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來了 看看透露了哪些信號?

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來了 看看透露了哪些信號?

創意配圖:GDP

今日 ,三季度的各項宏觀經濟數據浮出水面。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7%。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5%。基本符合此前國內外機構的預期。

前三季度GDP6.7% 全年6.5%以上無懸念

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6508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2173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262953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345773億元,增長7.7%。

此前,各大研究機構紛紛發佈預測認為,今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比較穩定,全年增速也將保持好的速度。

其中中國銀行國際所、中國社科院財經院、中國社科院數量所、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均認為,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6.6%左右,而四季度增長則有望在6.5%-6.7%,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為6.7%。2018年全年經濟增速在6.6%-6.7%左右,完成全年6.5%以上的目標沒有懸念。

此次公佈的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用事實證明了國內外機構的信心並非“空穴來風”。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今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今年我國經濟運行穩的格局更加鞏固,新的動能更加有力,好的態勢更加明顯,經濟發展的包容性和獲得感明顯增強,為全年完成目標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消費市場保持升級態勢 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

9月份,消費品市場在保持單月3萬億元市場規模的同時,同比名義增長9.2%,增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3%,增速與1-8月份持平。總體來看,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高級統計師盧山分析,消費市場保持轉型升級態勢,服務類消費快速增長。從商品零售看,前三季度,與消費升級相關的限額以上單位石油及製品類、通訊器材類同比分別增長14.4%和10.7%,比上年同期分別加快5.4和1.4個百分點。

從服務類消費看,餐飲市場方面,1-9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8%,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飲收入同比增速超過40%,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接受採訪時表示,三季度經濟增長平穩,這一方面歸功於消費依然發揮著著經濟增長穩定器的作用,消費結構中服務性消費支出明顯上升;另一方面是出口大體平穩,反映了中國出口結構升級以及目的地多元化之後抗風險能力明顯提升。

消費提質升級重磅文件出臺也於日前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於9月20日公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表示,完善消費體制機制改革是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從當前來看,中美貿易爭端使出口的增長前景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擴大內需成為穩增長的重要選項。”

作為經濟先行指標,9月PMI的表現已有預示。從非製造業PMI細分數據來看,9月份,服務業増勢穩定,尤其是金融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明顯回升,零售、餐飲、郵政等行業PMI均位於55%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

“生活性服務業保持活躍趨勢,隨著節日消費的升溫,有利於經濟保持平穩增長。”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接受採訪時預計,四季度,穩投資、促消費和減稅降費相關政策仍將繼續助力經濟發展,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具備基礎。

金融數據透露投資前景可期 經濟增長內在動力積聚

央行最新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表示,下半年以來企業貸款增長逐步加快。9月末,企業及其他單位人民幣貸款餘額85.64萬億元,同比增長10.4%,比二季末和上年末分別高0.7和1.1個百分點。

從中長期貸款投向看,9月末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7%。按具體投向來看,包括服務業中長期貸款繼續平穩較快增長,工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有所加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加快,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保持快速增長,這四類中長期貸款餘額的同比增速分別是14.2%、6.4%、6.1%、20.0%。

“貨幣政策適度放鬆後,信貸和貨幣增長都出現了回升態勢,這對投資的走穩無疑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新增信貸尤其是中長期信貸的回升,意味著投資回升的基礎已經具備。”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表示。

胡月曉認為,短期看當前實際投資增速的超預期回落並不具有持續性,投資偏弱狀態主要受當前風險防控成為政策重點的短期影響。上半年的PPP 、棚改、政府債務調整等都受到了限制,影響了當期投資增長,預計下半年政府主導的基建在上述因素消除後會恢復增長;更為重要的是,民間投資在2018年已顯現回升態勢,表明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正在積聚。

“可以看到一些合規的、有利於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強後勁的基礎設施項目最近陸陸續續在開工建設。從這個角度來講,未來幾個月基礎設施投資逐步放緩的趨勢會得到初步控制,甚至基礎設施投資有望緩中趨穩。”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日前表示。

下半年地方政府債發行正在加快速度。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章俊認為,畢竟基建補短板空間有限,從未來穩增長的長效機制來看,還是需要探索出臺相關政策來推動消費升級和激發民間投資熱情,例如結構性減稅、加大混改力度和加快向民企開放壟斷行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