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糊弄?台灣普悠瑪列車翻車事故引發諸多疑點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鐵普悠瑪21日下午在新馬站出軌翻車,截至22日早上7點,已釀成18人不幸罹難、187人受傷。臺灣鐵道專家指出,業內長期質疑普悠瑪對軌道造成的磨損比一般列車高出許多,這次應該列為調查方向。還有消息傳出,該列車的自動保護系統被關閉,以致轉彎時沒有減速。也有人提出事故前電力不穩、列車急剎或轉彎超速、壓到異物、偵測系統故障等5疑點,但臺鐵尚無法證實。

有臺灣鐵道界人士表示,6年前臺鐵向日本購買普悠瑪時,“根本被糊弄了”!傾斜式列車轉彎時會自動傾斜,抵消離心力,包括液體作用式、機械作用式等方式。太魯閣屬於機械式加氣動式,是真正的傾斜式列車;但普悠瑪號使用空氣彈簧,在日本沒有人敢講“這是傾斜式列車”,但臺鐵當時搞不清楚狀況,現在應該向日本索賠。

被日本糊弄?臺灣普悠瑪列車翻車事故引發諸多疑點

搜救人員在事故現場以接力方式將遺體送出。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王英豪攝

該人士透露,日本向臺灣推銷普悠瑪時稱“新幹線也是用這套系統”,但日本新幹線路線以直線居多,轉彎的曲線半徑在2000米以上;反觀臺灣的地形,不只是彎道多,有些地方的轉彎半徑甚至只有300米,21日事故地點新馬站大約是700-800米。

該人士指出,根據臺鐵規定,太魯閣、普悠瑪等限速可以高於一般列車10-20公里/時,但臺鐵顯然已發現普悠瑪的問題,內部行政文件要求司機轉彎限速調低。太魯閣與普悠瑪號稱“同等級”,其實差很大。

他指出,列車經過彎道時,因為離心力的影響,會向外側倒一點,所以需要偵測角度,讓車身自動調整傾斜度。臺鐵購普悠瑪時放寬標準,對軌道的磨損大,讓臺鐵花東線工務道班的員工“罵得要命”:平均3-5年才會換的軌道,現在變得要時常更換。

臺灣鐵道專家任恆毅表示,本次列車出軌意外應從3個方向去調查:人為操作、車輛系統以及軌道問題。他分析認為,人為操作肇事的可能性較小,由於出事地點是彎道,列車自動保護系統會防止列車速度過快,但如果是系統有問題,給出錯誤的指令,“那臺鐵的問題更大”。

任恆毅指出,之前就很擔心傾斜式列車造成的隱憂,因為車輛搖擺對軌道的磨損更大,臺鐵對於軌道的維修應非常重視。事故發生後,軌道的軌條、鋼軌磨損狀況或相關扣件有沒有變形或斷裂,都要調查清楚。

另有列車司機認為,臺鐵新馬站每天經過的普悠瑪有20-30班,跑了6年都沒問題;且按照臺鐵規定,前一班列車若發現軌道有問題,會向上級通報,下一班列車經過時會自動減速。21日沒有接到通報,列車卻突然翻車,不排除是壓到異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