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貧是農村扶貧路上的利器,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百萬人受益

農村扶貧的模式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光伏扶貧算是其中一項,因為其所特有的模式與收益形式,可以精準到村,精準到戶,已經成為農村扶貧路上的重要利器。

談到農村的扶貧,其實最根本、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扶貧舉措讓貧困戶可以有持續、穩定的收益。而光伏扶貧就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2014年開始在安徽、寧夏、甘肅等6個省30多個縣開始試點。試點地區光伏助力貧困戶成功脫貧,自此後光伏扶貧模式在全國16個省471個貧困縣開始推行,光伏扶貧也被賦予了“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的美稱。

光伏扶貧是農村扶貧路上的利器,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百萬人受益

為何光伏扶貧會在農村扶貧的道路上成為利器呢?主要取決於三點:

第一點,光伏發電本身的特性。光伏發電是通過光伏組件吸收太陽能產生直流電,再經過逆變器變為交流電併入電網或者用戶負載。因為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白天就可以發電,而發電就可以產生收益,週期性按照天計算,對比常見的農作物種植扶貧週期性更短,收益更及時。

光伏扶貧是農村扶貧路上的利器,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百萬人受益

第二點,光伏技術的成熟。這幾年光伏技術在不斷的創新,不管是光伏組件,還是逆變器技術層面都有了突破性進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壽命更長,為光伏扶貧持續穩定收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地方在光伏扶貧的推動上更有底氣和信心。

光伏扶貧是農村扶貧路上的利器,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百萬人受益

第三點,國家的政策扶持與推動。2016年3月份,國家多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光伏扶貧應用範圍擴大到全國16個省471個貧困縣,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通過整村推進的形式,目標讓200萬貧困戶,年增收3000元,達到脫貧的目的。自此光伏扶貧正式在全國開始推廣和應用,截止2017年底共有25個省(區、市)、940個縣開展了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累計規模達到了1011萬千瓦,3萬個貧困村,164萬貧困戶受益。而2018年這個數字在持續刷新,可見在國家政策推動下扶貧取得了卓有成效地成果。

光伏扶貧是農村扶貧路上的利器,精準到村,精準到戶,百萬人受益

回看這幾年光伏扶貧在農村的發展歷程,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離不開企業的技術革新,離不開貧困戶的認可,未來筆者相信在國家和地方推動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會走出貧困,過上更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