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機構改革方案剛公布,還沒考上的你,緊張嗎?(附機構設置表)

導讀

日前,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機構改革方案》,標誌著我區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10月24日上午,自治區黨委召開全區機構改革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對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動員大會詳情>>)

機構改革是社會高度關注、

幹部群眾高度關心的一件大事。

這次改革具體有哪些內容?

改革後的機構設置是啥樣?

自治區設置黨政機構58個

改革後,自治區設置黨政機構58個,其中黨委機構16個、政府機構42個;正廳級機構49個,副廳級機構9個;正廳級機構比改革前減少了

5個,副廳級機構增加了6個,黨政機構總數增加1個

附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機構設置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機構設置表

(請橫過屏來看!)

廣西機構改革方案剛公佈,還沒考上的你,緊張嗎?(附機構設置表)


廣西機構改革方案剛公佈,還沒考上的你,緊張嗎?(附機構設置表)


我區機構改革總體時間安排

今年年底前,自治區機構改革基本落實到位;市縣機構改革方案要在12月底前報自治區黨委審批,在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

自治區本級新組建部門要爭取在11月底前完成轉隸組建工作。相關職能調整到位之前,有關部門要按原職責落實工作任務。新組建部門要實行集中辦公,以新部門名義對外開展工作。11月15日前,自治區新組建部門掛牌將全部完成。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既是這次機構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首要任務,是貫穿改革全過程的政治主題。這次機構改革,在體制機制上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出了許多重大的、實質性的制度安排。

1

建立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

對應中央要求,新設了一些黨的議事協調機構,對部分機構的規格進行了調整,部分職責進行了劃轉,更好地加強對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佈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保證黨中央令行禁止。

將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廳,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外事辦,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審計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廳,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農村廳。

2

加強歸口協調管理職能,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

明確黨委組織部

統一管理黨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統一管理公務員工作;

黨委宣傳部統一管理新聞出版、電影工作,歸口領導廣播電視臺;

黨委統戰部統一領導民族宗教工作、統一管理僑務工作。

3

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這方面改革已經先行一步,基本落實到位。


優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

深化政府機構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是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又一“重頭戲”。這次機構改革在轉變政府職能上推出了許多重大舉措,在許多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


1

在完善政府宏觀管理上有重大突破

為更好理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這次改革優化了發改、交通運輸、審計等部門職責,重新組建了科技等部門,組建了農業農村、金融等部門,這些都是完善宏觀管理的重大改革,有利於更好的發揮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的作用。

2

在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上有重大突破

組建自然資源部門,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組建生態環境部門,統一行使生態和城鄉各類汙染排放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責。

3

在完善市場監管和執法體制上有重大突破

這次改革組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統一行使市場綜合監督管理和綜合執法等職能,這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的歷史性突破。同時,統籌配置行政處罰職能和執法資源,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整合組建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等綜合執法隊伍,切實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減少執法層級,推動執法力量下沉,這對建立健全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4

在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有重大突破

著眼於加強重點領域民生工作,在教育、民政、人社、生態環保、文化旅遊、衛生健康、退役軍人事務、應急管理、市場監管、扶貧開發、醫療保障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領域,加大機構調整和優化力度,組建了一批新機構,為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體系提供了有力的體制機制保證。

5

在建設法治政府方面有重大突破

將司法、法制部門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門,將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門。這有利於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司法部門職責,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規範運行。

6

在更好發揮廣西特色優勢上有重大突破

這次改革,中央賦予省級及以下機構更多自主權,我們充分用好地方自主權,根據廣西當前和未來發展需要,在機構限額內,因地制宜設置了15個機構,其中完全自主設置的有6個。

組建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就是為了北部灣經濟區更好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打造沿海發展新引擎。

組建大數據發展局,就是為了更好地推進數字廣西建設,充分利用中國—東盟信息港這一平臺,完善三位一體、聯動發展的大數據發展體系,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壯大新動能,力求贏得高質量發展主動權。

組建自治區海洋局,就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海洋優勢,培育壯大海洋產業,不斷提升向海經濟競爭力。

組建自治區林業局、人民防空和邊海防辦公室、中醫藥管理局等機構,也都是為了充分發揮我區特色優勢,更好地加強相關工作,做強做大相關產業。


統籌推進其他各類機構改革

統籌黨政軍群機構改革,是這次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鮮明特點和重大創新,也是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實現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的必然要求。高質量抓好機構改革,既要突出抓好黨政機構改革,又要同步推進其他各領域改革,強化改革聯動效應。

1

深入推進人大、政協和司法機構改革。

人大、政協的改革主要是完善了部分專門委員會設置,組建了個別新的機構,這有利於人大、政協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司法機構改革已經作出專項部署並在深入推進,要繼續鞏固擴大前期改革成果,進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

深入推進群團組織改革。

重點是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解決“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問題,進一步優化機構設置,完善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機制,更好發揮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

3

深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

這次改革,全面清理了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在去行政化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改革後,除行政執法機構外,不再保留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部署要求加快推進,確保如期完成。

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要區分情況實施,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公益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