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改了!蘋果期貨交割規則大幅修改 能否延續牛市?

終於改了!蘋果期貨交割規則大幅修改 能否延續牛市?

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10月17日發佈公告稱,對蘋果期貨相關業務規則進行了修訂。主要涉及交割品級、交割方式及配對流程、持倉限制、發票流轉、質量爭議解決辦法等幾個方面。

修訂後的業務規則將從蘋果1910合約開始施行。鄭商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規則修訂旨在進一步貼近現貨需求,促進期貨功能更好發揮。

修改主要有三個方面:

1.質量容許度由不超過5%調整為不超過10%

在基準交割品方面,此次修訂將質量容許度由不超過5%調整為不超過10%,在體現期貨標準化分級理念的同時,更好地貼近現貨實際,降低交割成本,方便產業參與。同時,為讓投資者更加明確,此次修訂將果徑容許度不超過5%予以列明。

此外,為避免部分果面缺陷佔比過大影響基準交割品的實際價值,基準交割品對於質量容許度中相關果面缺陷佔比也設置了8%的上限。

2.替代交割品範圍更大

此次修訂針對質量容許度指標增加了10%<質量容許度≤15%的替代交割品。在果徑和質量容許度兩個指標下,替代交割品也由原來的一種增加為三種,設置了400元/噸、1500元/噸及2000元/噸三種不同的貼水,有利於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整理分級,避免多次整理帶來的損耗,降低企業的參與成本。

3.硬度指標,設立不同時段不同硬度要求

本次修訂根據入出庫時間的不同,分段設置了硬度指標要求,將每年10月1日至次年2月20日參與交割的蘋果入出庫硬度由原有的6.5kgf/cm2、6kgf/cm2調整為7kgf/cm2、6.5kgf/cm2,其他時間的硬度指標維持不變。這樣可以更符合蘋果生鮮品種的特點。同時,考慮到1月合約車(船)板最後交貨日為2月20日,為保證同一批貨物硬度指標要求一致,將2月20日設置為不同硬度要求的臨界日期。

在交割方式上,從AP1910合約開始,蘋果期貨可以選擇廠庫交割。與倉庫交割相比,廠庫在倉單註冊環節更為簡單靈活,有利於產業內的龍頭企業更好地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特別要注意的是,蘋果廠庫倉單的有效期與倉庫倉單的有效期有所不同,每年1月、5月、7月第12個交易日(不含該日)之前註冊的廠庫標準倉單,應在當月的第15個交易日(含該日)之前全部註銷;7月第12個交易日後(含該日)至10月1日前,蘋果期貨不再註冊廠庫倉單。

此外,在進入交割月的交割配對流程上,蘋果期貨非最後交易日的配對原則由“賣方申請,買方響應”修訂為“賣方申請,買方強制配對”。即進入交割月後,賣方提出交割申請,如買方主動響應,按照確認結果進行配對;如無買方會員響應,則按照“建倉時間最早的法人持倉優先”原則確定配對的買方,然後按“先車(船)板後倉單”的原則配對。據瞭解,新的交割流程有利於滿足產業客戶連續交割的實際需求,更為貼近蘋果生鮮品種的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明顯加強了對7月合約限倉要求。7月合約限倉由原來的500手、100手、10手調整為100手、20手、6手。鄭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整主要是考慮到7月已經處於當季蘋果的銷售末期,與夏季水果集中上市時間重合,蘋果的庫存量及需求量相對較小,大部分企業的7月貿易量都明顯減少,即便調整限倉也可滿足大部分蘋果企業的保值需求,規模較大的企業可通過申請套保額度來滿足需求。

隨著規則的變動,蘋果期貨未來還能否延續牛市?

國王金融分析師表示,通常而言,期貨價格大漲的背後,一般都是緣於現貨基本面的支撐,今年蘋果期貨之所以能走出幾乎翻倍的行情,除了新品種容易吸金和減產因素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符合蘋果期貨交割要求的貨源比較少,在貨源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就出現了蘋果期貨此前“漲不停”的情形。從本週以來的期貨盤面來看,市場似乎已對此次規則調整有所預判。蘋果期貨價格接下來仍存回落空間,近期關注蘋果期價下方10000元/噸一線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