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即將9周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上市儀式在深交所舉行,特銳德等首批28家公司正式在創業板掛牌交易,“中國版納斯達克”開始啟航。

創業板以中小創新型企業為主,上市門檻比主板市場略低,但是監管和退市制度比主板更嚴。創業板的成立,無疑承載著資本市場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希望和夢想,對於吸引內地優質創新型企業、改善A股上市公司結構和經濟代表性,都有長遠的影響。

當然,新興市場的發展從來都是曲折的。畢竟,創業板才只有9年的歷史。

創業板大發展:市值放大26倍,營收增幅達百倍

從市場規模來看,截至2018年9月28日,創業板上市公司達732家,佔滬深兩市公司總數的約20%。總市值達4.3萬億元,相比9年前增長了約26倍。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從首發募資額度來看,由於市場波動,創業板每年上市公司數和首發募資金額存在較大差異,2010年首發募資金額為歷年最高,達963億元;2017年發行公司數量最多,為141家。首發累計募資超過3700億元。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從營收和淨利潤增幅來看,創業板2009年營收100多億元,至2017年底上升至10000多億元,增幅約100倍。歸母淨利潤2009年22.44億元,2017年時上升到834.89億元,增幅約37倍。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淨利潤亦保持穩步增長。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首批28只個股成績單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大都是精挑細選的優質公司,總體質量相較好的。從9年來的股價走勢來看,23家公司實現了上漲,漲幅中位數128%,漲幅前三分別是愛爾眼科、機器人和安科生物,總體表現遠遠超過了創業板平均水平。

價格下跌的股票有5家,分別是神州泰嶽、吉峰科技、中元股份、南風股份和金亞科技,其中金亞科技已經被深交所啟動強制退市程序,將成為創業板繼欣泰電氣之後的第二家退市公司。

漲幅TOP10:超級明星股的成長基因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以個股上市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截至10月10日,創業板9年來共出現了8只10倍股。漲幅前十名中,排名榜首的是康泰生物,上漲1738%,第十名是江豐電子,上漲873%。考慮到2009年10月30日以來滬指還下跌了15%,這些股票的表現更是堪稱驚豔。

探究這些明星股的成長基因,可以發現幾個重要特點,一是醫藥股特別多,佔比達到50%,說明以醫藥為代表的弱週期行業是穿越牛熊的主力軍。二是起始市值都很低,全部低於30億,大部分低於15億。說明小市值是超級成長股的重要條件。三是毛利率和ROE都比較高,大部分公司最近6年的平均銷售毛利率超過40%,幾乎所有公司近6年的平均ROE基本都在10%以上,說明優秀的業績和財務指標才是長期上漲的重要保證。

一牛兩熊:暴漲暴跌是創業板的宿命?

9年來,創業板行情走勢跌宕起伏,波動幅度遠遠超過A股整體水平。創業板的暴漲暴跌,既表現出投資者對新興產業的巨大熱情,也反映了A股市場一直以來熱衷於炒小、炒新、炒題材的投機氛圍。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創業板成立之初,正逢滬深兩市經歷一輪小牛行情之後開始長達4年的陰跌走勢。大勢低迷的環境下,創業板也難以獨善其身,可謂開局不利。創業板指數從2010年5月31日的1000點出發,到2012年12月最低跌至585點,跌幅接近50%,遠超其他指數。與之相比,同期滬指下跌幅度不到15%。

跌得越深,漲得越猛。在遭受重大挫折和廣泛質疑的時候,伴隨流動性的逐漸寬裕和創新創業政策的支持鼓舞,創業板開啟了成立以來的第一輪超級大牛市。創業板指數從2012年年底的585點一直上漲到2015年6月的4037點,牛市持續時間超過2年半,指數上漲幅度和個股上漲中位數都接近600%,遠遠超過滬深綜指的上漲時間和上漲幅度。其中漲幅最大的銀之傑和東方財富都上漲了60倍以上,漲幅榜前15位都上漲了超過20倍,這些股票大都屬於互聯網板塊,主要依靠估值提升實現了股價上漲。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經歷過一輪完整熊牛週期之後,由於估值到達極端高度,加之經濟下行和去槓桿政策的影響,創業板再次進入漫長熊市。

目前,創業板指數下跌時間已經超過3年,下跌幅度和個股下跌中位數都接近70%。其中跌幅榜前五位金亞科技、千山藥機、京天利、南風股份和樂視網跌幅都超過90%,這些股票大都是之前牛市估值炒到虛高、而後續業績不斷暴雷的公司。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週期輪迴:暴跌後的創業板會再現瘋牛行情嗎?

