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成就極高的北魏精品《魏故國子學生墓志銘》精熟暢達端穩雅馴


北魏《魏故國子學生墓誌銘》又稱《李伯欽墓誌》,志石高、寬各48釐米,志文正書廿字,有其盤格,2001年出土於河北臨漳。 志主李伯欽祖籍隴西狄道,高祖李暠初為十六國北涼段業部將,尋自立為王,至其了李歆為北涼沮渠蒙遜所滅;曾祖李翻為李暠第六子,此志所列其官職,即李氏稱王時所授。李氏一族自太平真君初年李寶率族部歸順北魏後,以勢眾功高,深荷眷寵,後李衝之女選孝文帝元宏夫人,更名貴為外

戚,門第隆汾。伯欽之祖李寶、父李佐、叔父李衝及從兄李韶等均為柄國重臣,位望俱顯,兄弟子侄,佈列中外,《魏書》、《北史》皆有傳。據志文,伯欽卒於太和六年二月,年僅十三,而墓誌則刻於景明三年十二月,前後相距二十年之久。查其父李佐適卒於景明二年,因知伯欽之再獲遷窆,固屬歸宗附葬。史載其家風以循規表範見稱於時,且高族吉凶,最重儀禮,故雖夭折童子,敍述無實,亦得鄭重作銘復精

工書刻也。 此志書法精熟暢達,起落轉折輕重有致知,點畫分佈揖店從容,而字形之端穩,神能之雅馴,方之邙山佳品,未見絲毫遜色,味其風概,書者必為當時名家。況李氏一門文武兼修,世業不殞,尤以才學之盛秀出北朝。檢《魏書》李寶、李衝各傳及《北史》敘傳,其起家文筆、精擅典章、長於案牘者,代有能人,其間當不乏善書者。而此志之書丹,或即出於其族中之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