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我們總是把最壞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

其實,我們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我們發火、抱怨、吼罵,會給孩子留下長久的傷痕,甚至未來他們也會成為情緒暴躁的人。

相反我們和氣、冷靜、溫柔,用言行教會孩子學會控制情緒,是滋養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樂觀,源於父母快樂的情緒

同樣的年紀裡,有些孩子遇到事情慌亂焦慮,有些孩子卻淡然樂觀,總能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其實和父母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

朋友曉雯“樂天派”的性格,一定源於父母快樂的情緒。

小時候,有一次父母帶著她自駕遊。結果在回來的路上,車子壞了、手機也沒信號,那時候是晚上,道路周邊荒郊野嶺、漆黑一片,路過的人都沒有,更不用說住宿的地方了。

她說要是換做別的父母,早就急得跺腳了,可是她的父母卻絲毫沒有焦慮,確定沒辦法回去的時候,媽媽提議乾脆就在車上唱歌玩遊戲吧——“沒準這就是上天給我們一個好好玩遊戲的機會呢!”

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於是,害怕或焦慮的情緒就這樣輕易地轉化成了快樂。後來,曉雯遇到什麼壞事總能淡然地面對,因為父母淡然讓她學會了積極樂觀。

試想如果父母焦慮不堪,那麼下次遇到這樣的事,孩子不僅不知道怎麼面對,還會更加擔心害怕。

遇到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用快樂去消解不好的情緒。

孩子沒考好,你笑著對他說盡力了就好,下次加油,比罵他是豬腦子有用得多;孩子錢丟了,你教會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說他沒出息有用得多。

把好的情緒留給孩子,未來他走到哪都能看見光芒。

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高情商,源於父母的情緒控制力

孩子的情商高低與否,很多時候取決於父母的情緒控制力。

如果父母的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像定時炸彈隨時爆炸,那麼久而久之,身邊的孩子也會變得暴躁易怒。

電影《神秘巨星》裡,女孩尹希婭的父親就是一個極度情緒化的人,因為妻子沒有燒水,就把她打傷,因為一頓飯不和胃口,就直接掀桌子。

尹希婭在父親的壓抑下,不敢做自己喜歡的事,一面忍受著父親的暴躁,一面埋怨母親的懦弱和弟弟的安逸,甚至把所有壞脾氣都發在他們身上。

可是母親卻從來不會把情緒傳染給她,即使遭受著丈夫的辱罵和暴打,在孩子面前她都隻字不提,反而用微笑安慰女兒,用溫柔的力量鼓勵女兒追逐夢想。

因為這些鼓勵,尹希婭剋制住了負面的情緒,選擇堅定夢想,一往無前,用她的歌聲征服了千萬人的心。

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父母控制不好情緒,壞情緒就會像多骨諾米牌,一個接一個地壞下去,而首先影響的就是孩子。情商高的父母不僅會控制自己的脾氣,也會讓接收到的壞情緒終止在這裡。

今天工作被領導罵了,你回家就把壞心情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不高興,這叫壞情緒的傳染;把壞心情關在門外,跟孩子玩玩遊戲忘掉煩惱,這就終止了壞情緒。

前者讓孩子為父母的低情商買單,後者卻是孩子高情商的開始。

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上進,源於父母積極的情緒

我們說父母不上進,讓孩子自卑一生,其實就是在說一種消極的情緒。

孩子未來需要的資源可以自己去爭取,但可怕的是,父母消極的情緒讓他根本不想去爭取。

當我們家庭主婦做久了,跟孩子抱怨家務如何累、婚姻如何不好、自己如何辛苦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他未來或許就是這個樣子;當我們工作不順、生活受挫,跟孩子抱怨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只能去打工的時候,孩子會默認他就是打工的命了。

父母的情緒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當這些消極的情緒傳到孩子耳朵裡的時候,他受到的不是激勵,反而是消沉。

“既然我父母都這麼悲觀了,為什麼要求我上進呢?”

這就是壞情緒的可怕之處,相反,當父母有積極的情緒,就會讓孩子對未來幻想無限可能。

你婚姻不順,依舊告訴孩子要相信愛情,他才有找到真愛的信念;你事業挫敗,仍然告訴孩子好好努力必能成就一番事業,他才有奮鬥的動力;當你生活糟糕,依然告訴孩子美好可以自己創造,他才會對未來滿懷期待。

只有相信,才會看見,父母積極的情緒,就是給孩子最大的信念。

有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情緒不對,內容就會被扭曲。我們對孩子也是如此,壞情緒並不是我們的本意,卻扭曲了我們真正想對孩子表達的內容。

我們總拿教育孩子當藉口,其實當我們把壞情緒給孩子的時候,根本不是對孩子好,只是沒有控制好情緒,還給孩子幼小心靈留下傷害。

孩子陽光燦爛的未來,離不開父母的好情緒,所以請把最好的一面,留給最親愛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