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兵:從冰岩作坊到淘米王國 創業人生中三次經典轉身

寫在前面

近年的創新創業領域

"華科男"現象惹人注目

在互聯網、健康、在線教育等行業

湧現出上百家科技值高的創業公司

這些創業項目吸引風投超6億美元

他們站在"互聯網+"時代的風口上

立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上

在"華科男"精神的感染和影響下

華科男面世

意在推介華科男的創業故事

重大事件、心路歷程

讓我們走進華科男

認識並瞭解他

汪海兵:從冰岩作坊到淘米王國 創業人生中三次經典轉身

汪海兵

人物名片

汪海兵

1997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

電氣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系

加入記者團並創建"冰岩作坊"

任21屆華中科技大學記者團團長

開發"華中大在線"新聞網

2004年研究生畢業入職騰訊

譽為"QQ寵物之父"

2007年離職創辦淘米網

2011年公司在美國上市

回望剛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電影暑期檔,可謂硝煙瀰漫,高潮不斷。《大聖歸來》、《捉妖記》、《煎餅俠》……等品質和口碑皆優的電影,以其飆升的電影票房,接二連三地刷新了內地影業一系列榜單記錄。在這股IP引領觀影消費的浪潮中,連續五年以原創IP製作的"賽爾號"系列兒童暑期電影格外引人關注。

2015年7月,淘米網聯合愛奇藝、光線影業和卡酷少兒出品的電影《賽爾號5:雷神崛起》登陸各大影線。這也是淘米網連續5年推出"賽爾號"系列兒童電影的最新力作,至今已取得了超過7000萬的票房。作為國產動畫較為成熟的IP,歷經了6年品牌沉澱的《賽爾號》,正是淘米網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從2007年創立至今的8年來,淘米網已從最初的兒童遊戲網站向搭建兒童娛樂互聯網生態圈轉變,從單一的兒童網遊覆蓋到其衍生的系列產業——漫畫、電影、書籍、玩具、服裝、視頻……而主導淘米網這一轉型的正是其"80後"CEO汪海兵。

被稱為"華科男"典型代表的汪海兵,1997年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到2015年這18年間,創業的基因和能量一直伴隨著他,在其投身互聯網創業的人生道路上,有三次轉身堪稱經典。

棄"電"觸"網"——在記者團和冰岩作坊刻下印記

汪海兵:從冰岩作坊到淘米王國 創業人生中三次經典轉身

記者團三巨頭——汪海兵、趙飛鵬、楊俊

很難想象,當年17歲的汪海兵,是懷著怎樣的心情,離開家鄉安徽來到湖北武漢。如果他像大多數人一樣,在大學階段不折騰,按部就班地學習、畢業、工作,可能現在國內會多一個優秀的電氣工程師。但是,風靡中國兒童之間的"摩爾莊園"和"賽爾號"何時出現,將不得而知。

在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活動中心旁,有一棟6層樓房,側門邊掛著"華中科技大學新聞中心"的牌子,這裡就是華科新聞人的"聖地"——校報、電視臺、廣播臺、網站皆入駐於此。在四樓,有一間辦公室屬於記者團——創辦於1988年的學生新聞組織,它像磁鐵一樣,將不同院系中喜歡新聞的學生聚集起來,在校園激揚文字,揮斥方遒。入校不久的汪海兵,便加入了這個影響他一生的學生團隊,自此開始,他的人生軌跡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

高考語文只考了76分的汪海兵,在記者團開始了一段與文字糾纏的歷程。從團員一步步到擔任記者團團長,汪海兵留下了"我的大學就是我的記者團"的感概,他曾這樣總結這段經歷的收穫:學會了發現新聞並把它寫出來;學會專業之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結識了一批朋友。

2000年千禧之夜,同在記者團的汪海兵和趙飛鵬、楊俊、王念淳、秦蔭儒,來到學校南一門廣場,跪在矗立的毛主席像前,結拜成了兄弟姐妹。當時,發稿生猛的趙飛鵬(天翼)、楊俊(楊子江)和汪海兵(冰岩)在校園留下了"記者團三巨頭"的美名。

"海兵面善氣和,擅交際,人緣好,在學校非常吃得開,喝酒從沒醉過,唱歌就愛唱劉德華的《愛你一萬年》。"如今已是弼馬溫養車網創始人兼CEO的楊俊回憶到。對於汪海兵的大學感情生活,楊俊記得一次失戀讓汪海兵經歷了不小的磨難,"2002年冬天,我收到宣傳部江洪陽老師的短信,告知汪海兵失戀了,讓我和他聊聊。"在兄弟們的安慰下,汪海兵慢慢走出感情低谷。

1999年夏天是個重要的時間,汪海兵懷揣著一名記者的理想來到《北京日報》社會新聞部實習。這段苦辣酸甜的日子,汪海兵至今難忘。汪海兵接觸了社會各階層人物,採寫了20多篇新聞,讓部門主任對這名理工科學生刮目相看。當年一同實習的趙飛鵬,現在是《中國青年報》一名軍事記者,他記得汪海兵採訪時經常"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非常危險,"有一次在大柵欄附近暗訪'紅燈區',差點'失身'"。

