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審美培養,媽媽們學學這樣做

高親說:我這麼喜歡買花,可能是因為我媽媽一直很喜歡種花,記憶中,我們家一直養著各種各樣的花;

袁親說:我媽媽做菜特別好吃,所以我現在也喜歡在家弄些甜點啊什麼的,覺得很有意思;

吳親說:小時候我爸偶爾會在家拉一把有點舊的二胡,我現在老大不小去學鋼琴,可能就是那會種下的小種子。

我說:小時候爸爸經常把我和弟弟哭的樣子畫下來笑話我們,還經常寫一些繁體字考我認不認識,家裡牆上掛著他畫的人物肖像碳粉畫,後來我和弟弟都成了一名藝術生。……

孩子的審美培養,媽媽們學學這樣做


現在的我們,都在離爸爸媽媽很遠的城市生活,不經意間會發現,其實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身邊,他們的某種特質,已經悄無聲息的融進我們的骨子裡,成為我們“氣質”中的一部分。就像另一種DNA,比如生活習慣,比如飲食愛好,比如藝術感受能力,比如穿衣審美…

孩子的審美培養,媽媽們學學這樣做


作為一名母親,我忍不住想,我要留給孩子的這種持久存在的審美DNA是什麼?作為孩子最重要的審美導師,我們該做些什麼?

說到審美或美育,很多家長會說,小時候沒條件,不能接受藝術教育,我自己不懂什麼審美,就給孩子們找個老師,好好去學學吧。我總是忍不住想說教一番,回想我們的爸爸媽媽給我們的影響,大多來自生活的細節,都是不動聲色的滲透。記憶中媽媽每天早上會來房間,給我拉開窗簾打開窗戶,把被子扯的像熨過一樣。她不會一邊做一邊說,這樣鋪平了就好看啊,但是灑進房間的陽光,工工整整的床鋪卻讓我記憶深刻。

孩子的審美培養,媽媽們學學這樣做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美並不是遙不可及,可以是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的一棵樹下,仔細觀察葉子的形狀,看陽光從樹葉的縫隙中射下;可以是下雨的日子,站在窗邊,看雨水拍打著地面,感受風拂過臉蛋的清涼;也可以是打開一本書,一起動情的朗讀一首詩,一段話;這就是不同方式去體驗和感受美,沒有功利性的去享受其中。這些感受一定會像珍珠一樣一顆一顆的埋進孩子的記憶中,有一天就串成美麗的項鍊。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帶著孩子欣賞生活的時候,我們也要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我們的孩子。

孩子的審美培養,媽媽們學學這樣做


這些看似與升學無關的東西,卻是讓孩子內心豐盈的很重要的部分,在審美體驗的過程中包含了認知,文化,情感,記憶……對個體而言,能夠感受到自己和外界的連接,並建立起這樣的正向連接,不正是每個人終其一生要做的功課嗎?

孩子的審美培養,媽媽們學學這樣做

媽媽們,從我們自己做起吧,每天早上打開感受的五官,像孩子那樣真誠的“用心”生活,和孩子一起譜寫一段獨特的審美體驗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