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眼睛被打,父親憤而殺人,悲劇到底因何而起?

女兒眼睛被打,父親憤而殺人,悲劇到底因何而起?

發生在瑞安的小學生被殺案已過去近一週,但女孩父親殺人的直接誘因依然是個謎。

9月19日,死者葉某打傷了女同學的眼睛。當天晚上,雙方父母通過微信進行溝通。

死者葉某媽媽說,“你好,XX媽媽,我下午聽白老師說,我兒子不小心把你女兒眼睛打到了,你女兒不要緊吧?你晚上看看要不要緊”。

她說,“上跳棋課時,英語老師讓我們改英語課堂作業本,我去改了作業本,然後他(葉某)就用拳頭弄我眼睛了。他用拳頭故意打我”。

隨後,受傷女生的母親開始回覆。

她說,“如果是湊巧碰到,下手不會這麼重。她(受傷女生)眼睛到現在仍很痛。(你兒子)故意打人是不行的,你得教育一下……這樣子故意打人,是不行的”。

後來,女孩的父親也談了自己的要求:“如果今天我女兒被你家兒子白打了,全班同學那麼多人,以後這個也來,那個也來欺負我女兒,這樣可以忍受嗎?別人若是欺負你兒子,你會不會忍受得住?我現在想過了,你對你兒子的教育,必須給他一個教訓。所以我這樣想,你兒子明天(9月20日)當著全班的面給我女兒道歉,這樣可以嗎?”他說。

葉某媽媽表示,道歉是應該的,已批評過兒子,會“讓他明天當著老師面和同學面向你女兒道歉”。

女孩父親說,“你若是這樣同意了是最好的……”

他還一併解釋,“當面道歉了,以後別人就不會欺負我女兒了。如果都沒什麼表示,不知道你兒子以後再發生更大的事情也說不定”。

最後,死者葉某媽媽再次表示歉意,“真的不好意思……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對不起。你女兒眼睛再留意一下,如果還有痛的話,就去醫院看看。如果需要我的話,我和你一起去。你小心留意點看看,如果沒有關係的話,是最好了”。

從女孩父親的言談來看,他的態度當時並無出格之處:女兒被男同學打了,對方賠禮道歉就行了。而且,他所用的,還是商量的語氣。也就是說,在得知女兒被打的當天,他並無殺人之心。

何以到了21號,他就抱著必死之心去殺人呢?

——一個成年人,不會不知道“殺人償命”的道理。

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20日,葉某並沒有再次當眾向被打女孩道歉,而是由班主任在全班同學面前說明情況,並對葉某進行了批評。據《瑞安日報》報道,為此,班主任還安慰執意要求道歉的女孩家長,稱孩子們都很淳樸,不會故意欺負人。

此後,女孩父母再未聯繫過班主任。

最終,慘案發生。

女孩父親從態度平和到憤而殺人,這當中一定發生了什麼。可惜,我翻遍所有的報道,都未找到隻言片語。

壓垮女孩父親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呢?到底是什麼讓一個有妻有子的男人不惜自己的性命去殺人?

我不知道。

如果,事發之後,男孩家長能夠帶著孩子、帶著禮物親自上門賠禮道歉,事情不至如此吧?

如果,事發之後,班主任確實安排男孩當眾向女孩道歉,事情也不至於如此吧?

可惜,如果只是如果。

據葉家親屬介紹,兇案發生當晚,兩家人見過唯一一面。當時,悲憤的葉家人來到女孩家門口,見到了被民警帶走的女孩母親。她戴著帽子與口罩,幾乎整個臉都被遮住了,口中一直小聲地說著“對不起,對不起”。

女孩的母親離開後,葉家人砸開了小藝家的房門。女孩家陽臺的防盜網上被掛上“還我兒子,還我悲傷”的橫幅,居民樓樓道的牆壁上也被用紅字噴著“林某廈”“殺人犯”等語句。

據女孩的一位鄰居介紹,女孩目前已經回到了瑞安市仙降街道的老家。

這些年來,瀰漫在社會上的焦慮與煩躁之氣越來越重,人與人之間一旦發生矛盾,輕則拳腳相加,重則拔刀相見。諸多慘案,因此發生。

——人與人之間的緩衝地帶,早已消失不見了;人的怒氣,已沒有一下正當的出口了。

當秦皇島那個老實的上貨員被老兩口一罵再罵的時候,如果有人出面制止,他何至於殺人?

至於瑞安的這位父親,在他備覺委屈備感憤怒的時候,如果能夠有一個部門耐心傾聽他的申訴並且及時作出回應,他也不至於走出如此極端的一步吧?

最近幾年,我看亦舒小說,最深的印象不是裡面的愛恨情仇,而是

——無處不在的警察。

往往,主人主人公正在家裡喝茶、看書、聊天、做飯、聽音樂……有人敲門。

開門,是警察。

原來,是鄰居投訴了——或是噪音太大,或是有不正常的訪客,或是……

警察作一番調查處理,然後離去。

反過來,也一樣,無論主人公因什麼事報警,警察總會很快就到。

這些應聲而至的警察,不正是社會的減壓閥?多少矛盾,隨著警察的到來而化解。

一個十來歲的男孩打了同班的女孩,這本不是什麼難以處理的大事,誰知搭進了兩條人命,毀掉了兩個家庭。這個結果,讓人不勝唏噓。

更可怕的是,這樣的悲劇,將來還可能再度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