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最全保健品反詐騙指南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近年來,“投資理財”走近普通百姓

許多老年人也將養老錢投入其中希望增值

但現實中名為“投資理財”實

為非法集資或傳銷活動的案例頻發

保健養生類詐騙

案例

70歲的劉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一名自稱王曉的“保健專家”電話中向其推銷介紹保健品。

剛開始,劉先生對這種陌生人的推銷行為有些牴觸,可當他聽到對方所介紹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之後,就有些動心了。

“本來到這個年紀身上的毛病就多,這位專家講得很有見解,我就想買一點試試,萬一真的有用呢?!”劉先生說,最初,他買了一萬多元的保健品。緊接著,王曉又向他介紹了其他幾類保健品,並稱只要購買他們保健品滿50萬元之後,即可獲得補助款104萬元!

而當劉老先生真的購買了遠超50萬元的保健品後,那個從未謀面的專家王曉突然消失,再也聯繫不上了……

據統計,在7個月的時間裡,劉老先生先後被騙購了51種偽劣保健品,花費90多萬元,其中有些還是刷的信用卡。服用保健品後,老人身體未見改善,還在重症監護室住了半個月……

保健品騙局屢見不鮮,

免費體驗、健康講座……

常見詐騙套路有哪些?

買保健品要注意哪些?

如何識破保健品騙局?

人民日報曾有詳細指南。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01

常見詐騙套路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02

購買保健品的注意事項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03

保健品騙局的識破方法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投資理財類詐騙

“十大預警”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謹記高回報 伴隨高風險

老年人選擇將自己養老金用於投資理財時,大多是被集資人許諾的高額利息、入股分紅所吸引,殊不知當你看中騙子的高回報時,本金已經岌岌可危。如果有人和你說,他們的理財項目收益高、風險低,那麼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理財陷阱。

投資之前要商量 以免之後受埋怨

老年人辛苦攢下的養老金是與老伴的共同財產,在打算投資前一定要和老伴商量。數十萬元的投資支出對家庭來說也屬於大事件,老年人除了和老伴溝通外,也要多聽聽子女的意見。很多老年人投資失敗或被騙後,因為事前沒有與家人商量,事後更不敢讓家人知曉,老人除了遭受較大經濟損失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壓力。

不貪蠅頭小利 免成犯罪幫兇

有的老年人經不住騙子高利息誘惑,購買了理財產品。老人“收益”後,又將項目介紹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對老人許諾拉人頭給予幾個點的提成,老人有可能經不住提成的誘惑,介紹身邊更多的人也購買理財產品。一旦被騙後,不但自身遭受損失也讓鄰居成為受害者,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成為了非法集資或傳銷活動的幫兇。

審慎選擇投資對象

老人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要審慎選擇投資對象,做好相關的信息查詢工作。各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官方網站可以查詢企業的註冊信息,可以查看公司的註冊資本、股東、和註冊地址等信息。

在這裡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老人:

第一、不要僅憑公司鉅額的註冊資本就輕信公司具有較強的履約能力,註冊資本分為實繳出資和認繳出資,很多公司所顯示的註冊資本大都是認繳出資,實際並未足額出資,有的還沒有到公司認繳出資的出資期限,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第二、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查看公司的不良信息,如果有提示註冊地無法聯繫等經營異常信息或者其他警示信息,那麼就不要選擇向這些公司投資。

融資企業 資質必查

我國對金融機構實行的是准入制,從事金融業務要取得金融許可證,沒有取得金融許可證不能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如果有企業向老年人募集資金,老年人

首先應當在銀監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網上查詢平臺查詢企業是否具備金融許可證,如果經查詢不具備從事金融許可證,就不要參與企業的集資,以免權益受損。

融資項目 更要審核

很多非法集資都是打著生態莊園開發、修建養老公寓、投資機場高速路建設等旗號,公開的向社會募集資金。老年人容易被這些高大上項目所吸引,這些項目是否真實存在不清楚,項目是否真正委託募集資金不清楚,項目經營狀況及前景不清楚,也沒有途徑去審核這些項目。其實好多項目都是騙子虛構的,本身並不存在,只是騙子用來集資的幌子。

合同先審查 簽字要慎重

老人在簽訂合同前,一定先認真的審查合同的內容,包括合同約定的還款期限、違約責任、以及合同約定的利息。老人要切記凡是簽字的都要認真審核,凡是對方的承諾都要落實到文字上。

理財有擔保 防範於未然

老人在投資理財時,為了降低風險,可以要求借款公司提供擔保。對擔保公司,還應當審查其是否具備擔保資質和能力,很多公司用自己投資的子公司或者其他關聯公司為債務作擔保,那麼擔保能力就很弱。如果擔保合同約定承擔連帶保證責任,那麼一旦借款公司違約,老年人就可以要求擔保公司承擔償還責任,可以一定程度上的降低風險。

如若遭受到損失 及時處置不耽擱

老年人投資理財時,如果公司到期未償還借款本金或者利息,要及時向法院提起訴訟。對於發現被騙,集資人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的,老年人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追究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刑事責任,立案後,公安機關會根據案情需要凍結、查封集資人的財產。不要相信騙子拖延的花言巧語。

維權務必理性 尋求專業幫助

非法集資和傳銷活動的受害者大多涉及幾十人或者上百人,而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因非法集資被騙,可能畢生攢下的養老金都被騙光,可能難以接受這樣的現實,情緒往往非常激動。

老人要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依法維權。

「干货」最全保健品反诈骗指南

審核 |李元明

信源 | 人民日報

您可能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