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和漢景帝爲什麼那麼短命?

許都青年


不只是漢文帝漢景帝壽短,歷史上幾乎全部皇帝都是,乾隆算是壽命最長的皇帝,活了89歲,若放今天來看,馬馬虎虎吧,算不得多麼了不起。

所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對比的前提是同等條件。


唐代詩史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中,他感嘆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就當時的條件,活到七十歲的人十分稀少。根據相關統計,唐代平均壽命27歲。

如此,封建社會普遍崇尚“生育”,後來更是宣稱“無後乃最不孝”,元陽至、天葵到時,便可娶妻生子,二十成年,三十成熟。

“早婚早育、多生多育”便是對付壽命短的最佳辦法。造成這樣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醫療條件低。

第二,不斷地戰爭。

第三,災荒。

皇室算是基礎條件最好的家庭,但清康熙三十五個兒子中仍舊有15個夭折。就更別提普通百姓人家。

高的夭折率是平均壽命低的最主要原因,封建社會大背景便是這樣,再來說劉恆和劉啟。


劉恆活了四十五歲,劉啟活了四十七歲,四十多歲駕崩,漢朝人的平均壽命是22歲,比起大多數人來說,算是壽長。

漢代皇帝一共26位,平均壽命28歲,說明低壽命的皇帝佔絕大多數,統計來看,四十五歲以上有8位。二人算是壽長。


但由於高的夭折率拉低平均壽命,所以只能算中等水平。

從數據說來,漢文帝漢景帝算不上短命,屬於中等水準。另外,再從短命定義來看。

少壯而死算夭,也就是未成年的人是為夭折,一般指十八歲及其以下。而短命則是十八歲到三十歲左右,好聽點是英年早逝,不好聽點是短命。

就算短命年齡區間不對,但也不會高到四十歲。

所以,漢文帝漢景帝算不上短命,壽命屬於中等水平,若劉恆身無毒瘡,劉啟不縱慾,我猜想,活到五十五左右,沒問題。


非常茴香豆


西漢文景二帝開創文景之治,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第一個治世。


漢文帝(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享年46歲。漢文帝本身背上就生有大瘡,傷口惡化時,只能趴在床上。由此可見,漢文帝身體本身身體就不太好,漢文帝是一個很摳的皇帝,但是他的男寵鄧通常為他吸吮患處,因此漢文帝也對鄧通極為寵愛,賞給鄧通銅山,並允許他私鑄銅錢。後文帝駕崩,鄧通被漢景帝貶為庶民,餓死街頭。因為鄧通打了漢景帝的臉,漢文帝叫景帝為他吸吮患處,景帝覺得噁心拒絕了,如果景帝同意了,二十四孝可能會變成二十五孝。

漢景帝(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享年48歲,漢景帝也是因病身亡的。史記中沒有記載景帝身患什麼病。

史記:後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貫天廷中。正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太子即位,是為孝武皇帝。

我覺得文景二帝死的並不是很早,古代醫療水平本來就不發達,到了兩漢,仍然存在巫、醫之爭。文景二帝本身就是很有作為的皇帝,政事纏身,身體又不好,所以不長壽也很正常。秦始皇嬴政不也就活了51歲?包括後來開創孝宣中興的漢宣帝劉詢,也就活了42歲。

到了隋唐時期,還流行“年過五十不稱夭”的說法。文景二帝活了四十多,這已經遠遠高於兩漢所有皇帝的平均壽命了。所以文景二帝的壽命雖然不能算高壽,但也算可以了。


rp值有毫低



漢文帝劉恆,生於公元前203年,崩於公元前157年,壽命是46歲。在位24年。

漢景帝劉啟,是文帝嫡長子,生於公元前188年,崩於公元前141年,壽命是47歲,在位16年。

漢文帝、景帝時,放開言論,廢除暴秦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這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文景二帝在位的40年,漢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強大。史稱文景之治。

今天很多人為二人感嘆,文景二帝都是四十多歲就早逝世。這麼短命,太惋惜了!

其實無論其先秦,還是漢代,人的平均壽命只有三十多歲。因為古代醫療條件落後,未成年人的夭折率非常高。如果不計夭折率,平均壽命可到達五十餘歲。

所以,文景二帝與平均壽命相比:若計算夭折率,二人的壽命遠遠高於平均壽命。若不計算夭折率,二人的壽命略低於平均壽命。

今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歲。因為夭折率非常低,與古人不太具備可比性。是否計算夭折率。平均壽命的差距很小。

即使不計算夭折率,文景二帝與平均壽命相差只有五六歲。二人的壽命相當於今天68 歲左右。不算太短命,只是略低與平均壽命。

當然,如果漢武帝能少活24年,文景二帝每人能多活12年。可能中國的歷史會改寫,太子劉據若即位,匈奴很可能被滅。也不會存在漢武帝后期,大漢瀕臨亡國,死掉兩千萬人的浩劫……

儒家大師壽命都非常長。孔子壽命是73歲,孟子壽命是82歲,荀子壽命近百歲,張倉壽命是105歲。漢文帝雖然壽命不長。但卻名垂千古,被儒家譽為漢代堯舜。我們在回顧一下漢文帝死前的遺詔:

朕聞,萬物之萌生,非有不死。死者,萬物之理,物之自然也。豈可哀哉!並叮囑喪事簡辦,不能以死者害生者。


楊朱學派


漢文帝生於公元前203年,死於公元前157年,活了46歲。漢景帝生於公元前188年,死於公元前141年,活了47歲。以今人的眼光看文景二帝可謂是英年早逝,那是因為我們現如今人的平均壽命在70多歲,你知道各個朝代古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麼?

