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Club 8:我們的歌唱都源自個人生活

點擊上方“蓑翁論書

”藍字,即可關注本公號。

访谈|Club 8:我们的歌唱都源自个人生活

喜歡獨立流行音樂的朋友,相信對於瑞典樂隊Club 8都不會陌生。這支成立於1995年的樂隊,至今已經發行了十張錄音室專輯以及多張EP/單曲,在全世界各地都擁有眾多忠實樂迷。

Club 8成隊二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女主唱 Karolina Komstedt和詞曲創作者Johan Angergard的雙人穩定配置。Karolina歌聲溫潤而感性,Johan則擅長各種樂器以及詞曲編排,偶爾也會在曲目中獻聲。根據Johan自己的形容,Club 8是“優美旋律與哀愁、感性、放鬆的結合”。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樂隊從來不將自己侷限和固定在某種風格之中,而是在不斷嘗試新曲風與新探索。其出品的十張錄音室專輯風格差異之大,確實讓人驚奇。

1995年,Club 8在西班牙獨立廠牌Siesta旗下發表了單曲《Me Too》和專輯《Nouvelle》。首張作品展現了這支萌芽初期的Club 8天真、純淨的一面。之後他們脫離Siesta開始自主發行唱片,第二張專輯《The Friend I Once Had》憑藉閃亮的吉他音,明媚的流行曲調和簡潔歡快的巴薩諾瓦舞曲,而大獲成功。緊隨其後的單曲《Missing You》更是獲得熱烈追捧,在歐美迅速成為風靡校園、酒吧和電臺的金曲,將Club 8的音樂生涯更推進一步。

為了不斷變化和改進,Club 8在2001年發表第三張同名專輯《Club 8》.這張專輯脫離了巴薩瓦諾的影響,而是走向更舒緩,更沉暗的氛圍境地。專輯一經發行頓時風靡全歐洲。其中《Love In December》更成為傳唱不息的經典曲目,包括中國樂迷在內的眾多樂迷,對這首歌都有著特殊的感情和記憶。

访谈|Club 8:我们的歌唱都源自个人生活

之後,Club 8自己創立了錄音室,並且創建了瑞典獨立流行大廠牌Labrador,持續保持著創造力和影響力。2018年,Club 8先後推出了全新專輯《Golden Island》與單曲《Give Me Love》。世界音樂的主題與精心的器樂編排,讓這張專輯成為又一張樂隊的風格轉型之作。無論是Johan在曲中融入恰到好處的電子元素,還是Karolina那溫潤脆弱的聲音幻象,都十分自然而契合。這也是Club 8更具自我意識,更注重與靈魂對話的一張專輯。

Club 8的創作靈感來源是豐富而多元的。無論是喧囂的城市,還是曠達的巴西,無論是愛與憂愁,還是自然與動物,都可能被他們拿來創作歌曲。最新專輯《Golden Island》裡的表達,延續著他們追求獨特性的嘗試。

在即將到來的10月,Club 8將再次來到中國開啟南京、杭州、上海、北京、成都五城巡演.巡演開始前夕,筆者對樂隊成員Johan和Karolina進行了郵件訪談。

許金晶:最近十年裡,你們曾經多次來中國巡演。對於中國,你們有著怎樣的印象?在之前的中國巡演歷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JOHAN:我們喜歡到中國巡演。在中國我們總會感到很受歡迎,一切都組織得有條不紊。觀眾們非常可愛,食物也非常美味!我們團隊中多數是素食者,雖然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有著太多素食者的國家,但是我們在中國發現了很多佳餚。

访谈|Club 8:我们的歌唱都源自个人生活

KAROLINA:是的,在中國演出一直很棒。照顧我們的工作人員非常專業,把一切都組織得井然有序,所以我們才能這麼放鬆。觀眾們都很友好、很禮貌,我們會在演唱會結束後進行互動。Johan說得對,中國的食物很贊。

2004年,我們第一次在中國演出。這些年來中國發生了很大變化,能夠見證日新月異的變化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說到在食物方面的變化的話,我們注意到,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西方品牌逐漸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了。世界各地都是如此,瑞典也是這樣。我們在中國的時候,從不去西式餐廳,而總是去傳統中式餐廳。

我希望能在中國待更久,之前我們總是在城市裡待著,如果有機會我想有時間能去鄉村看一看。

許金晶:這一次來中國巡演的由頭和契機是什麼?

JOHAN:我們已經3年沒有在中國演出了,所以我想現在是時候再來中國了。今年早些時候我們也剛剛發行了新的專輯《金色島嶼》,能在中國觀眾面前演出其中的曲目會非常有意思。

許金晶:說起你們在中國傳唱最廣的歌曲,莫過於《Love in December》,在中國的網絡媒體上,總能搜到很多篇關於這首歌的情感故事。能否介紹一下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如何看待這首歌在中國的流行?

