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乒聯又整么蛾子?外國人直接打正賽,我們要從資格賽開始

世界冠軍、奧運冠軍長期排名世界前列的女乒隊員參加普通的一站公開賽,卻要從資格賽打起,而很多國外名將可以不打資格賽,直接參加正賽。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國際乒聯去年年底更改了排名積分的規則,通過一套複雜的計算公式來計算積分,簡單的來說,就是和選手的出勤率有關,你一年內參加的比賽越頻繁,原則上能獲得更多積分。積分越多,排名也會越高。

國際乒聯又整么蛾子?外國人直接打正賽,我們要從資格賽開始

​而我們國乒主力每年只參加幾個積分更多的公開賽,因為訓練計劃等安排有很多比賽不會去參加,而排名規則改變後,有很多國乒球員的排名都出現了下滑,比如長期排名第一的馬龍因為參賽頻率下滑到了第九。

最近國際乒聯也臉紅了,難得放下身段自我吐槽了一下。在乒聯官網中,國際乒聯就中國乒乓雙巨星丁寧、劉詩雯在卡塔爾打資格賽之事,專門撰寫了一篇文章進行說明辯解。

國際乒聯又整么蛾子?外國人直接打正賽,我們要從資格賽開始

​文章的標題是《Title favourite, former winner but must qualify》,中文大意是:奪冠熱門,前冠軍,但必須參加資格賽。

文中解釋了丁寧這樣集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冠軍與一身的乒乓大滿貫王者,為什麼不是種子選手,要“屈尊”從資格賽開始進行卡塔爾公開賽。

新排名規則,最主要依據是運動員前12個月中,最佳的八個國際比賽成績。而丁寧去年下半年參加國際比賽不多,今年用新規則計算排序後,排名飛速下降。

2018國際乒聯白金系列卡塔爾公開賽,報名時採用的是2月份的世界排名。丁寧只排在21位,自然失去了種子身份。與丁寧相同的情形,國乒女隊另一位巨星劉詩雯,2月份世界排名第23位,也需從資格賽開始打起。

國際乒聯又整么蛾子?外國人直接打正賽,我們要從資格賽開始

​2018年施行的新世界排名系統,來自於日本乒協的提案與積極推動。國際乒聯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火速通過了,結果現在產生頂尖球員從小組賽開打的尷尬。

尷尬的是,新規則施行2個多月了,勤快還不一定靠譜。參加了團體世界盃的馬龍,獲得冠軍,3月份名次反而掉了兩位成了第九。

波爾更早時參加歐洲16強比賽奪冠,相當於歐洲盃冠軍,按說比世界盃團體冠軍成色差點吧,卻在37歲生日來臨之際,成為年紀最大的世界第一。

也有好消息,丁寧在世界盃奪冠之後,3月份的排名已經是第14。種子名單一般是前16,丁寧下次參賽不用再打資格賽了。

劉詩雯沒那麼幸運,排名只上升了3位,達到第20名。和劉詩雯同小組的運動員倒是很“幸運”,平時經常通過資格賽的她們在第一輪碰到國乒只好自認倒黴了。

我們國乒只要多派人去參加國際比賽刷分,到了下半年,世界乒乓排名榜單前十,國乒還要佔個七八成,那就呵呵了。到那時候,國際乒聯還會不會修改規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