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生命的根本需求在於渴望被看見。


—— 梗兒君


1


一個月前,黃山市某中學一位16 歲的男孩跳樓自殺。

事出有因,逼他走上絕路的竟然是教導主任的耳光。理由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竟然是因為他笑了。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自殺前,媽媽接到了兒子告別電話:我希望你們能生個二胎替我盡孝。

父母拼命趕到學校,男孩已從教學樓跳下,再沒有醒來。

父親說,兒子愛笑且一向如此,並不是說他有意這樣,也不是不遵守紀律。

有人會說,這孩子也太脆弱。

沒錯,青春期的孩子的確如此,他們情緒波動異常明顯,敏感、脆弱、容易想多,但是作為班主作老師應該瞭解這些啊!為什麼還要在他們這個多事這秋製造這樣的敏感事件呢?

與其說孩子想不開自殺,不如說是教師的失職與精神暴力扼殺了這條鮮活的生命。

一個不被尊重和人性化對待的生命就此結束。

2


無獨有偶,去年的一則16歲的花季少女因為經常被父母罵,服毒自殺也曾被刷屏。

當時,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無法想象,這個孩子的死竟然是蓄謀已久。

據瞭解,在死之前,她又捱了兩場罵,因為穿衣服太慢和洗頭時間太長。

被罵完之後,她說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間休息。父母沒在意,過了十二點,父母才發現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事後,這對後知後覺的父母才回憶起,女兒多次向他們埋怨弟弟比自己幸福好多,爸爸媽媽都愛弟弟,每次發脾氣都是衝著她這個做姐姐的來。

而且,女兒曾用他們的手機搜索過“安樂死”,甚至還在網上購買過一把刀。這個16歲的少女,每天反反覆覆地醞釀著自殺,難以想象她所經受的痛苦和煎熬。

少女的母親最後哭到快要昏厥,哀嚎著:“女兒,你快回來吧,我再也不罵你了!”然而,女兒再也聽不到她的道歉。

其實只不過想批評一下孩子,你說他豬腦子,並不是真的說他是豬腦子,但他可能會真的一輩子認為自己就是豬腦子;

你說你要他去死,他可能真的就去死了。

看似無意的言辭,它就像一塊巨大的石頭,壓得孩子喘不過起來,只能閉著眼睛,聽著那一聲又一聲的斥責和辱罵,終其一生都難以擺脫,有的甚至選擇自殺來結束這種折磨。

永遠不要小瞧那顆,藏在脆弱靈魂裡的玻璃心,或許卑微,但同樣需要呵護和尊重。

所以請記住:如果打罵有用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多孩子,選擇自殺,每一個生命的背後都值得我們反思。

3

瀋陽有一個少管所,裡面幾乎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受過家長或多或少的“精神暴力”。

在他們的印象裡,父母經常對他們說的話,永遠是:

“怎麼不去死”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廢物”

“丟人”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豬腦子、豬腦子、豬腦子”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正是因為這些帶有“侮辱”、“詆譭”的經歷,他們中有些人選擇自殘,甚至自殺。

還有一部分人選擇去傷害別人,同時也毀了自己。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誰也不想自己被罵,被打,尤其是當著眾人的面。

想想小時候偶爾被父母兇,都會氣到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愁到覺得整個世界都灰暗了。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更別說有人成天在耳邊,對你冷嘲熱諷,數落你這不好、那不行。

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戳心窩”。

你隨口一說,他們卻當了真,不要再埋怨他們玻璃心,他們只是自卑的久了,選擇了一種逼不得已的自贖方式。

4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就像一張白紙一樣。而後,他生存的環境開始給他上色,他的環境是什麼樣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16歲少年因微笑“自殺”:沒有尊嚴的教育,正在製造無數心理患者


孩子不像成年人,他們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意志堅強,他們正處於成長期,這個時候他們聽到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可能決定著他們之後的路。

當教育者透過“世俗”的眼鏡,用疏遠,責罰,獎勵,把一個孩子拉回大多數人頷首讚許的條條框框裡,

他們忘卻了,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原本純淨、鮮活、有無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靈魂,而不是一個該被功利化、工具化只會ABCD打勾的流水線機器。

作為一個老師或父母,應該相信,這個孩子就算不是有些大人心中的“好孩子”,也一定有他自己的價值。

心理學家經常說,語言構造了孩子的生活。語言表達美不美,呈現了心靈美不美。

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可以透過語言表達呈現出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養分、動力來源都是通過“聽”和“看”學習而來。所以正面積極的語言對孩子的發展和心理健康很重要。

教育絕不能無視孩子的心靈,相反,教育是為了喚醒和塑造心靈,讓孩子重新拾得“我值得”的存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