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集|「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紀念「楓橋經驗」55周年全國攝影大展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楓橋鎮楓源村以大田晚稻綠色為基色,配套種植紫色、白色水稻,在四個區域田塊,繪製了“楓源歡迎您”“三上三下,民主治村”字樣,還種出了笑臉、楓葉、拖拉機、鵝、心形等圖案,展現了楓源美麗田園景觀一角。村裡的原生態農業創意景觀,成為一道美麗田園的靚麗風景線。 蔣力奔 攝

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為此,1963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就曾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楓橋經驗"由此成為全國政法戰線一個膾炙人口的典型。之後,"楓橋經驗"得到不斷髮展,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楓橋新經驗,成為新時期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典範。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楓橋古鎮建設以“三賢故里、溪上古鎮、和諧楓橋”為定位,以“小橋、流水、人家”為空間佈局,以“粉牆黛瓦,深巷老宅”為建築風格,堅持保護和利用並重,文化和旅遊並進,著力打造一個生產、生活、生態融合,宜居、宜業、宜遊並重的現代古鎮,努力實現“留得住鄉愁,看得見發展” 。蔣力奔 攝

2003年、2013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就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多年來,“楓橋經驗”不斷升級,煥發出全新的光彩,全面融入網絡時代,為社會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面對轉型期的新矛盾,楓橋鎮構建起多元共治的全新格局,楓橋創新實施“雙輪驅動”,讓“楓橋經驗”成為經濟快速發展與社會活力迸發的強大驅動力。 如今,古鎮楓橋正朝著平安中國先行區不斷邁進,一個美麗、富裕、平安、活力的新楓橋形象越來越清晰。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由江藻鎮吳墅村村民盧飛軍、楊桂平等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小品《辦酒風波》,勾起了村民的回憶,自從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以來,吳墅村的村風村貌發生悄然改變,節儉辦酒已成了村裡的新風尚。蔣力奔 攝

為宣傳好“楓橋經驗”,充分運用攝影這一直觀的藝術形式,助力平安建設,提升諸暨的對外知名度,諸暨市政法委、諸暨市公安局和中國攝影報社聯合舉辦“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紀念“楓橋經驗”55週年全國攝影大展。熱誠歡迎廣大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積極參與,踴躍投稿。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新時期楓橋經驗” 俞傑 攝

主辦單位:諸暨市政法委、諸暨市公安局 、中國攝影報社

協辦單位:浙江省攝影家協會、 諸暨市攝影家協會

承辦單位:諸暨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諸暨市楓橋鎮人民政府

官方網站:詮攝匯網(dz.cppfoto.com)

戰略合作媒體:騰訊網圖片頻道、人民網圖片頻道、新浪網圖片頻道、搜狐攝影頻道、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影像中國網、中國網圖片中心、中國新聞圖片網、攜程活動、中國報協網、中國國家公園網

徵集推廣平臺:視覺中國500PX、新浪愛拍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大手牽小手,文明我踐行。駱少華 攝

徵集主題

圍繞“楓橋經驗”,徵集反映以“平安中國 法治中國”為主題,突出“楓橋經驗”在新形式下“升級版”的新內涵等內容的攝影作品。

徵集時間

2018年9月至11月30日(以收到作品時間為準)

入展作品榮譽設置及稿酬

入展作品100幅/組,稿酬各人民幣800元,並贈送全年中國攝影報一份,及中國攝影報報友證,享受合作景區優惠政策。

以上均頒發榮譽證書,可按中國攝影家協會之規定累積入會申請積分。入展作品稿酬由中國攝影報社向入展投稿者給付,並從其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五洩鎮十四都村以“蓮”為媒,宣傳廉政文化。周升蓉 攝

徵稿細則

1.廣大攝影家、攝影愛好者均可投稿。

2.作品創作時間不限,鼓勵近期創作的攝影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單幅、組照均可(組照限4-8幅)。每幅/組照片要有100字以內的文字說明。

3.作品徵集地域不限,但為了充分挖掘諸暨本土“楓橋經驗”,入展作品至少50%應該在諸暨行政區劃內創作,並能指明具體拍攝地點。

對於拍攝地域存疑的作品,投稿者應與主辦方委託的律師共赴拍攝地,經勘察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範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主辦方承擔;經勘察無法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範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投稿者承擔;投稿者未配合勘察的,其作品的入展資格將予直接取消。

4. 主辦單位將統一調取作品的大尺寸數據文件(JPG最高格式壓縮文件建議不低於5MB)。請投稿者務必於接到通知後將大尺寸數字文件(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資格。

5.該展實行評選結果公示制度,擬入展作品將在該展官方網站——詮攝匯網進行為期7天的公示,並在此期間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滿後,中國攝影報將刊登入展作品精選,詮攝匯網將公佈入展作者的名單。

6.作品入展後,對於拍攝地域存疑的作品,投稿作者應與主辦方委託的律師共赴拍攝地,經勘察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範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主辦方承擔;經勘察無法確定作品在指定地域範圍內拍攝的,有關律師費、差旅費等由投稿者作者承擔;投稿者作者未配合勘察的,其作品的入展資格將予直接取消。

7.主辦、承辦單位有權在著作權存續期內,以複製、發行、展覽、放映、信息網絡傳播、彙編等方式使用入展作品,並可不再支付報酬。

8.禁止該展的評委及其近親屬投稿,一經發現隨時取消一切資格。

9.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並對該作品的整體及組成部分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

10.對於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入展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11.不符合本徵稿啟事規定的,不能參選;已入展的,將予取消資格;主辦單位有權收回作品稿酬、榮譽證書等,並可在媒體上通報。

12.該展不收參加費,不退稿,且不退存儲介質。投稿作品在郵寄、發送過程中損毀、滅失或遲到、未到的,相關損失及後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擔。

13.本徵稿啟事解釋權屬於主辦單位。凡投稿者,即視為其已同意本徵稿啟事之所有規定。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冒雨站崗 酈以念 攝

作品評選

由主辦單位組織攝影專家、學者進行評審。

官方網站:投稿者可在詮攝匯網“參展”專區(dz.cppfoto.com)“楓橋經驗全國攝影大展”中註冊,並按要求填寫真實個人信息後上傳作品。主辦單位保證不公開或洩露投稿個人非公開信息。投稿作品為JPG格式,圖片統一處理為長邊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內。工作人員將對投稿作品進行初步審核,符合要求的作品將呈現於大展官方網站的作品列表中。

推廣徵集平臺:投稿者亦可在500PX中國社區“中國攝影報活動”部落(500px.me/tribe/cppfoto)活動專區或新浪愛拍(aipai.sina.com.cn)中註冊並參與投稿。

光盤、U盤包裝盒上註明該展名稱,每幅作品文件名處註明作品標題,同時提供作者資料及作品信息(WORD文檔)。投稿作品為JPG格式,圖片統一處理為長邊600—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內。無相關資料的投稿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其參評資格。投稿作品以光盤(CD-R或DVD-R)、U盤存儲形式郵寄至: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十二條48號 紀念“楓橋經驗”55週年全國攝影大展辦公室收(100007)

聯繫人:楊暘 電話:010—67014849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新警入所開展楓橋經驗代代傳教育。 徐永良 攝

征集|“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全国摄影大展

1.保持圖文完整

2.完整標註版權及本公號ID、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