首先來看創業板的估值,看看板塊處於什麼位置,何時能夠見底。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創業板行情的暴漲暴跌,讓板塊的估值水平冰火兩重天。創業板指數最低估值出現在2012年12月, 當時PE曾經跌到28倍,最高估值出現在2015年6月,PE達到了驚人的137倍。目前,創業板指數的PE為30倍左右,比歷史高點已經已經大幅下跌,距離歷史低位,也僅僅一步之遙,甚至比美股納斯達克還要便宜一些。

創業板即將9週年:曾經的瘋牛還會回來嗎?

要真正見底的話,考慮到A股各大指數重心不段下移的趨勢,創業板估值跌破28倍PE的前期低點是大概率事件。下跌方式一種是指數下跌、以空間換時間,一種是指數橫盤、以時間換空間。

創業板見底之後,在下輪A股整體牛市的氛圍中會如何表現,能否再現2013-2015年的瘋牛行情,關鍵要看市場環境的變化。

上一輪大牛市中,創業板主要是通過估值驅動的上漲。PE從28倍上漲到137倍,指數從585點上漲到4037點,也就是說,估值的上漲對指數上漲的貢獻率超過70%,估值的瘋漲造就了創業板的瘋牛。

但是,估值上升需要幾個重要的條件,一是市場供求因素。當流動性充裕、市場供應量少的時候,供需失衡、供不應求會導致估值上升,二是政策因素,當行業或者板塊獲得重大政策紅利時,業績增速上升的預期會推動估值上升。三是投資者結構因素,當市場以中小投資者為主時,高風險偏好的投資風格會導致中小題材股獲得更高的估值。

顯然,上輪牛市驅動創業板估值上升的這些重要因素目前已經逐漸式微了。

首先,市場流動性增速較之當年已大幅下滑,而創業板供應量卻在大幅上升。

2014-2015年,央行進行了5次降準降息,M2增速一直維持在10%上方,此外,監管層對場外融資的寬容,使整個股票市場的流動性進入了空前活躍的時期。2015年之後,在去槓桿政策影響下,流動性持續下降,M2增速已經下滑到8%左右。從長期趨勢來看,通過流動性刺激經濟增長、拉昇股市估值的機會越來越小了。

其次,政策因素的邊際效應正在下降。

創業板上輪大牛市,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中央對經濟轉型的決策和“雙創政策”釋放出來的重磅政策紅利。但是政策驅動的估值上升,有個明顯特點,就是邊際效應會逐步下降,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綱領性政策剛推出時,業績本身來不及證偽,市場情緒和對未來的美好預期很容易推動估值大幅上升,但是越往後走,市場對業績證實的需求會越來越大,政策的想象空間會越來越小,估值就很難再次大幅提升。

第三、 投資者結構正趨向機構化和成熟化。

最近5年來,伴隨著A股的不斷國際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投資者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資和國內機構佔自由流通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散戶的份額逐漸萎縮。

投資者結構趨向機構化和成熟化之後,市場投資風格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價值投資會取代題材投機,慢慢成為市場主流。最近兩年來,以上證50為代表的低估值藍籌股走勢明顯強於創業板,一定程度上已是這種風格轉換的充分證明。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整體估值逐漸下降是大勢所趨。

綜上所述,下輪牛市時創業板估值再次上升到100倍以上是極小概率的事情,參考滬指最近兩輪大牛市頂部的估值降了50%以上,下輪

創業板牛市最高點的PE估計難以超過60倍。估值不會瘋漲,瘋牛的基礎也就喪失了,創業板未來能走到什麼高度,主要還是看業績增長情況。

按照估值提升來看,創業板指數距離目前只有一倍左右的上升空間,再按樂觀角度預測未來5年該板塊業績複合增長率17%左右,如果下輪創業板牛市在3年之後到達頂點,指數將超過歷史高點4037點(1268*2*1.17³=4061)。如果業績不及樂觀預期,可能需要更長的牛市持續時間甚至等到再一輪牛市才可能創業歷史新高。

既然下輪創業板牛市更可能轉向為業績驅動,那麼尋找估值低、業績高速穩定增長的個股才是王道,以創業板50為代表的創藍籌,或許會出現新的龍頭股。

鏈接: https://www.aganjinrong.com/post/1178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