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網重建跨境出口供應鏈模型 兩國雙元

【億邦動力網訊】5月25日消息,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主論壇”上,大龍網創始人兼總裁馮劍鋒表示,跨境電商出口有可能,甚至在未來三五年以一種主流的方式來展示,會對傳統供應鏈中間環節造成一種革命式的侵襲。

馮劍鋒稱,大龍網第一次提出一個新的模型“兩國雙元”,一方面大龍網將團結中國2300多個產業,通過共同質量認證方法把他們優秀的新中國製造的產品集約起來。

另一方面,大龍網會到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家,尋找對方國家本土化已經做的很成熟的供應鏈服務商,用互聯網的方法把這兩者連接起來。

“由過去那種效率比較低下的貿易方式變成一種線下我們中國的產業帶可以在對方國家開設中國產品體驗店,可以在對方國家和對方國家供應鏈服務體系開設中國產品的海外倉,但是雙方買家和賣家不像過去坐著飛機跑來跑去,而是用移動互聯網方式建立起新的通訊關係和訂單關係、大數據關係。”馮劍鋒談道。

據悉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網絡電視臺、貴陽市人民政府承辦。

本屆峰會共設開幕式、主論壇、年度盛典、《對話》和八場分論壇,圍繞“新使命、新視野、新動力”主題,突出電子商務發展時代特徵,緊密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脫貧攻堅”等重大戰略,組織政策、產業及學術等國內外各界領軍人物開展深入探討。

中外政要、電子商務及相關行業的知名企業家、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3000餘人參加了本屆峰會。來自京東、領英中國、敦煌網、滴滴出行、支付寶、海爾集團、58集團、央視網商城、惠普、圓通速遞等企業的演講嘉賓相互交流和分享了他們在電商領域的最新探索和實戰經驗。會上,馮劍鋒發表了主題為《跨境電商不是互聯網+,而是1+1+1——1500萬家新中國製造的全球夢》的演講。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大龍網重建跨境出口供應鏈模型 兩國雙元

大龍網創始人兼總裁馮劍鋒

以下是演講實錄:

馮劍鋒:各位領導、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大龍網的創始人馮劍鋒。

今天在這裡我講一下我們跨境電商出口這個領域,我認為跨境電商出口領域不是簡單的互聯網+,而是互聯網+兩個重要領域的訴求。第一個重要領域是我們中國製造的生產能力,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製造隨著貿易的發展,隨著製造能力的發展,新中國製造和過去傳統意義上在國際市場上對中國製造的印象和地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在今天時代下隨著製造業能力越來越強大,隨著我們製造工藝日臻完善,1500多萬家從央企國企到中小企業甚至到民營作坊式工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呼聲,這個呼聲就是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的力量,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實現新中國製造,就是代表著品質和有自我品牌的意識,實現新中國製造的全球夢。

如何實現這樣一個轉型,由中國的生產商到全球供應商到全球品牌商、全球渠道商的轉型升級?這是這個時代下中國製造的群體呼聲。

過去第一代中國人甚至是古時候的中國人,我們走向國外怎麼樣傳播中國產品?我們有古絲綢之路,這之後我們有大量的新中國人走出去,最初的時候在國外傳播的是中國的文化產品甚至是一些工藝產品,主要聚集在唐人街以社團、社區在全世界傳播我們中國的文化和商品。

第二代中國人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尤其是以浙江企業浙江和福建人為代表,每一個國家都有中國大市場,這些人攜帶妻兒在海外一駐紮就是十幾二十年,這幾年在全球隨著本土化落地發展,我們也認識了很多老前輩,他們孩子基本上已經到了上大學的年齡了,過去他們業態方式就是把中國產品買斷聚集在海外大市場,用面對面的交易方式把中國產品傳播到全世界。後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我們提出一個新的設想,今天的80後90後還有沒有可能跟上一代中國人一樣遠離中國到對方國家一住住十幾年,特別是今天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我國國力增強,生活水平提高,這樣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大家又有一個訴求就是有沒有新的辦法就是我不離開我們國家,利用互聯網作為渠道,照樣可以把中國產品,中國生產的東西傳播到全世界,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我們品牌和定價的話語權?這是一個群體的呼聲。所以跨境電商的出口是互聯網+的第一種呼聲。

第二種是在全球其他國家隨著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全球所有的採購商群體他們表現在全球本土化成熟的甚至是過剩的渠道能力,這些渠道能力有一個呼聲是如何利用互聯網做工具像中國進行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的採購行為,這種採購行為不是過去集約化的採購行為,而是一種碎片化,大家降低風險,提高效率。中國有阿里巴巴,中國有京東,而作為海外來說,他們老百姓也有需求,可是傳統貿易很難把這種豐富多彩的產品進行國際間的傳播,因為效率不夠高,沒有很智慧的供應鏈存在。所以,全球各個國家對於中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他們都有一種搭順風車的心理。

