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汽豐田老員工的一封信:如果有來生……

文:大眾侃車/黃喆

今天,田青久發給一汽豐田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刷爆了網絡。通過這封信,我想,田青久和一汽豐田都是浪漫的。

他稱所有員工為“同學”,在信的開篇,他以校長般肯定的態度,又猶如國旗下講話般的神情對同學們說,“面對已經成為熠熠生輝主流汽車品牌的一汽豐田,我們受得起一個大大的贊。”在信的最後,他又調皮地說,“雖已步入知天命階段,但我和你們一樣年輕。我與你們心靈相通,甚至有著相似的愛好和生活方式。除去工作,和你們一樣,我也在追劇中享受放鬆,在抖音中獲取快樂,在‘雙微’中瞭解眾生百態。”

來自一汽豐田老員工的一封信:如果有來生……

企業一把手寫信給全體員工,並不少見,甚至已經成為一種品牌宣傳手段,但田青久這封信字裡行間都透露出浪漫,是一種年少時收到喜歡人情書的心動。

01 為事業 為汽車

田青久雖與去年11月才接任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但對於一汽豐田來說,田青久已算老人了。

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至今,田青久已經在一汽系工作了28年。

在一汽貿易總公司任職6年後,1997年,出任一汽集團辦公室書記秘書兼秘書組長一職。又一個6年後,田青久在2003年擔任一汽豐田售後服務部長。

2003年,一汽集團與豐田集團正式合資成立一汽豐田,而此時的一汽豐田是從50家經銷商開始佈局,第一代的國產威馳謀劃的初創階段。而因工作異常敬業的田青久在當時便取得一定成績,也被同事們敬佩地成為“拼命三郎”。

在售後服務部工作期間,田青久推出愛車養護課堂項目並聯閤中國消費者協會進行重點推廣。而這個項目至今仍被很多汽車廠家所學習和借鑑。

專任經銷店支援部長後,田青久又通過建立經銷店諮詢委員會等方式,搭建起一汽豐田與經銷店間的高效溝通體制,將“客戶第一、經銷店第二、廠家第三”的企業經營理念落到實處;通過設立經銷店改善支援室等部門來強化經銷店單店效率提升和經銷店經營收益。

2009年,田青久出任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任副總經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兩年間他抓住國家政策機遇,使得一汽吉林的銷量兩年連續翻番。森雅品牌通過啟用明星孫紅雷代言、產品更換一汽鷹標重裝上市、城市展廳等整合營銷策略,森雅M80車型更是在2010年超越五菱和長安等強勁對手,成為小型MPV市場的銷量冠軍。

2011年,田青久調往一汽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任中方總經理。在任職期間,一汽馬自達導入了首款創馳藍天技術車型阿特茲,為一汽馬自達帶來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更使得企業銷量得到顯著提升。

在四年任期屆滿後,2015年,田青久再次回到一汽豐田。

或許是天意,從懵懂而又充滿活力的年少,到儒雅與浪漫的不惑之年,田青久都在一汽豐田。

02 迴歸原點 擁抱所有

一直以來,田青久都是謙謙有禮而不失風範的儒雅形象,贏得業內外的一致信賴和尊敬。

而這種性格與特質,並非偽裝,早在2015年離開一汽馬自達重返一汽豐田的內部告別信中就表露無遺。彼時,他寫到,“能在不惑的年紀,為一個追求年輕的品牌付出努力去打拼,在最好的年華和一群這個行業裡最有激情的團隊一起共事,是我的榮幸。”

而如今,田青久再次帶領一支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團隊,迎接豐田TNGA豐巢架構落地以及2020戰略全面推進的大發展時代。

對於田青久而言,2017年是“高位接盤”,也正因為前人已經培育好的大樹,在他這裡亦不能倒,要更加枝繁葉茂而強壯。因此伴隨業績而來的,還有一系列挑戰。

挑戰來自內外兩部分。

眾所周知,外部環境是中國車市告別高增長,進入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時代。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僅增長3%,而今年負增長局勢已盡顯。同時,90後消費群體開始崛起,用車觀念和生活方式都在迅速發生改變;互聯網、智能化和造車新勢力也在不斷衝擊著汽車行業的壁壘。