JOHAN:創作這首歌時,我住在斯德哥爾摩外的鄉村小屋裡。那是12月,非常陰鬱的時節,這在歌中也有所體現。當時前女友的狀態不太好,我想這對歌詞有所影響。她當時有點精神崩潰,我們分手後的關係有點奇怪。

KAROLINA: Johan創作了這首歌的歌詞,我從來不知道他創作的時候在想著什麼。我們選擇了避之不談,我也從來沒有問過他。除此之外,我對歌詞有自己的理解,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賦予了自己的想法。歌詞基本上符合我的情緒和我的經歷。對於我而言,《Love in December》是首有關冬季抑鬱的歌,在一年中黑暗的月份裡你只想躲起來,出於這種狀態,你很難與人接觸。我唱這首歌時就好像在為自己歌唱,以這首歌來安撫自己。

访谈|Club 8:我们的歌唱都源自个人生活

許金晶:相比於很多樂隊的分分合合,你們樂隊成隊20多年來,一直保持著不變的二人組合。長久維繫穩定樂隊組合的秘訣有哪些?在樂隊當中,你們二人的分工如何?如何看待二人之間的合作關係?

JOHAN:我想是因為我們互相喜歡吧(笑臉)。我們也對許多事情都有相似的觀點,很容易開誠佈公地交流。

KAROLINA: Johan是我認識最久的朋友,我們從青少年時期就認識了,那時我們在瑞典南部的小鎮奧胡斯(Åhus)。和Johan一起聊天玩耍很舒服。我喜歡他的黑色幽默感,他總是很獨立,一直在進步,對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心。我們在樂隊中分工不同:他負責創作歌曲,我負責唱,就這麼簡單。我想毋庸置疑這是我們樂隊保持穩定的理由之一。按照中國的十二生肖,Johan屬虎,我屬龍,據說這兩個屬相合作非常融洽(笑臉)。

許金晶:伴隨著樂隊的20多年發展,你們二人也已經從少年步入中年,對音樂、對生活的態度,有沒有發生一些轉變?這些轉變如何體現到自己的音樂創作之中?

JOHAN:我最初的想法是“步入中年意味著我們的歌曲節奏一年比一年慢了”,但是我忽然想到並不完全這樣。我們從來不完全是一個派對類型的樂隊。我們主要創作的都是慵懶、憂鬱的音樂。

我不知道和年齡增長有沒有關係,能創作真正獨特的音樂對我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我不希望人們說我們的音樂聽起來像這個或是像那個樂隊,我希望可以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嶄新的音樂。

访谈|Club 8:我们的歌唱都源自个人生活

許金晶:對於你們音樂創作,影響比較大的音樂人、作家和藝術家有哪些?能否談談他們的具體影響?

JOHAN:眾多非西方國家的藝術家有許多不同於西方音樂的音樂風格,特別是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藝術家們,他們對我有很大的影響。雖然我們的音樂風格和他們的作品並不像,但是他們完全打開了我創作音樂和製作音樂的新世界。

許金晶:從跟西班牙的廠牌簽約,到自行製作發行唱片,再到創辦自己的音樂廠牌,如何看待樂隊這麼多年走過的發展之路?對你們來說,獨立音樂中的“獨立”二字,有著怎樣的意義指向?

KAROLINA: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在音樂方面要怎麼做。如果有人這麼做,我們也不會聽的。這一點對我們而言很重要。但是我們對音樂一直有個非常清晰的方向。音樂是,或者至少應該是用藝術性和個人的方式來表達自我的途徑。為了做到這一點,我認為需要獨立。不是說你一定要籤獨立廠牌,但是你需要有順心而為的自由。

JOHAN:有了自己的錄音棚後我們獲得了很大的自由,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嘗試更多的音樂風格,尋找自己的音樂表達方式。如果沒有多少在錄音棚摸索的時間,而且還要依賴於他人而不僅僅是靠自己,那這種自由就很難實現了。

許金晶:你們的音樂歌唱愛、自然與生活,歌唱一切美好的事物,這些作品的創作源泉來自何方?如何看待音樂創作與個人生活之間的關係?

JOHAN: 某種程度上而言,這些作品都是源於我們的個人生活。不是說每首歌的歌詞都完全反映了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是都反映了我們腦中所想。

許金晶:不同於早期音樂的清新、流行曲風,你們的最近幾張專輯裡,曲風的電子化越發濃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如何看待很多歌迷還是更偏愛你們的早期作品?

访谈|Club 8:我们的歌唱都源自个人生活

JOHAN:要是我們寫歌只是為了取悅歌迷,那我們的靈感在20年前就已經乾涸了(笑臉)。我們需要不斷進步,保持好奇心,展現當下,這樣才能讓創作音樂一直充滿樂趣。我現在比20年前靈感更多,這是因為我們在不斷改變。Club 8就像個鯊魚,要是一直原地不動,我們就會死去。

許金晶:對此次中國巡演,你們有著怎樣的期待?想對中國歌迷提前說些什麼?

KAROLINA:我們期待這次的巡演可以和以往一樣棒,也非常期待與歌迷們相見。這次巡演距離上次到中國演出已經很久了,所以整個團隊都非常激動,非常期待。我們比以往都更加期待這次的巡演。

(本訪談由蓑翁和朱鴿共同完成,具體分工是朱鴿負責訪談提綱和回覆的中英文翻譯,蓑翁負責訪談提綱的撰寫和訪談報道的撰寫定稿,2018年9月22日在澎湃新聞的文藝範欄目首發,刊發時略有刪改,此為原文,配圖來源於Club 8樂隊官網,供大家參考。)

如果對本文感興趣,歡迎朋友圈,謝謝!

這裡是:蓑翁論書,微信號:wengonbooks

@江海一蓑翁 的個人原創作品發佈平臺,從書出發,暢談一切優秀的思想、文化與藝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轉載、合作或其他事宜可郵件[email protected]或者加我私人微信號:batongyang(註明“蓑翁論書”粉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