相關當事機構及個人應於第一時間闢謠澄清。很多謠言都援引特定機構或專家的觀點,看起來有理有據,這樣的謠言極具殺傷力,極易誘使民眾上當。謠言所涉機構或專家,應在看到謠言的第一時間進行闢謠,不能放任謠言蔓延。

第三,受害企業應果斷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當“黑公關”披上自媒體的外衣,就必須有企業站出來向這些沒有底線的造謠、傳謠、惡意攻擊、抹黑對手的行為發聲,而且不僅是要發聲,更需要企業們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聯起手來嚴厲打擊“黑公關”和造謠、傳謠者。

第四,自媒體平臺也要落實好主體責任,建立“黑名單”制度,加大對重點賬號的監管,從而徹底剷除自媒體“黑公關”的生存土壤。

第五,政府相關部門應出臺措施嚴懲“黑公關”及造謠、傳謠者。近年來,黑公關、謠言之所以盛行,除了當今新媒體時代屬性外,相關部門的監管、追查與處罰不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故此,相關部門應出臺相應措施,加大對於“黑公關”以及造謠、傳謠者的監管、追查及處罰力度。

對於“黑公關”以及造謠、傳謠,要持零容忍的態度,抓到一起,嚴辦一例,還公眾一個晴朗的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