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掙到天價的藝人始終是少數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這個問題不符合事實。

事實是,不是所有的藝人都掙得比我們多,多數藝人掙的跟我們差不多,有的藝人可能還不如程老漢掙得多,掙到天價的藝人始終是少數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網上有文章傳,上世紀50年代,領袖毛主席月薪404.8元,梅蘭芳拿2100元,是毛主席的5倍。梅蘭芳本來是自由職業者,演一場拿一份錢,1956年公私合營改成月薪,梅蘭芳主動降薪兩次後才變成2100元。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毛澤東接見老舍、梅蘭芳(右二)等文藝工作者

但梅蘭芳往下,就等而下之了:馬連良月薪1700元、譚富英月薪1600元、裘盛戎月薪1500元、張君秋月薪1450元、李少春月薪1000元……《智取威虎山》裡演楊子榮的童祥苓1957年月薪350元。

童祥苓說:“1957年,上面館吃一碗陽春麵8分錢,一碗牛肉麵、紅燒面才一毛五分錢。”程老漢小時候,福建建甌的扁食(餛飩)也是一毛五分錢一碗,內含扁食15只。所以,童祥苓月薪350元也是相當高薪。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童祥苓劇照

但是,到了縣裡,縣級的“公私合營企業”劇團,月薪跟其它“企業職工”一樣了。60多年前中國企業採取8級工資制:學徒18元/月,一級工24元/月,二級31元/月,三級42元/月,四級56元/月,五級64元/月,六級76元/月,七級90元/月,八級108元/月。就是說,縣劇團裡,最高薪的是108元/月。

1983年前後的時候,好像是福建省雜技團有個節目獲得全國或世界的金獎,福建省委領導就到福建省雜技團視察勉勵,福建電視臺帥哥記者程鶴麟隨行跟拍。

幾十年後的今天,程老漢還清楚地記得:雜技團彙報的一個問題是他們收入太低,說省體工隊的運動員工資之外有運動員補貼;而他們雜技演員勞動強度一點都不比運動員低,卻完全沒有補貼。

今天程老漢寫到這裡鼻子竟然有點發酸,可當時帥哥記者程鶴麟就沒什麼感覺,寫的稿子裡也完全沒有提到這件事,稿子裡只有領導關懷勉勵的重要指示,演員們紛紛表決心之類。

2015年7月新華社有篇報道,介紹“國務院辦公廳公佈的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報道中說:“陝西省周至縣劇團是陝西省發展比較好的劇團,年演出800場,演員收入每月不足千元。”

所以,不是所有的藝人都掙得多。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是。

2

掙得多,必須是大腕名角

講個故事,李宏偉在其著作《梅蘭芳》一書中講的故事。

梅蘭芳19歲成名,他成名的時節,京劇戲臺上旦角的地位正在上升,逐步超過生角。李宏偉說:“在一次義演中,譚鑫培被安排演大軸,壓軸戲由楊小樓擔當,梅蘭芳和王蕙芳的《樊江關》被安排在倒數第三齣。由於那天晚上梅蘭芳另外還有幾齣堂會戲,一時未能趕回來,楊小樓的壓軸戲便順理成章地提前上演,卻引來觀眾的強烈不滿,他們大聲責問戲院老闆‘梅蘭芳為什麼不來’,並紛紛表示‘梅蘭芳不來,我們要求退票’。楊小樓的整齣戲就在滿場喧嚷聲中草草收場。這時,梅蘭芳才匆匆趕到。他一出場即引來喝彩聲一片,然後全場安靜下來。”

楊小樓是誰?是京劇的武生宗師,武生楊派(不是老生楊派)藝術的創始人,他的傳人有孫毓堃、劉宗楊、高盛麟、沈華軒、周瑞安等人,李萬春、李少春、王金璐、厲慧良等也都宗法楊派。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梅蘭芳和楊小樓合演《霸王別姬》