這次北京之行,激發了汪海兵欲做無冕之王的熱情,卻不知一顆互聯網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在北京,他見識了網絡的神奇和威力,第一波互聯網浪潮正風起雲湧。"我要做學生自己的新聞網站。"離開北京之前,汪海兵的想法日漸清晰。

在學校支持下,以汪海兵網名"冰岩"命名的"冰岩作坊"誕生了。接下來10個月,汪海兵和小夥伴們自學了大量計算機書籍,在摸索中搭建起"華中大在線"新聞網。2000年5月26日,"華中大在線"以直播學校合校盛況正式上線,以躍然之勢出現在全校師生視野,給大家帶來了一種嶄新的"在線生活方式",這種資訊即在眼前的感覺,潛移默化的影響了無數華科學子。

多年以後,從華中科技大學走出的多隻學生互聯網創業團隊,都不約而同的承認,"華中大在線"和"冰岩作坊"對自己投身互聯網的啟蒙和示範效應。這是汪海兵當初萬萬沒有想到的,他推開互聯網的一扇門,不僅改變了自己,也讓更多人在這條路上與他同行。

不留校,進騰訊——成名"QQ寵物之父"

汪海兵:從冰岩作坊到淘米王國 創業人生中三次經典轉身

QQ寵物家族——Q哥、Q妹

"華中大在線"的成功推出,讓汪海兵獲得了計算機學院研究生的保送資格。2004年,汪海兵在研究生畢業時面臨著許多選擇——學校宣傳部希望他能留校,負責校園網絡的建設和管理,或者學校出資50萬扶持他創辦網站製作公司。

當時,研究生階段的汪海兵已做起了生意並嚐到了甜頭——給單位制作網站,他的客戶名單上除了學校絕大多數院系和部門外,還不乏長江證劵等校外單位。通過知識賺錢的這段經歷,讓汪海兵見識了商業和智慧的力量,同時也讓他敏銳地意識到網站製作行業門檻不高,可能很快就會被大量的競爭對手淹沒。

汪海兵決定追隨自己的內心,跳出學校去外面看一看,並把目標瞄準新浪、搜狐和網易三大門戶網站。當時,網易在學校開校園宣講會招聘程序員,汪海兵興沖沖地投了簡歷,結果被網易技術部無情拒絕。不得已,汪海兵在失落中向騰訊投了簡歷,兩天三面之後,最終成為騰訊在武漢招聘的兩名產品經理之一。

2004年9月,汪海兵入職騰訊網策劃部,這種失落的情緒一直伴隨著他並延續了將近半年時間。當時的騰訊正處於擴張初期,同年入職的150多名新人在前三個月處於無人帶、沒事幹的狀態。

"帶我的導師連吃飯都不帶我一起吃,他們一起吃飯,每天讓我一個人吃飯,我一個人到深圳,人生地不熟的……"2011年,汪海兵在上海交通大學一次演講中,回憶了這段初入社會的經歷和感受,時隔多年之後那段前所未有的失落感仍然讓他記憶猶新。

那三個月中,有的同事不堪忍受走了,有的留下來卻沉淪了。汪海兵做了一件事:體驗全世界所有互聯網公司的服務,並寫出了非常詳細的分析報告。汪海兵很享受這種寫作的過程,彷彿回到了在學校記者團寫稿的日子,儘管提交的報告領導從未回覆過,卻讓他對整個產品的體驗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

這種體驗,為之後QQ寵物的橫空出世奠定了基礎。2005年上半年,汪海兵提出要做一個桌面上的寵物,叫QQ寵物。這個不是遊戲也不是互聯網服務的產品,讓公司上下都不理解也不好看。馬化騰甚至和汪海兵打賭:如果QQ寵物項目一年能為他掙250萬,就算汪海兵優秀。

汪海兵從零開始搭建團隊,半年之後,一隻能幫主人傳遞消息、給好友送信的小企鵝成功活躍在用戶桌面上。在很短的時間裡,QQ寵物用戶達到了700多萬,並且在第一年為馬化騰掙下了2500萬。之後,汪海兵順理成章地成為騰訊互動娛樂事業部項目總監。

這個讓汪海兵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不存在而發掘出來的QQ寵物,是全世界最多人用的虛擬寵物。高峰時,QQ寵物有超過1.5億人擁有,並創造了一年四個億的收入規模。

告別馬化騰,自創淘米網——打造中國版迪斯尼

汪海兵:從冰岩作坊到淘米王國 創業人生中三次經典轉身

淘米三巨頭——魏震、汪海兵、程雲鵬

2007年夏天,汪海兵在深圳一次校友聚會上,透露出離開騰訊自主創業的念頭。當時QQ寵物發展以至頂峰,其中上百萬的兒童用戶,讓汪海兵敏銳發現了兒童互聯網市場的藍海。

