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在超市糧食櫃組,有一老人在詢問綠豆的價格,櫥櫃裡存放著兩種綠豆,價格差異很大。

老人問了幾句後,又看起別的糧食,不一會兒又折回到綠豆櫃前,問著同樣的問題。

老人好像有些耳聾,眼睛也不太好,但售貨員有點不耐煩,提高嗓門喊著,你怎麼這麼囉嗦,剛才不是告訴你價格了嗎?

老人上前解釋,姑娘,不好意思了,你是告訴我價格了,這不年齡大了很容易忘事。

年輕的售貨員依然一臉不屑地說,虧你還知道自己年齡大了,不在家好好待著,出來搗什麼亂,煩人!

老人抬起頭看著售貨員說,姑娘,不要這樣,我是給您添麻煩了,但是我也年輕過,你老過嗎?

說完老人拿著稱好的綠豆,朝收款處走去……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看著老人漸漸遠去的背影,我深深地為售貨員的出口不遜,而感覺蒙羞。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老人富有哲理性的回答,一直在我腦海中縈繞著。

人吶!一定要學會尊重人,才顯得優秀,懂得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用了十四個字詮釋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否和諧,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尊重與被尊重的基礎上。

公正的裁決

前些日子,我到市建委領取一份資料,在公交車上目睹了一場口角的全過程。

一上車,我隨便找了一個空位坐下了,在我右側的雙排座位上坐著一對花甲老人,兩位老人半閉著雙眼,相互之間沒有交流。

當車行駛到一個站點停靠時,上來了一對穿戴入時、抱著孩子的小夫妻,他們順勢坐在了老年夫婦的後一排位置上。

也許正值客流高峰,加上季節更替,老人可能衣服穿多了,感覺車廂裡悶熱,想換換空氣,於是順手將車窗拉開了。

這時坐在後排的小夫妻很不高興,也不知嘴裡嘟囔著什麼,抱孩子的小夥子二話沒說接著就將車窗關上了。

公交車行駛了一會兒,老人家又將車窗拉開,根本沒在意後座上的三口之家。

這一次可激怒了兩個年輕人,抱孩子的小夥子再一次將車窗狠狠地關上了,這動靜令半個車廂的乘客都為之震驚。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但是兩個老人仍然靜靜地坐在座位上,沒有一丁點反應。

此時年輕的母親發瘋似地破口大罵,沒素質,白活了這麼大年紀了。

老人家可能是耳朵不太好使,還是沒做出任何回應。

吵鬧聲致使司機停下了車,經大夥一解釋,兩位老人才弄明白了,此事的緣故是由他們引起的。

老大爺很紳士地站起來向滿車乘客招招手,明顯地感覺老人家在用肢體語言表示歉意。

他又非常友好地看著兩個年輕人,不停地用手打著把式。

老太太笑著解釋說,對不起,我們老兩口耳朵都不好使,凍著你家小寶貝了吧?我家老頭在一次手術中失去了語言功能,他不會說話,我代他給你們道歉了。

兩個年輕人仍然怒氣未消,不依不饒地數落著兩位老人,你們都這麼大年紀了,不知道小孩睡覺怕冷嗎?你們聽不見還看不見嗎?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吵鬧聲將一個孩子喚醒,這是一個小男孩,看上去大約兩歲半左右,虎頭虎腦很可愛,長著一雙漂亮的大眼睛。

他機靈地看看兩位老人,又看看自己的爸媽,歪著小腦袋思量了一番,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麼,他扯著稚嫩的嗓子嚷著:

“吵什麼!爺爺不是故意的,奶奶說爺爺耳朵聾,聽不見!”

車廂裡頓時鴉雀無聲,無忌的童言作出了公正的裁決。

關愛需要理解

某日,正值上班高峰,公交車上比較擁擠,車到站臺停穩後上來了一個孕婦。

這時靠門邊坐著的一位年輕母親示意懷裡的女兒站起來,給懷孕的阿姨讓座,孩子很懂禮貌,趕緊起身讓座。

孕婦起初執意不坐,相互之間再三推讓,最終還是孕婦坐下了,過了一會這對母子就到站下車了。

不巧,一位看上去大約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攙著一位古稀老人晃晃悠悠地上了車。

我趕緊挪動著身子往車廂裡擠了擠,想給老人家騰個地方。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老人上車後雙手抓住了孕婦的座椅後背,正好站在了孕婦的身邊,年輕的準媽媽趕緊站起來把座位讓給了老人。

老人欣然接受毫不客氣,中年人也沒表達半句謝意,連三歲孩子都會說的“謝謝”兩個字都沒有。

此刻的中年人將兩隻胳膊撐在後座背上,為老人撐起了一個保護圈,使的原本擁擠的車廂空間更加狹窄,孕婦只好被擠在了人群中。

過了幾站,老人前排有位小夥子要下車,提前起來往車門走。

這時老人的兒子像發現了新大陸,側著膀子使勁往前擠,擠到前排一屁股就坐了下來。

當時我還以為中年人會把搶到的座位讓給孕婦,沒想到他坐下後,拿出手機不停地打電話。


我年輕過,你老過嗎?


直到那個孕婦下車,他還是心安理得地坐著,連句人話都沒有。

讓座,在生活中司空見慣,是一件極為普通的小事,公交車上天天都在發生。

給年長的、抱小孩的、孕婦、行動不方便的那些人讓座,從大處講,體現了社會文明,從小處講,是做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愛需要理解的呵護,否則,開放的文明之花將面臨凋零的噩運。

-END-


——關注原創頭條號“說來話不長”,您可以看到更多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