我個人訪談過俄羅斯工貿部部長,我問他如何看待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如何看待阿里巴巴走到你們的國家?他告訴我說,我們俄羅斯也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我們的物流業,我們的商貿業和互聯網業沒有中國這麼發達,我們需要這樣外來的力量刺激我們,促進我們產業的提升和升級,但是未來一定會擁有自己的電子商務行業。這個話裡面一方面表現出要搭乘中國電子商務順風車的心理,另外一個也是在新時代下基於互聯網貿易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思想。

因為我是從事跨境電商出口的創業人士,四年前就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大龍網是在業界第一個提出跨境B2C模式有一些問題的這個觀念,四年前我到巴西,巴西政府對於中國企業用網站和郵包的方法把大量商品通過郵遞銷售到他們國家,他們是抱著抗拒心理的,很簡單,這種方法雙方國家利益不是對等的,對巴西來說失去了本土的就業機會,他們失去了本土的稅收機會,甚至是他們本土的知識產權、法務、售後服務和文化習慣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基於互聯網新型的貿易是一種綜合複雜的形態,一方面希望利用互聯網向中國製造業改善供應鏈,提高產品豐富度,一方面又很害怕中國製造業利用互聯網的力量破壞本土的貿易和就業機會甚至利益機會。

跨境電商出口正是在這兩種複雜的訴求時代背景下,我們形成的一種新的產業局面,也就是說互聯網+中國製造企業想走出去+海外採購行業想借助中國電子商務力量改善自己的供應鏈環境。所以我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念,就是跨境電商出口有可能,甚至在未來三五年以一種主流的方式來展示,而不是大家想象的傳統電子商務模式,是對傳統供應鏈中間環節的一種革命式的侵襲。比如說內貿電子商務發展蓬勃,中間很多實體渠道都會被淘汰掉,大量就業機會喪失。對於跨境電商來說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因為兩個國家屬於兩種不同的整體,對方可能對新的業態作出新的反應,所以中國製造走出去我們推崇的互聯網+,我們推崇的新的跨境電商出口,一定是一種分享經濟,是一種共享經濟,它是基於平等的基礎上,基於國與國共贏基礎上新的方式。

所以大龍網在業界第一次提出一個新的模型,它不是網站模型。在電子商務行業由於BAT幾家公司巨大的成功,幾乎這個時代下所有人都認為電子商務就是開一個網站賣東西,幾乎所有人都會說你的網店是什麼?但是在跨境渠道用互聯網替中國製造業打造渠道,可能不是單純的網站這麼簡單。所以,大龍網提出兩國雙元,一方面我們著手來團結中國2300多個產業,希望把他們的產品通過共同質量認證方法把他們優秀的新中國製造的產品集約起來;另一方面,我們找老撾、柬埔寨、緬甸,到對方國家去,尋找對方國家本土化已經做的很成熟的供應鏈服務商,用互聯網的方法把這兩者連接起來,由過去那種效率比較低下的貿易方式變成一種線下我們中國的產業帶可以在對方國家開設中國產品體驗店,可以在對方國家和對方國家供應鏈服務體系開設中國產品的海外倉,但是雙方買家和賣家不像過去坐著飛機跑來跑去,而是用移動互聯網方式建立起新的通訊關係和訂單關係、大數據關係。

展望未來,很多地方政府的領導都提出了一個口號就是彎道超車,如果把我們傳統的貿易渠道比作羊腸小道,那麼新形勢下的移動互聯網+海外倉+海外展+新中國製造的生產能力,再加上國外本土化的供應鏈服務體系,把它們整合起來,也許就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越。因為我們從過去的國道有可能會換到一個新的高速公路,新的高鐵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許在未來我們中國的跨境電商出口基地不一定是生產製造業基地,正如同優步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可是它自己沒有一輛出租車,美國最大的物流公司沒有一輛卡車的道理是一樣的。通過互聯網,通過大數據,通過網絡的整合,為1500萬家新中國製造的商人在全球建立起服務體系,建立起全球驛站,實現國與國之間基於公平貿易的共享新經濟模式,這就是我所描述和所期待的中國跨境電商出口渠道發展的未來,謝謝大家!

2016億邦跨境電子商務峰會·唯有血拼是唯一出路

大龍網重建跨境出口供應鏈模型 兩國雙元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