夏、商時期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為35歲。(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

看完是不是大吃一驚,漢代平均壽命只有22歲,以平均壽命來看文景二帝可謂是“高壽”了。

其實古人壽命短也不能怪古人,畢竟那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沒有現如今那麼發達,還有一個錯覺就是富人尤其是帝王之家享受到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應該是最好的,自然壽命相對來說是最長的,可結果偏偏不是如此。

就以目前熱播的《延禧攻略》中乾隆帝的子女來說吧,他一生擁有17個兒子,10個女兒,其中死於10歲之前的兒子有7個,女兒有5個,剩下的子女中壽命大於平均壽命33歲的兒子只有6個,女兒只有2個,由此可見古人壽命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長。至於平常人家的子女夭折的可能更多。

因此對於文景二帝四十六七歲的壽命來說真的不能用短命來形容,稱之為正常亦或是高壽也是可以的。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漢文帝和漢景帝真的是短命嗎?英年早逝嗎?先看看漢文帝和漢景帝活了多久吧。漢文帝劉恆,劉邦的第四子,生於公元前203年,卒於公元前157年,活了46歲,公元前180年到公元前157年在位,一共24年。漢景帝劉啟,劉恆的嫡長子,生於公元前188年,卒於公元前141年,活了47歲,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在位,一共16年。這一段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文景之治,使漢帝國的經濟大力快速的發展,也為漢武帝打匈奴積累下了財富。如果沒有文景之治,漢武帝也是不敢去和匈奴較量的。

按照我們現在人的思想,一看只活到了四十多歲,肯定算是英年早逝了,因為現在我們的平均壽命已經是超過了76歲,但是其實真的不是,在當時的條件來說,他們兩個已經算是高壽了。

先給大家說一個數據,來自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中林萬孝的《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一文。不要覺得不可思議。秦朝時期的人的平均壽命只有20多歲,漢代也只有22歲,唐代只有27歲。宋朝30歲,清代只有33歲,到了民國也只有35歲,到了1957年的時候達到了57歲,到了1981年的時候達到了68歲。

很多人看到這個數據是不是覺得很不可思議,秦漢時期的壽命只有二十多歲。四十歲在當時來說已經是步入老年了。這個其實在戰國時期也是有考證的,秦國的招兵條件就是超過40歲是不要的,因為屬於老年人了。那麼看到這個數據了,還覺得漢文帝和漢景帝是英年早逝嗎?他們兩個在當時來說真的算是高壽。


小伍講歷史


查閱史料,可以發現他們父子倆的壽命都差不多,活了四十七八年,五十歲都沒到。

從今天的角度看,的確是有些短命了,現在的人均壽命都有七十多了。但你要知道他們是西漢初年的皇帝,距離今天已經有2100多年了,當時的食物、醫療、衛生水平非常低,能夠治癒的疾病有限,壽命不高也是正常的。西漢的皇帝中,除了漢武帝劉徹、漢高祖劉邦,就屬文帝、景帝活的最久了。就算是七百多年後的唐朝,上層人士的平均壽命也不過五十多歲,因為有學者對出土的幾千塊唐代墓誌進行了統計。之所以這些墓誌不能代表整個唐朝,是因為貧苦人家是寫不起墓誌的。

再說,漢文帝、漢景帝都是皇帝,而且都是有為之君,平時日理萬機、操勞國事,工作壓力大,對他們的壽命自然也是減分的。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


古代皇帝都短命,主要原因就是太多老婆。

二八佳人體如酥,腰間伏劍斬愚夫,分明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髓骨枯。

孔子七十三,孟子八十四,老子一百多歲。證明古代人和現代人是一樣的。即使醫療條件差一點也不會影響那麼大。


眾妙之門


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繁盛時期,漢景帝延續了漢文帝勸農桑,減賦稅,保邊疆政策,社會生產力逐步提高,人口逐漸增多。這與兩位君主嘔心瀝血處理朝政是分不開的,節儉是兩位皇帝的共同特點,深知江山得來不易,體恤民情,與民生息的道理。可以說兩位皇帝都是累死的。沒有文景之治的基礎,就沒有後來漢武帝的千秋功業。

小海說說


有好事者統計了歷代帝王的壽命,平均是40歲,漢文帝漢景帝壽命還算是正常,當時的醫療條件侷限是主因。西漢的帝王大部分還算是比較正常。不像東漢,前四代皇帝以後大部分都未成年就死了。


戎寅


漢文帝家族壽命基因就那樣了,除了漢武帝68歲,其他皇帝都不是什麼長壽人。

當然2100多年前,人的壽命都不長。

這就是古時候,為什麼男的17歲就當爹,女的14歲就當媽的根本原因。

你結婚一遲,一場小病都可能要你命,種還沒來得及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