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報眼|康美藥業在建工程單季突增28億,近17年「自由現金流」累計爲負

康美藥業日前披露的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實現較快增長,但突增的在建工程賬面餘額,讓企業自由現金流數據頗為扎眼。

在建工程突增28

2018年前三季度,康美藥業實現營收254億元,同比增長30.31%;實現歸屬淨利潤38.47億元,同比增長22.10%。

季報中關於資產負債表中明顯的變化是,公司三季末在建工程猛增至44.48億元,較中報的15.97億,增加了28.51億,增幅高達178%。一個季度在建工程即增加28億元,在康美藥業2001年上市以來17年各期的經營情況中,較為罕見。

這使得公司第三季度一個季度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就達到了32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投資活動總現金流出達到46億元。

對於三季報在建工程表現的異常情況 ,公司解釋稱,在建工程變動的原因主要系報告期康美梅河口醫療健康中心項目和康美智慧藥房項目等投入增加所致。

據以往公告,康美梅河口醫療健康中心項目建預算為15億元人民幣,2017年已投入在建工程的數額為4億元;康美智慧藥房預算投資77億元。至2018年9月30日,已累計投入18億元。

自由現金流惡化

公開數據顯示,康美藥業中藥、中藥貿易和中藥飲片的三項業務,綜合毛利率超過30%,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一直為正數。不過,有資深財務專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康美藥業因中藥城等項目建設而產生的資本支出巨大,使得2001年至2012年,公司企業自由現金流持續為負數,12年來該項金額合計為-54億元。

上述專業人士介紹,企業自由現金流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扣除資本支出的差額,其大致等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減去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自由現金流為正,表明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流完全能覆蓋投資活動需要的現金流,而不需要依靠對外籌資。這一指標考核長週期比考核短週期意義更明顯。

2013年,康美藥業開始取得正向自由現金流,但2014年和2017年這兩年,自由現金流仍然錄得負值,分別為-16億和-17億。2001年至2017年,公司合計自由現金流金額仍為-2000萬,這表明儘管毛利率高企,年營收規模超過200億,但康美藥業近17年來,經營淨流入與投資流出的現金流對照,仍顯示為“入不敷出”的狀態,整體依賴籌資驅動企業運轉。

2018年第三季度突然暴增的在建工程,使得資本支出大幅增加,令公司剛剛得以喘歇的企業自由現金流又出現惡化,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自由現金流為-46億元。

國家隊和中植系雙雙減持

此前有多家媒體關注到康美藥業擁有過於充裕的賬面現金,沒有做銀行理財,卻因鉅額有息負債承擔高額財務費用支出,以至懷疑其賬面現金的真實性。季報顯示,截至9月末,康美藥業賬面貨幣資金較2018年6月末有小幅下降,由398億,下降為377億,而至三季末,康美藥業歸屬淨資產為346億元,相比之下,現金保有比例仍然高企。

按10月26日收盤公司總市值596億測算,康美藥業每1元市值中,有0.67元的“現金”。而同日,該公司每1元市值卻僅只有淨資產0.58元。上述財務專業人士指出,持有現金規模大於公司淨資產,在A股上市公司中並不多見。

10月12日,康美藥業股價開啟股價下跌窗口。17日突現斷崖式下跌,股價由前日收盤價19.9元,跌至10月25日的11.93元。7個交易日累計下跌40%。

10月26日,康美藥業在回應第一財經10月25日的獨家報道《康美藥業暴跌真相調查:神秘“操盤手”兩週前被抓》時,確認康美藥業關聯公司深圳博益投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長王廉君於9月21日被採取有關部門強制措施,但康美藥業回應稱,王廉君所涉案由並非與康美藥業股價操縱有關,而是系因涉嫌內幕交易普邦園林。

三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國家隊”之一——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證金公司),三季度減持康美藥業股份8900萬股,至三季報,89月末證金公司持有的康美藥業股份為1.49億股,持股數較6月末減少了37%。

就在今年一季度,證金公司還增持了康美藥業4500萬股。

另一家於2017年一季度新進的公司前十大股東常州燕澤永惠投資中心(有限公司)(下稱:常州燕澤),2018年第三季度同樣減持了公司股票,減持超過2600萬股。

啟信寶數據顯示,常州燕澤為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穿透後受益99.99%的公司。三季末,常州燕澤仍持有康美藥業1.37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為2.75%,列第五大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