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案例:

小陳在深圳某互聯網公司工作,幹了4年,工資7000元,原本還覺得公司挺好的,打算再做幾年。可最近無意間看到新同事的工資條,發現他的工資竟然有9000,新同事參加工作不到2年,乾的活和小陳是一模一樣,小陳心理嚴重不平衡,私下裡找到老闆,表達了想法,希望能漲工資。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可是老闆卻用未來畫餅,以一大堆堂而皇之的理由打發了小陳,小陳心想:新人的表現很普通,可那又怎樣?人家還是繼續做的好好的,同樣的工作,同一家公司薪資差異這麼大,他如何能安心的做工作!小陳難以接受,於是就辭職跳槽到另一家互聯網公司,工資更是輕輕鬆鬆破萬!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其實,在現實職場中,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甚至有些時候,面對老員工的質疑,甚至是離職的威脅,一些老闆也感覺到很無奈,企業整體薪資水平原本就低,要想吸納新人進來,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力成本,給的薪資必須具有市場競爭力,否則沒人來,自然造就了新人比老人工資高。

這樣的局面最終造成的後果是:部分不服氣的老員工跳槽離職,同樣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自己滿意的薪酬,甚至還有人總結出有時候忠誠於企業,苦苦等待老闆的加薪也未必比得過員工的一兩次跳槽。還有部分捨不得走或走不了的員工雖然表面看不出不滿,但私底下的抱怨情緒非常多,並影響到實際的工作效率,甚至出現那多少錢幹多少事的心態。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那麼到底該如何發工資,才能既讓老闆滿意,又能留住員工吶?

發工資可以說有非常大的學問,發的好可以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發的不好反而會引起員工的抱怨、甚至打擊員工的積極性。但是沒有高人效,何來高薪酬?

馬雲說過,員工離職無非是兩個原因,錢沒給夠,心委屈了。但錢給多少才是給夠?人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你今年加了,明年加不加?你給這個加了,那個加不加?固定加薪只會不斷吞噬企業的利潤,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讓企業不堪重負。在馬雲看來,工資應該這麼發: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1、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2、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工資

3、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4、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想要留住人才,讓員工有持續的加薪空間,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固定薪酬向寬帶薪酬轉變。

老闆千萬不要再發固定工資了:

1.對員工而言,薪酬固定,雖有安全感,但缺乏上升空間;2.對老闆而言,固定加薪員工才有動力,但價值並不清晰、動力經常不能持續;3.固定高薪養懶,固定中薪留人不勵人,固定低薪失心喪志;4.安全感過了頭就是助長安逸,安逸之下無勇士;5.破除剛性薪酬,是做大蛋糕製造共贏的起點。

在薪酬設計上,有的企業喜歡做減法。一般做法是,先給員工一個比較高的相對固定的薪酬標準,然後設定若干條件,如果員工不能達到條件或工作標準,就會損失一部分的收入。

對於這種現象,我的看法是,對低價值的崗位可以做減法,主要是以標準為導向。對於中高價值崗位要多做加法,主要是以目標為導向。為了達到做減法、強化工作標準與企業要求,考核就常常被設計成扣罰的依據與尺度,以此為由建立明確、公平的衡量標準。這種出發點,正是績效考核不被多數員工認同和接納的主要原因。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推薦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

KSF是怎樣激勵員工拼命工作的?

讓員工清晰的知道怎樣可以拿更多的工資,提高自己的收入,因此工作有了方向員工工資完全與其所做的事情相關聯,乾的越多,拿的越多促使公司整體形成一個積極工作的文化氛圍,員工在這種氛圍下,工作更有積極性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KSF設計的六個步驟:

1、崗位價值分析

分析這個崗位核心工作,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價值點

2、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指標6-8個)

比如銷售額、毛利率、毛利潤、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標

3、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4、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成本費用率等

5、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6、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舉個案例,某生產經理薪酬模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老員工突然離職,只因看到新員工的工資條!附解決方案

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在原有平衡點上: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積分式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