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干羣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改善人居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性保障,又是惠及農村千家萬戶、實現農民安居樂業的民生工程。“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精準扶貧、整體脫貧的有力舉措。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茂名網訊 改善人居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性保障,又是惠及農村千家萬戶、實現農民安居樂業的民生工程。“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精準扶貧、整體脫貧的有力舉措。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高州深入貫徹省和茂名市關於農村工作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出臺了《加快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堅持群眾主體和共建共享,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性,以點帶面,穩步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共建共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潮正在該市廣大鄉村掀起。

各鎮街積極作為紮實推進

8月初,該市出臺加快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以20戶以上的自然村為基本單元,逐步推進5312個自然村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全省2277個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工作的要求,優化啟動該市39個省定貧困村村莊人居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該市各鎮街把省定貧困村作為優先建設村,組織召開新農村建設加溫會,鎮村幹部進村入戶宣傳動員,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共謀共建共管共享。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作為該市“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示範點鎮江鎮,制訂了《鎮江鎮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意見》,對該項行動進一步細化規定,尊重群眾意願,確保群眾利益。

如,拆除村中殘舊危房前,先由鎮幹部、村幹部、村組長(隊長)、村民代表和使用人到場進行丈量,共同核准土地四至和麵積,使用人簽訂《自願拆除承諾書》後,由鎮村建辦編制《土地使用證明》,鎮、村委會、村民小組蓋章認定,一式三份(使用人、鎮村建辦、村委會各執一份)。對已出具《土地使用證明》的殘舊危房由鎮統一組織機械及人員進行清拆,所需費用由鎮統一解決,拆除後可以保留房屋地基,由使用人自行安排使用。未簽訂《自願拆除承諾書》的,根據“一戶一宅”的政策規定,對違法違規的依法進行拆除,責令復綠復耕,拆除費用及相關罰款由使用人自行承擔。

切實可行的措施讓村民吃了“定心丸”,“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在鎮江得到了群眾的大力支持和擁護。7月27日,該鎮江口村、陂圳口村率先成功開展了危舊房拆除行動。

在行動中,該市各鎮街結合“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整治,增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效果。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如,分界鎮組織鎮村幹部對包茂高速分界出口至飛馬三岔路口沿線和各村居主要道路兩側開展綜合整治,共拆除亂搭亂建臨時建築物53間約1500平方米,清理非法違規商業廣告128個,拆除非法違規商業招牌78個。該鎮投入1500多萬元建設佔地約12畝的汙水處理廠,截汙管道總長度約3.1km,處理能力為2000m3/天,用於處理集鎮生活汙水和世華工業園區汙水。

黨員幹部示範引領帶頭先幹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各鎮街首先組織鎮村幹部、村組長、村民代表、戶代表在優先建設村開展清理雜草、淤泥、堆積垃圾等行動,以實際行動作出示範。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黨員幹部發揮“我是黨員,我擔當”精神,示範引領,身先士卒,帶頭自拆自家殘舊危房,無償獻地給村建設基礎設施,並帶動家人、身邊群眾積極參與。

分界鎮分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興隆組織發動群眾開展禽畜汙染整治,他率先垂範,退養自家500多頭豬,拆除豬舍面積1220.7 平方米,在其帶動下,全村環境整治工作迅速開展。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雲潭鎮豐文垌村黨支部書記官文基組織駐村幹部、村幹部利用晚上時間到每個自然村召開動員會,做通做透村民思想,得到全體村民積極響應,“三清”“三拆”零阻力迅速推進。目前已建成5條村通硬底化路,3條自然村已完成“三清”工作。

新垌鎮組織幹群平整長流村委會長塘、白麻地兩條自然村建設村文化廣場土地近6000平方;清理長流村河道1300米。該村委會主任劉錦國借清理溫坑徑河垃圾時機,說服岳父並帶頭砍掉岳父家的黃皮樹,讓地建設溫坑徑自然村垃圾池。

鎮江鎮大垌村黨員劉日紅有一座棄置的泥磚瓦房在拆除之列,由於早前在屋前建起了圍牆,鉤機無法進入作業。為不耽誤全村拆除工作進度,他自行動手對自家泥磚房進行拆除。他在珠海做生意的兒子劉英德知道此事後,也趕回家裡,幫著父親一起拆除,併購買了一輛三輪車拉走垃圾雜物。

劉明莊是鎮江鎮大垌村一位有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為支持該村新農村建設,他自行拆除了自家廢舊房屋100多平方,並無償獻給村裡建設硬底化村道。大垌村老村長劉永欣拆除了自家廚房無償讓給集體建村路,打通了入戶的“斷頭路”……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這關係到全村人的福利,作為黨員,有責任和有義務帶頭先幹。”在行動中,黨員幹部均這樣表示。

該市鎮江、分界、雲潭、新垌、長坡、石鼓、根子等鎮組建了工作微信群,把鎮裡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文件、工作動態和好人好事等,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第一時間在微信群裡發佈,以榜樣引領,營造全鎮人人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

群眾積極參與投工投勞

在整治行動前,該市鎮村幹部利用晚上時間到各自然村、各農戶家,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不厭其煩地做群眾思想工作。在行動中,黨員幹部帶頭先幹,激發了村民參與熱情,推動了整治行動向縱深推進。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雲潭鎮豐文垌村村民邱偉志對此十分擁護,他說:“政府出錢幫我們把村建漂亮,我們出點力,獻點地算什麼?拆屋先拆我的舊屋,地我也獻出來。”

