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由於歷史、地理、民族、文化、信仰、經濟等條件的不同,我國釀酒業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酒業產區,其中又以紹興、汾陽、鳳翔、洋河、茅臺等產區最為著名。

1.紹興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浙以產酒甲全國”,其中尤以紹興地區所產最為出名,這是得鑑湖天賦水質的幫助,而又以“青田湖為最優美,故各處釀戶,都來裝運水,用以釀酒”“紹興”後來便成為中國黃酒的代名詞。民國初期,紹興全縣大小酒戶共有1800餘家,年產10800餘缸,價值4 000餘萬,為我國黃酒最為集中之地。紹興產酒地點,可分城區、東浦、阮社、柯橋、錢清、安昌、皋埠、東關八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黃酒的品種更是繁多,主要分為在本地銷售的“本莊”黃酒和銷們外地的“路莊”黃酒兩種類型。在本地銷售的有翠濤、百花酒、梨花春、酒汗、善釀酒、夾酒、三重酒、遠年、陳紹、女兒酒等等;銷售外地的有加大、行使、放樣、京莊等。紹興地區“所產的酒,除一小部分在本地販賣外,大都運銷杭州、上海、寧波等處,轉運於長江、珠江、黃河各流域,東北各地也有輸入,即遠在南洋、新加坡、印度等埠,也銷流不少”可見民國時期紹興酒業繼續興盛。但由於“其製造方法,概為舊制,所用器械,亦全未改良,而“日政府,又在東三省籌設小規模的釀酒廠,以抵制我貨的輸入”故導致紹興黃酒在東北市場逐漸衰退。日本侵華時,紹興黃酒更是深受打擊,無論是產區還是市場,都僅侷限於東南沿海地區。

2.汾陽地區

山西產酒,素負盛名。民國年間山西釀酒廠家以及較大作坊計有474家,資本825 424元,全年酒產量總計975 490餘斤,可見當時汾酒之繁榮景象。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山西酒的種類很多,其中最著名者是汾酒、潞酒。“潞酒產於潞城、長治一帶,以其釀造方法小知改進,近年逐漸衰弱。”但是汾酒依然非常出名。汾酒的名稱,以太原西南汾州府下的汾陽為產地而得名,其中又“以產於汾陽縣杏花村者為最佳”。1936年編寫的《山西造產年鑑》中記載:“汾陽杏花村義泉泳釀酒廠,”“惟此廠之所以能遞傳至今,實因廠中之井水,最宜釀酒故也。追民國元年,經將此廠釀製之酒,陳列美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比賽,獲得一等金質獎章。”“於是汾酒之名,小惟漸被於東西亞歐,並且暨訖於南北美洲矣。”汾酒與南方紹興產的紹興酒並稱,為中國酒界的代表。因此,“汾酒銷路甚廣,除在本省銷售外,遍銷華北各大商埠都會,晚近京哉一帶,汾酒亦佔有相當的地位”。

3、鳳翔地區

陝西省以鳳翔、歧山、寶雞等地區所產的酒最為醇馥,甚至與山西汾酒小相上下。“岐山以酒著名,向有酒坊十四五家”,“鳳翔出產鳳酒,酒坊二十六家”。其中又以鳳翔所產的酒最為出名,《陝西省經濟調查報告》中說:“鳳翔以產酒聞名全國,有較大制酒廠三家。雖然多為較小的釀酒作坊,但是每年的產量依然非常巨大,能達到數百萬斤。鳳翔酒的銷售市場也非常廣闊。據《支那省別全志·陝西》記載,自古以來,鳳翔縣產燒酒特別著名,到處都有販賣所謂西鳳酒者,即便是在上海也可以看得到西鳳酒。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販賣的區域,東到岐山、扶風、武功等地,經過三原、西安等,大量的輸出;北方到甘肅等地,南到漢中、四川,沿江販賣全中國。

4.茅臺地區

“在黔省最著名者為仁懷縣之茅臺酒,此酒產於仁懷縣屬茅臺村,故名,為全省酒類之冠。此酒釀小用藥,香氣馥郁。”茅臺酒是滿清咸豐以前一位山西鹽商初創,經陝西鹽商宋某、毛某改良釀造而成。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四年世界物品展覽會,榮和燒房送酒展覽,得有二等獎狀獎章;民國二十四年西南各省物品展覽會,成義酒房又得特等獎狀獎章。自是茅臺之酒,馳名中外,銷路大有與年俱增之勢。於是垂涎此種厚利,羨慕此項美名,繼而倡導,設廠仿造者大有人在,所謂遵義集義茅酒、川南古藺縣屬之二郎灘茅酒、貴陽泰和莊、榮昌等酒,均系仿茅臺酒之製法,亦稱口茅臺酒。”該酒的銷售路線大概有四條:一條是運到貴陽、遵義兩地銷售;第二條是通過貴州運到兩廣地區銷售;第三條是通過遵義轉運到四川地區;第四條是由赤水河自接銷售到四川或者重慶以及其他長江流域地區。

5、瀘州與綿竹地區

民國時期四川地區酒業發達的地區是瀘州和綿州地區。瀘州是四川省主要的產酒地,據《支那省別全志》中介紹,當時最出名的溫永盛酒廠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了,此外百年以上的老店還有天成生、協泰祥等十餘家,其他酒家百餘家。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瀘州生產的酒以大麴酒最為出名,這種大麴酒是山小麥、高粱、玉蜀黍等雜糧,在特別的“穴藏” (即泥窖)中釀造而成的。酒味的優劣主要靠“穴藏”的年代,年代越古老的“穴藏”釀出的酒越醇厚,新的“穴藏”釀出的酒則無味。綿竹也是當時四川地區著名的酒產地,最有名的是大麴酒、雙料酒以及地窖醒色。該酒主要有兩條銷路,一條是運送到成都以及周邊地區銷售;另外一條是運送到川北地區經行銷售。

6.洋河地區

民國時期,江蘇釀酒業非常發達,其中江北多為大麴所釀造的大麴酒,以洋河鎮最為出名。《中國實業志·江蘇》中記載:“洋河大麴行銷於大江南北者,已垂二百餘年。厥後漸次推展,凡在泗陽城內所產之自酒,亦以洋河大麴名之。今則‘洋河’二字,已成自酒之代名詞,亦猶黃酒之稱‘紹興’。” 1929年出版的《菸酒稅史》雲:蘇北燒酒“沿內河抵浙皖,或沿江至皖贛鄂等省銷售者巨,統名蘇燒。” 1935年出版的《高粱酒》中亦云:“江北之徐沛洋河,出售外省者尤巨。”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此外,牛莊地區、天津地區、山東地區的高粱酒也“久已著問於世,惜其製法,率多代相傳受,秘不告人;千餘年來,漫無改革。各國釀造品,乘機輸入,年達千萬。北方之高粱酒,因日本滿鐵中央試驗所,採用新法,設廠製造,售價甚低,不能與其競爭,各糟坊相率倒閉”可見在民國時期,我國東部地區的傳統酒業遭到了激烈的衝擊,而西部地區的傳統酒業因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一時未能達到,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民國時期我國名酒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