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老城區,別爲我「哭泣」!

10月9日,合肥市政府信息公開網上的一則消息燃爆了合肥人的朋友圈,那就是"合肥市發展改革委關於合肥市第六中學新校區項目立項的批覆"。

合肥市老城區,別為我“哭泣”!

具體有四點批覆意見:

一、合肥市第六中學為安徽省示範高中,現有生均用地面積和建築面積與《合肥市普通中小學規劃建設管理導則》(試行)相關標準差距較大,且校園硬件設施條件也遠低於聯招同類學校(一中、八中)。隨著新高考及走班制的改革需求,學校現有辦學條件已不符合中小學建設標準和規範要求,遠遠不能滿足六中教育教學及師生活動需要,限制了學校的長遠發展。為滿足六中辦學的實際需求,進一步優化合肥市優質教育資源布點,原則同意合肥市第六中學新校區項目立項。 二、項目位於阜陽路以西,淮北路以北,太和路以東,永幸河路(規劃)以南,總用地面積231畝,辦學規模設計為120個班,在校生人數為6000人,寄宿學生規模為5400人(在校生90%比例)。主要建設內容:規劃總建築面積19182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6782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校園各功能用房主要包括教學及輔助用房、行政管理及教研用房、後勤及生活用房、體育運動設施以及相應的圍牆大門等設施,同時包括校園綠色校園措施工程、智慧校園建設,並建設配套的校園道路、室外管網綜合、景觀綠化等。

三、估算總投資約147109萬元,具體投資以初步設計為準。資金來源:市財政統籌資金。四、該項目由市重點局負責實施建設。

這一批覆標誌著合肥六中新校區在未來不遠的時間就要開始招生,將給更多的孩子帶來上名校的機會,特別是合肥近年來學生的急劇增長。可以說是拍大歡喜的好事。

但不能否認的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單位、學校、機構在往新城區和周邊搬遷和擴張的過程中,老城區不可避免的看到一天天的衰敗,雖然長江路也誕生了一些新的商業中心,例如:銀泰、之心城等等,但總體來看,長江路商圈甚至老城區商圈明顯看到一步步衰落,這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必然。

一個個單位的搬遷帶走的是消費能力、優質生源…..

市政府的搬遷帶動了政務的崛起!

省政府的搬遷帶動了濱湖的崛起!

作為老城區最後的驕傲,學區資源優勢,近年來也受到新城區學區崛起的挑戰,再隨著一些學校的搬遷未來老城區的學區優勢可能會進一步縮小(例如:政務的50中新區已經崛起)。

作為合肥這個不斷髮展的城市,不管你是合肥土著還是新生代合肥人,請你擁抱這個時代的劇變,擁抱新城區的發展,既懷戀老城的文化優雅也喜歡新城的活力朝氣!

別為我"哭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