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劉先生:泰然金融,正是我需要的平台

一個“油膩”將中年人徹徹底底的黑了一把,而在“油膩”一詞大熱背後,正是中年人所面臨的恐慌,尤其是財富增長的焦慮。

確實是這樣,人到中年有些匆忙,有些慌張,孩子的補習費,父母的看病錢……家庭中的每一樣支出都需要錢,這些都是壓在中年人身上的擔子。

同為中年人的劉先生,找到了緩解焦慮的辦法:在升職加薪的同時,進行資產配置,實現財富的不斷增長。“成為泰友3年多,實現了家庭資產的穩健增長,經濟得到保障,生活才不會焦慮。”

投資多年後,選擇泰然金融

說起自己的金錢觀念,劉先生說,這跟他從小的家庭環境有關。“剛出生時很拮据,從小經濟條件也不好,那時候繳學費都是東拼西湊借了好幾家才湊夠的。”劉先生說,“那時候就對錢非常精打細算,也暗暗發誓不要再過這樣的生活。”

和很多人一樣,劉先生的投資也是從銀行理財開始。工作幾年後,劉先生存下一部分錢,開始接觸理財。看中穩定性,劉先生把大部分自己都存在了銀行。

隨著收入增加,劉先生他和幾個朋友投資了一臺工程器械。“當時躊躇滿志,想著好好經營,生意一定能慢慢做好,結果就是十年了還沒回本,當時還是太年輕。”

多年的經歷,讓劉先生開始反思自己的投資方式:要麼過於保守,要麼太過投機。“我想找一種風險較低,收益又能比銀行高的方式。”劉先生說。

在朋友介紹下,劉先生接觸了泰然金融。當時網貸行業剛剛興起,基於對朋友的信任,以及考慮到平臺與自己需求的契合,劉先生成了較早吃螃蟹的那批人。“但一開始也不敢多投資,就把一半資產放在泰然金融,一半放在銀行。投資了兩年,每期都按時收到了回款。我就放下心來,漸漸地把銀行的資產也轉移到泰然金融,現在80%的錢都在泰然金融,最近一年的收益接近5萬元。”

“對泰然有信心,希望自己的小孩也成為泰友”

吸引劉先生成為忠實泰友的不僅是平臺一直以來的穩健運營,還有平臺不斷創新的玩法。比如每日簽到的時候翻牌能得到不同的禮物,通過T幣、返現券等回饋用戶。“現在我都不用自己簽到了,我家小朋友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那我的手機簽到,他覺得聽到金幣的聲音很開心,看來是個小財迷了。”

劉先生還對小泰微課非常感興趣。“有時候我家小朋友也會湊過來看,看他對理財感興趣我也挺開心的,越早接受理財教育,受益越早。”劉先生說。

經濟上的保障,給了劉先生很大的安全感。“在泰然投資的這幾年,收益也有十來萬了。即使人到中年,我一點也不焦慮。泰然就像一棵大樹,為我的家庭收益提供支撐。”

自從6月以來,各地網貸平臺接連暴雷,讓不少用戶感到恐慌。“連我不懂金融的父母都來問我要不要把錢拿出來。”劉先生說,“說一點都不擔心是假的,畢竟我的大部分積蓄都投在泰然金融了。但在前幾天,我看到了泰然金融與律師事務所和審計機構簽約、開始準備在美國上市的消息,我逐漸放下心來。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泰然金融開啟上市,那必定是有底氣的。”

劉先生表示,他對泰然金融有著堅定的信心,希望泰然金融能一直堅守初心,也希望多年後,他家的小朋友也能和大家分享泰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