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設計需了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模具設計工程師不能只在模具結構上下功夫,還需要對模具的注塑工藝有相當的瞭解,因為有很多產品問題並非是結構本身造成的,而工藝條件的不恰當造成的,我們的修模應在最佳的成型條件下。

1、注塑的工藝週期。

模具設計需瞭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模具設計需瞭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2、需要了解的工藝參數。

模具設計需瞭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1)塑化階段

定義:塑料在料筒內經加熱達到流動狀態,並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過程

時間:上一次注塑週期保壓完成後,螺桿後退期間進行

目的:1)兩次注塑間隔內,提供足夠的熔融塑料

2)塑料溫度均勻一致,等於所要求的成形溫度

3)塑料在此過程中不發生或少發生降解

熱源:1)料筒外部的加熱器

2)螺桿旋轉產生的摩擦剪切熱

模具設計需瞭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2)充模階段

定義:在螺桿的擠壓作用下,將已塑化均勻的熔體經噴嘴、流道及澆口注入閉合型腔中的過程

1)引料入模階段:此階段熔體經噴嘴、主流道、分流道到達澆口,而尚未進入型腔。需克服噴嘴、流道內壁的摩擦阻力,熔體壓力有所降低,熔體熱量也會有損失

2)流動充模階段:從熔體由澆口進入模腔開始,至整個模腔被充滿為止的全過程。該階段內熔體流動形式、流速、溫度及壓力變化將直接關係到塑件質量

模具設計需瞭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3)冷卻階段

定義:從模腔完全充滿開始到脫模取出產品前這一階段,按照模腔壓力的變化特點,可分為保壓、倒流和澆口凍結後的冷卻三個階段

1)保壓:模腔完全充滿後,螺桿並不後退,使模腔壓力仍在較高水平,目的有三:(1)防止倒流;(2)壓實模腔內物料,降低收縮率;(3)補料!

2)倒流:此時螺桿後退,模腔壓力會大於流道內壓力,模腔內熔體將會流向流道,即倒流,除非澆口已凍結或噴嘴上裝有止逆閥。這種現象是否發生和保壓時間有直接關係

3)澆口凍結後的冷卻:一般從澆口凍結後到製件脫模,塑料仍需在模腔中冷卻一段時間,以保證製件脫模時有足夠的剛度而不致變形

模具設計需瞭解的注塑工藝參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