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誰也沒法否認,奧運會是一個重資本項目,而且還是必定虧損的那種——建設新場館和配套設施,以及翻修改造舊體育場館的錢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大的支出則是城市公共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更令人頭疼的是,等到奧運會辦完了,相當多的場館都會被閒置。遠的不說,就今年剛剛結束的平昌冬奧會,拆了一部分的臨時場館,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場館需要長期投入資金進行維護。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僅江陵速滑體育館,每年的維護費用就超過2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80萬元);另外,江陵冰球中心和奧林匹克滑行中心也需要每年約3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50萬元)的維護費用;而旌善高山滑雪中心的復原費用則高達1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8億元)。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然而尷尬的是,江陵當地民眾總共只有不到22萬。雖然作為韓國五大熱門旅遊地點之一,但韓國的旅遊業更依賴國外遊客,佔大頭的中國遊客更喜歡逛首爾、仁川、釜山、濟州島,主要的消費是買買買。滑雪?去日本不好嗎?日本人都在擔心,北海道的中國人要比原住民更多了。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同樣的問題也是四年後的北京冬奧會需要面對的,就在不久之前,作為IOC(國際奧委會)和COC(中國奧委會)前官員,深度參與北京兩次申奧,並在2008北京奧運會擔任奧運村部副部長兼奧運村辦公室副主任的中國乒乓球傳奇運動員鄧亞萍,在接受北京奧運10週年系列採訪中,大談奧運經濟。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鄧亞萍認為,有過一屆成功的夏季奧運會打底,中國的企業應當更深入地參與到整個奧運會的經濟生態之中。然而截至目前,中國大部分企業對奧運經濟的理解仍然侷限在廣告宣傳領域。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而普通人關心的奧運經濟則更簡單一些:有錢拿,最好一直有錢拿。解讀一下,那就是拆遷,最好再送工作。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北京延慶區西北部的小海坨山屬於軍都山系,距離延慶縣城18公里左右,被國家代理雜誌評選為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具有改造為優質滑雪場的潛力。在北京冬奧會上,小海坨山將作為高山滑雪、雪橇、學車三個項目的比賽地點。毗鄰小海坨山的張山營鎮因此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機遇——抓住冬奧會的機遇,張山營鎮將從一個葡萄蘋果等水果生產基地的農業鎮,變為奧運小鎮。

拆遷送工作 山村小鎮喜迎北京冬奧 這就是鄧亞萍說的奧運經濟?

藉助冬奧會的機遇,張山營鎮下轄的一些村莊,不僅獲得了拆遷的機會;當地的居民更是靠山吃山,靠奧運吃奧運,一舉獲得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不僅於此,如果北京冬奧會後,小海坨山奧運小鎮、冰雪旅遊項目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開發,那麼,當地居民的錢包,將進一步豐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