楊小樓是梅蘭芳的前輩,比梅蘭芳大了16歲,而梅蘭芳成名之後,楊小樓作為長輩卻要與梅蘭芳和餘叔巖兩個晚輩並稱京劇“三賢”。這反映出梅蘭芳的受歡迎程度在上升,楊小樓的受歡迎程度在下降。

中國有一句話職業歧視非常嚴重的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其實要講“無情無義”,最“無情無義”的是觀眾,追捧明星藝人也是觀眾,拋棄過氣明星的也是觀眾;追捧起來無比瘋狂,拋棄起來非常無情,到了當場讓人家下不來臺的地步。

然而,話如果這麼說就無趣了,如果你把觀眾的追捧與拋棄放到市場這個角度看,你就不會扯什麼情啊義的。就好比iphone迷們,二代來了扔一代,三代來了扔二代……這扯不上“情義”,根本就沒有情義的事。

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喜歡範丞丞的就是願意付費看他的照片啊,為自己的idol買單,誰也管不著,對吧!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程老漢有個酒肉朋友是張國榮的鐵桿粉絲,男的。張國榮還活著的時候,他多次表示為了自己的偶像可以獻身。當時程老漢聽得是那叫一個毛骨悚然啊!

你說他是腦殘粉絲也行,可他就是願意啊!你能怎麼辦?打他?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演藝行業賺的是人們的閒錢而不是保命錢,有閒錢才會去看戲看電影,對吧?

而且分攤到每一個消費者頭上也不是什麼大錢,就算是票房50億的電影,電影票的價格也就是百十來元一張。

電影要掙錢,靠一個一個的觀眾、一人百十塊錢買電影票,而大腕名角掙得多的原因是他們擁有巨大的觀眾群,這也是為什麼電影的投資人,總是要出高價請名角的原因。

演藝圈就是個市場,市場規則跟其它的商品市場一樣,也是“一分錢一分貨”,藝人也是按質論價,受市場歡迎的藝人就高價,一般的藝人就一般價。

你滴明白?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前兩年網上曾有一個好萊塢明星前十薪酬榜,第三名是馬特·達蒙,5500萬美元;第二名是成龍,6100萬美元;第一名是道恩·強森:6450萬美元。

排第九的是“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他出演《蜘蛛俠:英雄歸來》的片酬是1000萬美元,為這1000萬他只去了片場4天,等於每天狂收250萬美元。1000萬美元大約合人民幣6000多萬。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小羅伯特·唐尼

3

為什麼我們不跟資本家比?

藝人掙得再多,也不如資本家掙得多啊,為什麼我們不跟資本家比呢?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當不成資本家,沒有本錢,沒有眼光,沒有人脈,沒有組織能力,成為資本家的各種條件我們都沒有,我們天生就是打工仔。

可是,打工仔、香港長和聯席董事總經理霍建寧2017年度總酬金高達2.1 億元,平均日薪57.6萬元。霍建寧是打工仔,我們也是打工仔,為什麼不跟霍建寧攀比呢?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霍建寧(右)

為什麼專跟唱歌唱戲的藝人比呢?因為我們認為藝人唱歌演戲很容易,唱歌誰不會嘛?程老漢也會。但是,人家歌星唱歌可以掙錢,大腕名角可以掙大錢,而程老漢唱歌得向卡拉OK老闆交錢。

這不就是你我之輩,跟人家演藝圈大腕名角的區別嗎?

不要講我們演藝圈以外的人,人家演藝圈內部,大腕名角,也不是彼此可以替代的;張三不來換李四,李四不來換王五麻子。

曾發過毒誓,寧願自殺也絕不再拍007系列的丹尼爾·克雷格,又要接007的戲了。為什麼?因為製片方夠狠,甩給他2500 萬美元的“天價片酬”。

乖,拍一部電影進賬1.58億人民幣!好萊塢多少明星啊,為什麼非要高價請丹尼爾·克雷格呢?換誰不行呢?按某些人的說法,這製片方腦子進了多少水啊!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丹尼爾·克雷格

然而我想用孔乙己老師有句名言回答這個問題——“多乎哉?不多也。”

- End -


為什麼藝人掙得比我們多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