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學校這樣設計教師評價體系可極大促進教師發展


新高考背景下,學校這樣設計教師評價體系可極大促進教師發展




新高考背景下,學校這樣設計教師評價體系可極大促進教師發展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與分層教學已成為學校發展的趨勢,要求教師在規定課時內既要完成學業要求,還要把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方法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了解差異、針對差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因“層”而教、逐步提高。

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班級管理等由原來單一模式變成多元模式,用學生的考試成績對教師進行績效評價已經不適用。

筆者認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每一位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陪伴學生健康成長、實施有效教學、培養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評價機制應包含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方式、與學生的互動方式、與同事的合作程度等各方各面。

那麼,應該怎麼設計教師評價機制呢?校長可以考慮三維並舉的策略:

第一個維度,制定教師行為的底線標準。

把國家對教師的任職要求、師德規範等與本校實際結合起來,評價時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如一些學校建設了遍佈全校的智慧網絡系統,“教師準時上課”這類底線要求的評價就可以通過在教室門口打卡來實施。

第二個維度,制定學生評價教師的量表。

加以引導和培訓,高中生評價教師在公平、公正、準確性等方面不會有問題。如果操作得當,學生評教將真正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學生評教可以對教師某一方面或某一時間範圍內的單項評價,如教學態度、教學成績、班主任工作, 或者一堂課、一個教學單元、一次家長會議等(小編con網上搜集了一份《學生評教表》樣例放在文末供您參考)。

當然,學生評教到底評什麼?怎樣評?這是設計改革路線圖的重要組成部分,簡單地說,就是想要怎樣的結果,就要在評價中進行怎樣的設計。

第三個維度,用學生活動助推教師的參與和成長。

以往,輔導學生社團、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組織各種學生活動等一般都是學校出臺政策,然後或學校安排或教師自願報名來擔任指導教師。由於報酬低甚至沒有報酬,學校很難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如果第二個維度學生評教能有效實施,並且學生評教結果在教師評價中佔有重要權重,那麼學校就可以同時實施學生助推教師的策略,即不再是學校安排教師或者發動教師自願報名,而是改為“學生邀請制”,讓學生自主邀請他們認為有能力、有熱情指導他們的教師。得到並接受學生邀請、認真輔導學生的教師必然會得到學生更高的評價。如此,學生就能助推教師發展。

如果以上三個維度的評價能夠有效實施,學校就能實施基於評價結果、教師團隊建設以及分佈式領導基礎上的教師全員聘任制,改革、評價、行動就會互相支持,共同形成整體改革的局面。


新高考背景下,學校這樣設計教師評價體系可極大促進教師發展

(網上截圖,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新時代,新教育,新理念,新機制。還想了解更多教育理念、機制相關內容?中國民辦教育西湖論壇歡迎您!本屆西湖論壇重點圍繞“理念·機制·技術”展開,將邀請多位教育名家發表主題演講。


更多教育乾貨內容,歡迎下載“師之app”,註冊訂閱並查看!

新高考背景下,學校這樣設計教師評價體系可極大促進教師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