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峯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竟是一部百合片?


馮紹峰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竟是一部百合片?

2018年大年初一,由郭富城、馮紹峰、趙麗穎主演的《西遊記女兒國》上映。如今馮紹峰與趙麗穎宣佈結婚,不得不令人懷念兩人一同出現在大銀幕的珍貴畫面。小編也順便對《西遊記女兒國》評論一番。

取景雖美,造型卻雷人

《西遊記女兒國》的取景還算美,有中國西南地區的感覺,女王王宮和寢宮的佈景搭建也像是少數民族的寨子,加上建築之間的水,導演製造了一種異域風情,雖不一定與原著契合,卻也有特色。

然而女兒國裡的女兒們,不是露香肩就是穿超短裙露大長腿,張國師《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既視感,像是三級片,肉體的展示是對慾望的投射,與女兒國“禁慾”的觀念不符,此處差評。在本片裡,除了國王、國師、神婆和士兵以外,其他角色的服裝都差不多,女兒國裡本應是有女官的,顯然導演沒有利用衣著來區分女官品級的意識。由此可見,導演對服裝的選用並且不是很用心。

女王的造型還不錯

趙麗穎飾演的女兒國女王基本上有兩套造型,一套是高貴華麗的白色禮服,體現其純潔;一套是出宮行走的便裝,有紅色斗篷,突出女王的萌妹氣質。

同時導演也具備一丟丟用顏色講故事的技巧,女王初見唐僧時穿的是紅衣便裝,後來這個紅衣就經常穿,與唐僧一起寫佛經時,女王的紅衣與唐僧的紅色袈裟互相映襯,兩抹紅色映射了愛情的發生。直到片尾女王與唐僧告別時,斗篷顏色由紅色換成藍色,代表了愛情的割捨和放下。

只是女王的寢宮裡,紅色太多,女王本來就是情竇未開的女子,又是在禁慾的國度,使用這麼多紅色(床被、掛飾),難道是為了反諷,表現其外表剋制而內心慾望強烈?

馮紹峰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竟是一部百合片?

情之所起,不充分

眾所周知唐僧在“女兒國”要過“情”這一關,《西遊記女兒國》對唐僧和女王二人的情之所起,鋪墊太少,基本上就是唐僧墜崖的時候“一眼定情”。再加上之前沙僧在船上問唐僧“師父,要是你的緣分到了怎麼辦?”彷彿想說女王和唐僧相戀就是緣分使然。愛情的開始太牽強。加上馮、趙二人的尬演,初遇的戲份有點雷。

不過初遇的場景裡,有一個細節做得還不錯,在女王想要多和唐僧說幾句話的時候,女王的坐騎白鹿突然低聲嘶吼了一下,彷彿提醒女王“男人有毒”,女王隨即馬上離開,“白鹿提醒女王離開”這一細節令人聯想到整個女兒國對男人的禁忌,頗有管中窺豹之感。

對情為何物的解答,不見得通透卻也算全面

《西遊記女兒國》的整個故事企圖回答“情為何物”的問題。“情的產生”難以服眾,“情的走勢”設計得還算頗為曲折,在情竇未開的女王和揹著“枷鎖”的唐僧慢慢認識“請問何物”的同時,也給觀眾一個解答。

在苦海盡頭,女王願意陪唐僧走,她以為情就是“付出”;唐僧得到觀音點化後(觀音說“能夠輕易放下的,一定未曾真正拿得起”),脫掉袈裟,回到女王身邊,他以為情就是“拿起”。直到女王醒來,對唐僧說“我夢見你長出了頭髮,我們在一起很久,可是你並不快樂”,顯然,她明白,情就是“讓他去完成理想”。同時,導演也用“女王給唐僧披上袈裟”這樣看得見的動作,將女王的內心轉變外化。同時,唐僧也懂得了“愛一個人,也是愛眾生”。女王和唐僧兩人都獲得了成長,過了“情”劫,人物有弧光。

馮紹峰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竟是一部百合片?

對百合情愫的隱喻

第一個層面

George認為如果沒有對百合情愫的表達,那《西遊記女兒國》基本上可以歸為爛片的行列,雖然這種表達非常剋制。正是一些雲山霧罩和旁敲側擊,反而使人聯想到這種“禁忌之戀”的現實阻礙,把劇情從狗血的邊緣拉了回來。林志玲與梁詠琪對視的一場戲,既大膽又節制,不知道這是導演的拿捏還是歪打正著。

選用林志玲來演河神,利用髮型和CG特效刻意模糊了她的性別,乍一看以為是男人。國師拒絕河神的愛戀,理由是輔佐幼小的女王。人物造型和拒絕的理由,正是文本上的欲說還休,是出於考慮觀眾接受能力而對錶達做出的節制。

國師與河神初見的地方,是一堵綿延無邊的牆,河神可以看到國師,可以在其身邊環繞,國師卻看不到河神,這種“不對等”的開始,也預示了之後兩人情感濃度的“不對等”。無邊的牆代表的正是“禁忌”,同時牆也是女兒國的邊緣,國師一個人偷偷跑到這裡,頗有些“偷嚐禁果”的意味。George把這一段現實世界裡對“禁忌之愛”的阻礙的視覺呈現。

而導演選用梁詠琪來演國師,很容易讓人想起《心動》裡面,對梁詠琪痴情的莫文蔚,只不過這次莫文蔚換成了林志玲。

第二個層面

即使不把國師與河神的情愫當做百合戀,河神對國師的“因愛生恨”依然可以詮釋“情”的另一面。讓河神作為最大反派,符合影片主題,主角們所要戰勝的,不正是“情”所帶來的負面因素,河神的人物設定非常像《神鵰俠侶》裡的李莫愁,因“情深”而演化成心魔,這不見得正確,卻是那麼合理。因此在最後的決戰裡,能夠戰勝河神的,不是孫悟空的武力,而是如來的佛法。

馮紹峰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竟是一部百合片?

特效,呵呵呵

《西遊記女兒國》的特效水準一般,到了決戰的場景,像許多國產片一樣,把亮度調低,有“昏天暗地”的感覺(《白骨精》裡白骨娘娘的決戰、《西遊伏妖篇》裡姚晨飾演的反派最後的決戰,都是亮度調低,反派變成巨大的怪物),實則代表了特效水平的不足。無論是水,還是河神,CG感都特別強,其他部分就不點名批評了。

劇情實在老套

基本上,涉及西遊記這一IP的影片,人物的成長(唐僧、孫悟空)基本要靠觀音菩薩的點化,決戰的勝利基本要靠如來的幫忙,《西遊記女兒國》也不能例外。因此想要看孫悟空七十二變的直男們可能要失望了。

馮紹峰趙麗穎的定情之作竟是一部百合片?

笑果,還行

雖然《西遊記女兒國》的喜劇包袱基本上集中在豬八戒和沙僧身上,拿豬八戒的“好色”和沙僧的“老實”開涮,但在“審訊”一場戲裡,結合師徒四人角色特點設置的不同審訊方式也算用心;“行刑”一段裡,豬八戒身上的箭在之後搶圖紙的一段還能用的到,繼續“抖包袱”,也體現用心;同時,唐僧跳河抓圖體現其取經的決心,沙僧跳河救師父,體現其“水性好”的角色技能。其他一些小細節,例如沙僧變色、掉鬍子,都與劇情和角色設定相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