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趙薇跑了,是什麼意思

別讓趙薇跑了,是什麼意思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深諳傳統宮心計的小燕子,這次可能真的要飛了!

剛剛,有媒體發現: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即龍薇傳媒)已於7月30日發生了法定代表人和高管的變更。

其中,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趙薇變更為彭勝凱,經理、執行董事一職亦由趙薇變更為彭勝凱。

由此,趙薇完全退出龍薇傳媒經營層面,但目前,其仍持有公司95%股份。

別讓趙薇跑了,是什麼意思

消息一出,網友炸了!上演這一出狸貓換太子的大戲,趙薇意欲何為?敢情是“女版巴菲特”想要金蟬脫殼?

更有受損投資者憤怒地表示:“別讓趙薇跑了!”

趙薇夫婦“空手套白狼” ,投資者損失慘重

投資者的“憤怒”不是沒有原因。

2016年底趙薇通過龍薇傳媒擬30.6億收購萬家文化約30%股份,但是隻準備自掏6000萬元融資30億元,槓桿高達51倍。後來30億融資方案被金融機構否決,收購大縮水,總價調整為5.29億,最後更是在證監會發出調查通知的情況下,索性放棄收購。

不可思議的是,雖然交易失敗,但趙薇近乎全身而退,萬家集團放棄向龍薇傳媒討要1.5億元違約金,並主動退還其前期支付的2.5億元股權轉讓款。

與趙薇相比,不少因這場收購大戲介入萬家文化的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截至今年7月21日,萬家文化收盤價為9.03元,較今年1月17日股價最高點25元下跌63.88%,較首次停牌前下跌45.20%。

別讓趙薇跑了,是什麼意思

▲萬家文化股價走勢,圖中最高點為1月17日股價

證監會表示,龍薇傳媒的行為嚴重誤導市場及投資者,引發市場和媒體的高度關注,致使萬家文化股價大幅波動,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記者注意到,在告知書中,證監會六次提到,龍薇傳媒的信披當中存在虛假記載,還指出信披存在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但輿論對於罰款60萬的普遍看法是認為太低,違法成本和可能獲得的收益不成比例。證監會的處罰結果已發佈多日,目前趙薇的微博已限制用戶評論,但在其相關新聞的評論中仍有不少網友表達不滿的情緒。

別讓趙薇跑了,是什麼意思

於是集體訴訟成為了不少投資者的選擇。

冤有頭,債有主,哪家的錢都不是大水衝來的。趙薇搞了這麼一出後,很多被 “坑慘”的股民,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眾多證券維權律師也對趙薇窮追猛打。

現在,已經有兩三百名投資者向法院遞交了訴訟材料,而且該案件事實清楚,勝訴概率大。據媒體粗略統計,目前股民的索賠金額合計已經超過5000萬元。可是萬萬沒想到,在這個巧妙的時間點上,趙薇這邊卻搶先有了新動作:搶先一步退出龍微傳媒管理層。據中新經緯的報道,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範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代表的責任。但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簡單的說,龍薇傳媒雖脫不了身,但股民想直接告趙薇,的確是更難了。

眼看著“霸道女總裁”做不下去了,趙薇就想風緊扯呼,兩腳抹油溜之大吉?這一手狸貓換太子玩的夠溜啊,實在是高!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害了卿卿性命,這真是何苦來哉?!

資本市場長期看,是最公正的。資本市場需要的是耐心、理性和獨立思考,需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

趙薇可以影視裡扮演一個任性囂張的小姑娘,但在資本市場和法律面前,卻絕不能肆意妄為!這一點,以前的歷史已經證明,今後的歷史,仍將一如既往地證明。

要知道,在當今社會,什麼最重要?信用啊!商譽啊!品牌啊!

你看,融創的孫宏斌,每次在懸崖邊緣行走危而不險,靠的就是企業輸了但自己信用還是槓槓的,資本仍舊願意施以援手。而“下週回國”的賈躍亭卻為啥牆倒眾人推?信用不彰啊!你趙薇想逃脫法庭的審判,想規避股民們的質疑,但你逃得脫輿論的審判,逃得脫人心的審判嗎嗎?

“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