新垌鎮將長流村作為環境示範村來打造,群眾出錢出力,在17條自然村建成垃圾池19個,落實衛生保潔員2名,群眾自覺繳交12元/人/年的衛生費用。

分界鎮豐林樟木塘村民陳永瑞主動拆除自家50平方米的泥磚房,並讓出30平方米建設村道。同村的陳波主動退養自家養的5頭豬,並拆除40平方米豬舍用於建設汙水渠。目前止,該鎮共拆除危舊房、廢棄豬牛欄242間,約20000平方米。

作為示範點的鎮江鎮,該鎮14個行政村已先後開展農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鎮委鎮政府發出開展“新農村,在我村”創建活動倡議書,樹立群眾競爭意識,各村你追我趕,一個多月時間投工投勞參與整治行動的村民達7000多人次。

如,陂圳口自然村一天內簽訂“拆除危舊房承諾書”23份,3天內清拆危舊房23戶75間1756平方米。

鎮幹部利用晚上時間到大垌村做群眾工作,一個晚上籤訂“自願拆除危舊房承諾書”64份。

日久衝村幹部韋鳳音到對文村召集村民召開動員會,會後該村70多歲村民黃開衍隨即找到韋鳳音,籤拆舊承諾書,自願拆除100多平方米舊屋。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對於外出務工人員,各村通過郵寄紙質文檔和發送電子文檔的方式把自願拆除承諾書送達戶主處,讓他們簽好後再寄回來。大垌村外出務工的劉藝易無法回家拆除自家棄住的危房,便委託同村群眾幫其拆除。

面對江口村委會下大鬱村鄧、張兩姓由來已久的矛盾糾紛,鎮村幹部多次在晚上召集該村村民召開會議,講清新農村建設意義、講明鄰里關係和諧好處,以村民對美好生活期盼的一致目標來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兩姓人齊心協力,一起參與村環境整治行動,共建共同的美麗家園。

高州幹群齊心協力推進“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

亮點

鎮江鎮: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與新農村建設同頻推進

7月28日,鎮江鎮制定出臺了《鎮江鎮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拉開了全鎮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大幕。

截至目前,該鎮已組織開展20多次整治行動,投工投勞參與整治行動的村民達7000多人次,已籤自願拆除危舊房承諾書333戶,已拆除危舊房117戶386間6495平方米。

實施環境整治,僅是新農村建設的第一步。該鎮在開展整治行動的同時,同步推動村路、路燈、安飲、文化廣場等設施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陂圳口村動工興建村道;大嶺村、日久衝新塘村在村主幹道安裝路燈和新建村道;大垌村、大嶺村、江口村安飲工程紮實推進;江口山腰村改建文化廣場;大垌坡心村率先制定新農村村莊整治提升規劃;江口村動員鄉賢籌資160多萬元建設新農村,目前該村已完成村莊規劃;8月29日,山口村舉行山口霞洞馮冼文化中心奠基儀式……

為實行長效管理,該鎮制定了《鎮江鎮新農村建設“看比學”活動方案》,從9月起每逢單數月份組織“看比學”活動,每個行政村各推薦1條村參評,對評分排前三名的自然村頒發“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獎牌。分別制定了“醉美村莊”“醉美庭院”評比獎勵方案,計劃在年底組織評選出10條鎮級“醉美村莊”、60戶鎮級“醉美庭院”,並頒發獎牌和獎金。

根據當前建設推進情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總體要求,該鎮將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明確為“一路兩水三治四建五發力”,一路即抓好村道巷道建設和整改,建好“規劃路”,擴寬“瓶頸路”,打通“斷頭路”。兩水即抓好農村安全飲水和農業灌溉用水。三治即整治垃圾,整治汙水,整治危房。完善垃圾收集池,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完成垃圾費收取,每村聘請固定保潔人員;完善村內排水設施建設,建設汙水收集處理設施,逐步實現雨汙分流和汙水淨化;集中清拆村中廢棄的危房、舊房、殘垣斷壁。四建即建特色產業,建文體設施,建優良村風,建治安網絡。打造村特色產業,依託特色產業打造特色村,如江口水鄉特色村、金村首烏村、鎮江雷鋒村、福石象棋文化村、山口古文化村等;在現有文化廣場基礎上建造老人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等;加強村風民風建設,樹立村規民約,建立睦鄰友好關係;構建監控視頻網絡,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鎮成立治安綜合服務隊,村成立治安巡防隊。五發力即發力資金籌集,發力規劃設計,發力群眾主動,發力合力聯動,發力樣板打造。動員外出鄉賢和村群眾捐資,設立捐資先進榜;多方徵求群眾特別是鄉賢等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新農村建設整治規劃;發動村民群眾參與,鼓勵村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沒錢沒力的吶喊助威;各村黨支部、村委會發揮主體作用,農業、村建、國土、供電、供水等部門聯合推進,圩鎮機關單位掛村支持;打造一兩條新農村建設樣板村,出經驗、樹典範,以點帶面更好地推進全鎮的新農村建設。

(本文部分文字資料、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無意侵犯版權,如有疑問可及時聯繫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