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死了,留下一座上百億資金建造的墳墓

2016年9月,共享單車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一度成為最熱門的經濟話題。

共享單車,一度被網友評論為當今社會新四大發明之一。

除了兩大巨頭之外,各路資金瘋狂入市,什麼小鳴,小藍,酷騎,還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公司蜂擁而入,都希望搶佔有利位置。

一時間,共享單車硝煙四起。

共享單車死了,留下一座上百億資金建造的墳墓

獨家:共享單車霸佔西湖沿湖道路 遊客市民難以前行

沒錯,對用戶來說確實是便利了很多,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出行的問題。

並且,價格也不貴,有的甚至是“免費”的。很多普通人都在感嘆,這個點子就是金點子,妙不可言,為什麼自己沒想到呢?

有些公司,估值幾十億美金。

照理說,市場充分競爭,收益的應該是消費者,無論是選擇性,還是舒適性。

事實卻並非如此,很多公司和企業加入這個市場,可能並不是為了給消費者更多選擇,而是看重了他們的押金。

299或者199元的押金,對普通人而言,確實不算多,但也不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積少成多,用戶多了,累計的押金也就多了。

很多公司收夠了用戶的押金之後,就玩消失了,玩破產了。小編交的小鳴單車的押金,到今天為止還沒退回來。199元,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這就是對用戶的欺騙行為。普通用戶投訴?只能自認倒黴。

現在,只有極少數的貢獻單車企業還在苦苦支撐,即便如此,路上騎共享單車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

可以說,絕大多數共享單車已經死了,他們的墳墓早已建築完畢,是花費數百億元打造的,金光閃閃。

共享單車死了,留下一座上百億資金建造的墳墓

[雲南]昆明市區荒地又現共享單車“墳場” 共享單車堆放如紫莖澤蘭般“瘋長”

不僅如此,他們還有一系列陪葬品。

首先是成千上萬廢棄的單車。大街小巷,河邊,草叢中,小山上,到處都是生鏽的單車。僅僅在廈門,就有35萬輛,堆積成山,扭曲變形,車鏈脫落,就如一座座墳場,而這一的墳場,在全國有無數個。

其次是街道和路面。本來整潔乾淨的街道和馬路,從共享單車到來之後,變得亂七八糟,隨意停放,人為的,非人為地倒地單車,一片混沌。還有,人為地破壞,車座,把手,鏈條、輪胎,被很多人拆卸。

共享單車死了,留下一座上百億資金建造的墳墓

整個自行車產業鏈也受到了嚴重破壞。有些共享單車公司,信心滿滿,下了可觀的訂單,最後發現不好使了,沒錢支付貨款了。拖欠自行車製造商的貨款應該不是什麼秘密。

最初的瘋狂,到如今景象,只用了兩年時間。

這就是資本市場的瘋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