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關注復旦「高大上」科研成果爲何密集湧現|新時代教育

新华社关注复旦“高大上”科研成果为何密集涌现|新时代教育


新华社关注复旦“高大上”科研成果为何密集涌现|新时代教育



今天,《新華每日電訊》“新聞縱深”版面頭條對復旦大學科研成果密集湧現的現象進行了報道和深入挖掘,一起來看看背後的復旦“秘笈”吧!


剛剛過去的暑假,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周鳴飛和他的團隊忙碌且充實。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日前以《觀察到類似過渡金屬的鹼土金屬八羰基化合物》為題,在線發表於《科學》主刊。這一新發現將幫助人們重新認識元素週期表中鹼土金屬元素的性質。


周鳴飛是今年以來複旦大學高端科研成果密集湧現的縮影——11篇論文登上《自然》《科學》《細胞》主刊、53篇發表於其子刊……其中,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的突破尤為亮眼。


“我們鼓勵科研人員把學術興趣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以更高站位謀劃科研佈局,以制度創新激發人才活力,使學校更好地承擔起助力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使命,而這也是學術成果不斷湧現的內在動力。”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說。

需求所向引領厚積薄發


讓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成為科研的內在動力,這是復旦大學在新時代科研征程中堅守的方向。

“芯片技術代表人類製造最高的水平,沒有芯片,就沒有現在的生活。”在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執行院長張衛看來,芯片雖小,卻是大國重器。不久前,張衛與復旦大學周鵬教授團隊實現了具有顛覆性的二維半導體準非易失存儲原型器件,開創了第三類存儲技術,解決了國際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中“寫入速度”與“非易失性”難以兼得的難題。今年4月,相關成果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

面向“健康中國”戰略,復旦醫科持續發力。今年7月,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分時特聘教授石雨江團隊發表於《自然》主刊的科研成果,從表觀遺傳的視角揭示了糖尿病與癌症之間的新通路,為腫瘤防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這一成果誕生的背後,是六年堅持不懈的探索。

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琳。他在今年7月發表於《科學》主刊的論文中描述了上海大氣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現象,首次揭示了上海城市大氣中所謂大氣新粒子形成的化學機制,該研究為我國大氣顆粒物汙染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學證據。

為完成這項研究,王琳團隊歷經四年籌備、三年半實驗與數據分析,以及兩年的持續觀測。王琳說,在復旦,自己把一大半精力投在了這個項目上,但前幾年的研究幾乎看不到任何回報。“我心裡也著急,但學校和院系充分認可這一研究對於回應生態環境需求的意義,沒有人掰著手指頭數我發了幾篇文章,使我能心無旁騖地做好研究。”

學科交叉迸發創新活力


今年8月,《自然·納米技術》在線發表了復旦大學教授張凡的科研成果。他提出,將近紅外熒光壽命成像技術運用於活體多重檢測當中,有望成為一種全新的腫瘤診斷方法,即無需通過手術切片操作,就能實現更為精準的診斷。張凡來自化學系,其團隊成員來自化學、物理、醫學等多個學科。這是復旦大學在交叉學科研究中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

“今天的科學研究,真正的增長點在於學科交叉。”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表示,在人工智能成為熱門的今天,回看歷史不難發現,真正推動其發展的正是神經生物學。而馮建峰參與的復旦大學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也在交叉學科方面廣納英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邁克爾·萊維特、英國神經科學學會前主席特里沃·羅賓斯等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加盟,為不同學科的碰撞帶來了更多可能。

“我們在做的研究滲透進人工智能的各行各業,既有精神疾病研究可以直接服務臨床,也有算法的發展以服務智能機器人等。”今年7月,馮建峰領銜國際合作團隊關於“抑鬱症與睡眠問題關係的腦調控機制”的研究成果發表,為現代人兩大心理健康問題標畫了臨床治療靶點。

目前,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正在從藍圖逐漸發展為全球腦與類腦智能研究高地,它和國際人類表型組重大科學計劃、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共同構成了復旦大學主動佈局的“一計劃兩中心”行動計劃。

近年來,復旦大學把面向重大科研領域和方向,加強學科整合,設置以承擔重大任務為基礎的交叉研究大平臺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任務。在上海張江科學城建設“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通過培植孵化生命與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其交叉領域的重點建設項目,啟動“一計劃兩中心”行動計劃等,逐步形成重大項目和人才聚集、重大科學問題和核心前沿技術創新研究的高地。

為潛心研究提供製度保障


科研成果的密集湧現,離不開良好的制度環境為潛心研究保駕護航。

自2011年入選首屆“青年千人計劃”回國,今年已是張遠波在復旦的第8個年頭。8年來,他帶領團隊開闢並引領了二維黑磷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項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成果。近期,其關於新型二維材料的研究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即將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

張遠波曾長期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對學術研究的自主性和開放性非常看重,而促成他回國加盟復旦的,是當時學校物理學系實行的“青年PI制”:博士畢業的年輕人只要本領過硬,即可成為博士生導師,成立自己的實驗室,並獲得一筆啟動經費。之後在項目申請、實驗設計、成果發表等環節,科學傢俱有充分的自主權。

石雨江所在的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人才引進、設備添置等都由首席科學家說了算。研究院的教職制度與海外高校接軌,所有科研人員實行“三三考核制”——入職後不用每年評估,而是每三年彙報一次工作,第六年“大考”一次,這為科學家們潛心進行前沿性、原創性研究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如今,復旦大學各院系均建立起以重大項目為牽引、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的課題組管理新模式。“充分放權、自主管理的用人制度,以及以投入產出比和代表作為導向的分配製度,進一步增強了科研人員的獲得感。”復旦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武利民說。同時,一支穩定、專業的科研管理服務隊伍也初步建立。一些海歸學者表示,比起國外同行,復旦的項目申請耗時相對更少,更加符合科學研究的規律。

“黨中央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這為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奮鬥目標。”許寧生表示,復旦大學將牢牢把握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這一戰略機遇,在“雙一流”建設中鎖住科研目標定位,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超前佈局,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新华社关注复旦“高大上”科研成果为何密集涌现|新时代教育



來 源


新華每日電訊


編 輯


顧傾城


新华社关注复旦“高大上”科研成果为何密集涌现|新时代教育

▼更多復旦新聞,敬請留意復旦大學官方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