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動態一周回顧(2018年10月29日)

摘要:螞蟻金服“相互保”上線9日客戶超千萬,有望成為繼支付寶、餘額寶之後又一偉大產品;工商銀行聯合成立精準扶貧聯盟,打造扶貧生態圈;中國銀行聯盟鏈“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成功上線;農業銀行企業掌銀APP試點發布 “智慧記”功能。

金融創新動態一週回顧(2018年10月29日)

機構&渠道

1)平安集團APP大洗牌,三年間十多個應用淡出江湖。僅記者在應用商城和內部系統裡面有據可查的平安APP,就有至少37個。這與三年半前記者用同樣渠道查詢到的46個APP相比,已呈下降趨勢。

2)浦發銀行新加坡大宗商品中心26日正式開業。這是浦發銀行在中國以外設立的第一家大宗商品中心。該中心將致力於以新加坡為海外支點,為全球大宗商品業者提供。

3)工商銀行聯合成立精準扶貧聯盟。工商銀行聯合中國紅十字會、五糧液集團、順豐集團、百度集團、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網等在成都聯合發起“精準扶貧美好生活聯盟”。該聯盟以工行“融e購”電商平臺為線上主要載體,打造“大型銀行+中央媒體+物流通道+運營直銷”的產業扶貧生態鏈。

4)首家外資銀行獲批基金託管資格。10月25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於開展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的申請報告》及相關文件已收悉,經審核,核准該行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

存款&理財

5)螞蟻金服“相互保”上線9日客戶超千萬。10月16日,螞蟻金服聯手信美人壽推出的重大疾病保障產品—相互保,芝麻分650及以上的螞蟻會員可以0元加入其中,先享受100種大病保障。相互保自上線三天內即超過330萬人加入並開始運行。截至10月24日下午,相互保上線9天,加入人數達到1000萬人,平均每天加入超百萬人。

6)餘額寶總規模創新高。截至2018年9月末,雖然天弘餘額寶規模減少1300億,但餘額寶對應的其他貨幣基金增了1400多億,總規模未降反升,增加到1.93萬億,反映出餘額寶在走向開放平臺化後潛力巨大。

智能金融&區塊鏈

7)中國銀行聯盟鏈“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成功上線。由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三家設計開發的“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成功上線,並完成首筆跨行資產交易。平臺基於“分佈式架構、業務環節全上鍊、系統銜接全自動”,這是繼2017年6月國內首個銀行間“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項目上線後,銀行業又一個擴展區塊鏈實際應用的創新項目。

8)農業銀行企業掌銀APP試點發布 “智慧記”功能,為農行小微企業客戶提供了雲加端、一站式的記賬服務。“智慧記”是金蝶集團專門為小微企業客戶和個體商家打造的店鋪管理應用,其核心價值是“精準報價、清晰庫存”,它以貨品價格搜索和庫存管理為基礎,統一管理商戶的報價、庫存、往來和開支,其主要功能有掃碼開單、智能庫存、快捷記賬、編織報表等生產運營模塊。同時,“智慧記”在商品資料、智能添加、智能搜索等各方面採取圖表分析,實現了智慧店鋪管理。

9)工商銀行智能客服的識別率已達98%。工商銀行自2016年推出智能客服 “工小智”以來,將“工小智”推廣到短信、融e聯、微信等各主要服務渠道,為客戶帶來了秒速回復、觸手可及、無間歇的良好體驗。據統計,目前工行智能客服的識別率已達98%,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兩年多來累計解決客戶相關需求4億筆。

工行智能客服通過與大數據、客戶畫像、自學習等技術的結合,建立了“主動建議+諮詢解答+營銷推介+業務辦理+售後追蹤”等在內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務。

支付

10)中國銀行首發港珠澳大橋聯名卡。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第一天,中國銀行為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遊客和商務人士支付需求而量身打造的“中銀港珠澳大橋借記卡”和“中銀港珠澳大橋信用卡”首發。

“中銀港珠澳大橋借記卡”屬於中國銀行行業首創“多幣種”銀聯借記卡,持卡人在境外商戶消費或ATM取現,將會優先使用卡內美元、英鎊、港幣、澳門元等19種外幣存款進行支付,這省去了貨幣轉換過程,有效降低了持卡人境外交易匯率轉換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