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利好視而不見?A股春天真的快到了

週末消息面偏暖,無論是央行行長在世界銀行協會上的發言,還是證監會主席劉士餘的打氣。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對A股都算是利好。

而週一,市場對利好視而不見,繼續開門黑。

其實,這就是熊市的特徵,週五漲,週一跌,任何利好都無動於衷。

同時,這也是主力的慣用伎倆,所有人都認為會漲的時候,結果來個大跌。

種種跡象表面,市場已經到了熊市的末端,現在考驗的就是投資者的終結耐心,如果能夠熬過這個最困難的階段,可能就會見到曙光,而不至於倒在黎明之前。

正如劉士餘所言:春天可能真的不遠了。

01、調整時間已相當充足

從2015年的6月到2018年10月,三年半的時間,熊市的五浪也足夠完成。

10月,是個奇特的月份,2007年十月,A股見頂,11年之後的十月,也可能是A股見底的月份。

02、下跌空間已足夠

上證指數從5100多點到現在2500,足足跌去了一半,實際上很多個股已經腰斬之後再腰斬,風險已經釋放十分充分。

創業板從4000點跌到1200點,已經是觸目驚心。

試問,還能跌到哪裡去?

03、估值已相當合理

現在A股的估值已接近美股的中樞水平,雖然離港股還有一定空間,但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是新興市場,理應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空間。

04、經濟穩中有進

不出意外,今年的gdp目標依然能按目標實現,還有可能超預期。

而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也逐步提高。

這兩點,足以支撐當前的A股估值。

05、監管層釋放信心

這個週末,管理層已經釋放了暖意和信心。

信心就是黃金,量變的累積到最後一定會爆發。

世界上任何市場都不會只漲不跌,當然更不會只跌不漲,這是歷史的規律,大自然的真理。

抱怨、謾罵毫無作用,堅定信心才是上策。

賭氣,失去理智最後受傷的只是自己,包裹嚴實,熬過最寒冷的冬天,我們才能見到春天的暖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