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股市「三公」,讓「市場底」築得更牢

维护股市“三公”,让“市场底”筑得更牢

维护股市“三公”,让“市场底”筑得更牢

在近期有關部門的系列救市政策利多影響下,A股出現反彈企穩跡象,然而由於A股一些體制機制痼疾,要築牢“市場底”還有非常艱難的工作要做。其中,最關鍵的是要維護股市“三公”。

維護股市“三公”(公平、公正、公開),推動股市發揮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投資功能等正面功能。這樣做有利於維護公共利益,也有利於維護投資者自身利益。

就個股走勢而言,維護股市“三公”的具體體現,就是上市公司股價能反映其應有價值。觀察近日A股反彈走勢,其中漲勢最為凌厲甚至連拉漲停的,卻是行業中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企業、甚至是虧損或基本面出現嚴重問題的企業,績優企業的股價反彈,反需仰仗於小盤股投機炒作帶動。

形成此類現象的深層次原因,是因為A股熱衷於題材概念板塊炒作,有點消息,行業個股就群漲群跌,根本不區分企業實際狀況、政策對企業的不同影響,而漲幅較大的,往往是大資金介入較深個股、或彈性較大的小盤股。

救市若靠市場投機炒作來發動,績差公司估值甚至炒得比績優公司高,市場陷入估值邏輯混亂,如此結果依然是短期熱鬧、然後重回寂寞,對多數理性投資而言,這樣的市場也或難適從。

救市理應維護股市“三公”,對大型機構投資者而言,應該不分行業,選擇估值低、發展穩健甚至快速成長的上市公司,來發動行情。設立A股市場的一個初心,就是要利用股市價格發現功能、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可以說,股市行情發展的唯一主線,就是估值修復和價格發現,讓績優股物有所值、估值修復,這才是一條經得起各方推敲的邏輯主線。

維護股市“三公”,監管部門更是重任在肩。從正面引導和激勵角度,要讓好公司上市和再融資,利用資本市場迅速發展壯大、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讓價值投資者得到應有回報。從反面震懾和治理角度,監管部門則要對股市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有效打擊,要對此前存有漏洞或不合理制度進行系統完善。

具體來講,要完善A股制度,重點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解決“一股獨大”造成的大股東過度攫取“控制權收益”、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彼此不分缺乏獨立性等問題;要完善承諾守信制度,逐步培育市場主體的契約精神;要建設簡便高效的民事訴訟制度,讓利益受損投資者都能得到應有賠償;要完善退市制度和重組上市制度,形成市場優勝劣汰機制;要完善《證券法》、《刑法》等法律法規,提升對違法違規的懲罰力度等。

打擊股市違法違規行為,重點應針對妖股連續漲停板,打擊其中市場操縱行為;針對“三高”併購,打擊其中利益輸送行為;針對信披誤導或遺漏、忽悠式增持或回購,打擊其中虛假陳述行為。

建立制度之後,還要強化執法執規力度,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要遵循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理念,對其予以頂格行政處罰、刑事處罰,要對相關主體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直接將其罰出場外。

當前,A股市場反彈以及穩定運行的基礎還並不牢固,投資者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擔憂,只有根除市場體制機制痼疾、強化監管執法,才能贏得最廣大投資者的心理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觀認同,股市健康穩定運行才能具有最堅實的民意基礎。

□熊錦秋(財經評論人) 編輯 王宇 校對 吳興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