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AUTUMN

霜降为九月中,气肃而凝,阴冷凝露为霜。自此,白昼秋云散漫远,霜月萧萧霜飞寒,冬天已经在急迫地叩门了。

霜降后之残秋,玛瑙霜天净,芳条结寒翠,圆实变丹珠,烘林败叶红相映,美秋亦是冷酷时节。古人所谓霜,丧也,万物皆因肃寒覆霜皆丧,霜降是一季之结束,在冬藏中,新一季又将萌生。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柿红

霜重柿红季节,柿树叶落光后,柿实累累,悬霜照采,如灯笼满枝,是为展示,显摆。柿子被简文帝称为"甘清玉露,味重金液",但它需被其他果实熏染,才能解涩,相染过程是交易,易为变化,更重要。汉代金币与柿饼形状一致,此种金就称"柿子金",是交易工具。柿之于市的关系,大致如此。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红颗秋

柿红季节,特别喜欢苏东坡“柿叶满庭红颗秋”句,在他之前,白居易有“桑条初绿即为别,柿叶半红犹未归”,张籍有“园红柿叶稀”,郑谷有“柿繁和叶红”。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 打霜降 —

《周礼》中记载,大司马但凡出师,都要对旗纛进行祭祀,称之为军牙六纛之神。自唐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旗纛之祭。

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

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们便会集庙中,向旗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谓之“打霜降”,又称“祭旗纛”,百姓观者如潮。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 习战射 —

《春秋感精符》有记:“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

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将其列为农家九月中的事宜——“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 吃柿子 —

俗语有云:“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涕。

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福建闽南地区,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柿子营养丰富,在霜降时节食用极是进补。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 送芋鬼 —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非常重视,各地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

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

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霜降|芳条结寒翠,请君添暖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