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雲陳慧菱:企業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

根據中國信通院最新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 (2018年)》顯示,從總量上來看,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保持快速增長,佔GDP比重持續上升。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超過20.3%,顯著高於當年GDP增速,佔GDP比重達到32.9%,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為55%。

隨著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上了數字化轉型之路,採用數字化的方式來解決企業實際運營中產生的問題。近日,京東雲市場傳播部高級總監陳慧菱向記者稱,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因為“整個國家都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前進。”此外,陳慧菱認為數字化將會對營銷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

國內數字經濟潛力大

“儘管數字經濟佔 GDP 的比例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60%以上相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是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超過20.3%,顯著高於當年GDP增速。”陳慧菱向記者談到,“所以我覺得國內的數字化浪潮已經來了,企業應該積極的走上往數字化轉型的道路,抓住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機會點。”

陳慧菱向記者介紹稱,數字化轉型會覆蓋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不只是開個網店或是做個社交媒體運營而已。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降低成本,制定營銷戰略,它甚至可以優化生產決策。“舉例來說:企業為了推廣業務,往往有很多的員工差旅,事後會需要員工填寫差旅費用報銷單,貼發票,然後交給財務或行政核對,整個過程既耗時又費力,還可能出錯,耗費巨大人力。如果改用數字無紙化解決方案來取代傳統報銷模式,就可以讓公司節省很多人力成本。”

陳慧菱曾經就職於一家生產3C電子設備的公司,在某款新品投產前,產品經理希望其所在的部門提供一組消費者對電子產品顏色的偏好程度數據,來指導生產。陳慧菱使用了社交網站的精準投放,讓該款電子產品的目標受眾來投票選擇喜愛的顏色,並將結果提供給生產部門。“統計結果排名靠前的顏色賣得不錯。這個案例講的是透過外部一手數據收集,達到對產品決策的影響。未來產品不應該是從內部及第三方調研做出來,而應該從整體用戶體驗,敏捷高效的來著手。如果不依賴數字化解決方案支持,傳統方式真做不到。”陳慧菱向記者談到。

轉型難度大

“儘管46%的高管認為他們超過一半的銷售額將在五年內依靠數字化,但只有極少的人相信他們有合適的技術、團隊、流程來實現數字轉型。實際執行中,數字化轉型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矛盾,比如,理想的轉型方式是自下而上慢慢優化,而實際卻需要從頂部引導。”陳慧菱向記者談到,儘管數字化轉型已經是一種趨勢,但是人才短缺與轉型成本高將會是企業轉型路上的兩大阻礙。

“對大部分中小型企業而言,成本絕對會是一個問題”,陳慧菱稱,由於數字化轉型反應在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做數字化轉型初期,無法在極短的時間內看到收入的迅速提升。“數字化轉型成功後,會增加企業的營收、效率、競爭力等,但它的挑戰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投入。”

陳慧菱認為,另一個造成企業數字化轉型困難的原因是人才的短缺。人才會是很大的一個問題。“我曾在幾家500強企業就職過,這些大公司比較容易聚集到數字經濟方面的人才。我現在就職於京東雲,雲計算本身就是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比較難獲得優秀的人才來搭建必要的IT或數字化業務架構等系統,公有云可以助力初創或中小型企業,讓他們把精力放在核心商業模式與競爭力上,而不是把財力或資源投入不擅長的數字化領域,使用雲計算服務,可以降低缺乏人才所帶來的問題,並讓企業從開始就站在數字化的起跑點上。”

MarTech 方興未艾

陳慧菱稱,作為一個營銷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她非常看好MarTech(Marketing Technology),“在國內一般講MarTech都是精準投放、用戶洞察等,其實MarTech領域非常廣的。”

陳慧菱稱,大多數營銷人員對技術方面的認知程度不高,“例如做一個大型推廣戰役,從最初的計劃到最後O2O的執行,社交媒體的推廣以及線上內容規劃與投放,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技術。但是普通營銷團隊很難包辦所有的事情。”

引入MarTech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帶來營銷自動化,“從最初的流量以及最後的留單,可以說是MarTech的基本應用。例如在線上舉辦一個活動(如在線演講),會有訪客註冊,註冊之後會有一定的商機轉化。中間的過程都可以由MarTech來實現。”

陳慧菱認為,Martech 還能夠提升營銷活動的效率,判斷投放的準確度。“現在很多流量都是無效的,很多運營數字也存在流量浮誇的情況,但對大多企業來說,想辨別卻並不容易,因為它需要有可以判斷的解決方案,多數中小型企業沒有這種能力,又負擔不起高額的定製化服務,這時雲平臺上的MarTech就顯得尤為重要。”

聲明: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自其它平臺,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