但未來已來,如洪水猛獸般,難以阻擋,亦無迴旋餘地,只能迎面趕上。

來自一汽豐田老員工的一封信:如果有來生……

而在內部,一汽豐田擁有著巨大的用戶群體和明星車型,在600萬輛龐大的基盤上,一汽豐田將迎來全產品線的升級換代。以奕澤為開端,全面轉向TNGA豐巢架構,以滿足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無需多言,我們前方的路並非坦途,而是荊棘遍佈。”田青久,在給了所有“同學”一個“大大的贊”後,不忘勉勵自己,勉勵所有人——“更好的我們還在前方” 。

03 不變應萬變 保持初心

面對萬象更新的新時代,“失敗和挫折同樣躲在時間和機會的陰影裡伺機而動,但我們必須堅信,一汽豐田必將高歌猛進。”這份自信,是田青久對一汽豐田的信任、對所有員工的期待,也是對所有經銷商以及社會的交代。

在過去的數十年,豐田開創的“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生產,最大限度地使顧客滿意”的TPS生產方式被眾多車企學習和借鑑,甚至跨出了汽車行業,成為當代企業管理的經典範式。

如今,豐田又開創性的提出TNGA理念,不侷限於平臺和製造理念,它涵蓋汽車設計、研發、採購、生產等全產業鏈價值。而TNGA也是豐田“領跑下一個十年的獨門武器”。

來自一汽豐田老員工的一封信:如果有來生……

“我們必須做到可信與可敬,因為這是我們‘始於初心之真,成於匠心之極’的‘致真,至極’品牌口號的詮釋和要求。唯有如此,我們就能和過去一樣戰勝所有的挑戰。現在是,將來也是。”

“先哲荀子有云:‘千舉萬變,其道一也。’我像愛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著一汽豐田,也愛著大家。”

這裡的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信背後這個充滿活力而儒雅的中年人,鏗鏘有力地敲下每個字,以及臉上略帶嚴肅的神情和篤信的目光。

04 志學之年 開拓進取

2003年,一汽豐田由兩大世界500強企業——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和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共同出自建立。

來自一汽豐田老員工的一封信:如果有來生……

似乎冥冥中的天意,兩大企業在logo的設計上也如出一轍。中國一汽以“1”字為視覺中心,由“汽”字三點水構成展翅的鷹形,構成雄鷹在蔚藍天空的視覺景象,寓意著中國一汽鷹擊長空,展翅飛翔。而TOYOTA標誌是第一個字T,由3個橢圓形成一個程式化的T,設計的重點是橢圓形組成的左右對稱的構成,表示汽車製造者與客戶心心相印,背後的空間表示TOYOTA的先進技術在世界範圍內拓展延伸。

2017年,一汽豐田站在了600萬輛的新起點,向“進攻型銷售”轉變,2017年亦是承前啟後的一年。而接棒後田青久,重要工作是繼續推動一汽豐田正在進行的系列變革。

今年恰值一汽豐田15週年。15歲,在中國傳統裡,稱志學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也就是說,15歲是一個開拓、創新、進取的年紀。對於車企而言,15年更是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

05 年輕態

已到天命之年的田青久,深知年輕化和智能化的變革意義,新時代帶來的是新開端,還有新使命。未來的汽車市場是屬於年輕人,一汽豐田也是屬於下一代年輕人的。所以,與他們年輕人在一起才能懂市場、瞭解市場,洞悉這場由年輕人發起的變革。

所以,當田青久在信的最後娓娓道來,“我和你們一樣年輕”時,並非場面話,也並非為了打動人而為之,而是一個在天命年紀的身體,擁有一個青春年華靈魂的使然結果。

在這封信之外,田青久是一個在微博發表最愛影視劇感言,在抖音跳神曲的活躍青年,是一個宣傳一汽豐田的形象大使,更是一個充滿活力,認真工作的大男孩。

如果說,田青久是幸運的,在職場之初便能加入一汽集團,在一汽豐田爐火純青的階段接棒,在新起點有大展身手的餘地,那麼亦可以說,機會始終是平等的,也是最不辜負有為人期待的產物。

來自一汽豐田老員工的一封信:如果有來生……

在一汽豐田十五週年慶典上,譚維維的一首抒情歌曲《如果有來生》作為壓軸,將現場的情緒從回憶帶入平緩而溫暖。今天,田青久在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浪漫和鼓勵,不亞於歌曲帶來的感染力。

大概這就是,如果有來生,田青久還將為一汽集團、一汽豐田而拼搏奮鬥,猶如一代宗師蠟炬始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