在事業高峰時期,選擇離開去創造另外一個市場,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愛情給了汪海兵下定決心的力量。創業成功後,汪海兵從不諱言"為愛創業"。2007年9月,淘米網在上海落地生根。

這一次,汪海兵在騰訊三年間積累的人脈資源發揮了最大作用:人才和資金在最短的時間到位。聽見汪海兵對兒童互聯網市場的描述後,原騰訊技術部同事魏震和廣告部同事程雲鵬都是兩眼放光,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汪海兵的創業團隊,淘米網三巨頭正式成型——汪海兵汪海兵擔任CEO,主管產品和戰略;魏震為CTO,主管技術;程雲鵬為COO,主管企業日常管理和市場銷售。

同時,被汪海兵打造中國最大兒童社區夢想打動的還有曾李青。這位從騰訊退下的創始元老,在天使投資領域最成功的一筆就是投資淘米網。當年10月,曾李青聯合新浪資深副總裁王濱的近千萬元天使投資注入,為淘米網插上騰飛的翅膀。

2008年5月,淘米推出了第一款定位於7-12歲年齡階段的兒童社區遊戲《摩爾莊園》,一個暑假之後,汪海兵驚奇地發現摩爾莊園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兒童網絡虛擬社區,擁有了超過400萬12歲以下的兒童用戶。旋即又推出了第二款遊戲《賽爾號》,同樣大受兒童用戶好評。此時,淘米已經擁有 1.8億註冊用戶、活躍用戶達到3000萬-5000萬。一個橫亙在4-12歲兒童用戶年齡段的線上虛擬帝國已經形成了。2011年6月10日,淘米順利登陸紐約證交所,市值3億美元。

在汪海兵的規劃中,從2013年起,淘米網已進入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在成功打造了"賽爾號"、"摩爾莊園"、"小花仙"三大品牌的核心基礎上,將依託電影、電視、PC、移動四塊屏幕,在遊戲、影視、版權三大領域展開了拓展和嘗試,全力延伸覆蓋兒童群體的遊戲、影視、圖書、周邊、服裝、文具等一條龍產業鏈。

一路走來,汪海兵總是給自己定下一些新的更好的目標,盡力讓自己去達到。現在,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和機遇,汪海兵的夢想是做中國版的迪士尼,用未來十年的時間去構建一個在中國可以一代又一代影響家庭的綜合的平臺,做中國最受家庭喜愛的家庭娛樂公司。

2016年春季,上海將迎來內地首家迪斯尼樂園開業,對於打造"中國版迪斯尼"的汪海兵來說,更長的路在前方。在淘米官網,汪海兵寫給追夢者和圓夢者的一段話,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讓我們共同見證淘米夢的綻放和燦爛——


我們一直堅持"獨特、美妙、高品質",我們一直堅持"小雞快跑",我們一直堅持"不斷不卡不慢",我們一直堅持"對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的極致追求",我們一直堅持"讓孩子'哇'出來"。我們是擁有這樣文化和精神的夢想工程師團隊,我們一直追求真正的"互聯網精神和模式"。擁有夢想,擁有使命,執著地創新和追求,如果有一個地方有這樣一群人,這個地方就是實現夢想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淘米。

——Benson

汪海兵:華科男值得長期擁有

汪海兵:從冰岩作坊到淘米王國 創業人生中三次經典轉身

在母校2015屆畢業典禮上發言

尊敬的丁校長,各位老師,我們最親愛的師弟師妹們:

我真的很感動,因為我有這樣的一次機會,再次回到母校,回到瑜伽山下,回到那個畢業的季節,我真的要特別地感謝大家給我再一次經歷這麼精彩、難忘的畢業典禮的機會。

畢業,是一種很特別的滋味

我離開學校十年多的時間,母校在我的心裡,有時候就像我的第二個故鄉,時不時地,就惦記著想回來看看,但是每一次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我就在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在開始變老了。當我昨天回到喻園的時候,我特意沿著學校慢跑了五公里,我非常高興,因為我被一位同學攔下來問路,他親切地叫我"同學"。

今天的這場聚會,把我再次帶到了我畢業的年代。畢業,是一種很特別的滋味,一方面,我們有太多太多的不捨。我們不捨得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裡的點點滴滴,我們不捨得在這麼自由、寬鬆、有愛的環境下成長的點點滴滴,我們更加不捨得偶爾任性地睡懶覺,我們還不捨得在學校食堂裡有這麼方便這麼豐富,關鍵是這麼便宜的食物。我們還不捨得我們在這裡沉澱下來的諸多的友情,或許我們還有一些人非常不捨得在這裡經歷的那種感情,那份愛情。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今天你所有的不捨,都是真實的,今天我們再怎麼隆重地去珍惜這個時刻都不為過,因為,離別,就真的是離別。我從畢業這十幾年,我們班上同班同學27個人,這麼多年,其中有6位同學,我們從從畢業那天開始,就至今未曾相見。這,就是離別。

選擇未來,選擇優秀

我們還憧憬自己的未來,有時候我們因為憧憬自己的未來而忽略了去感受這種離別。今天我想簡單地跟大家分享我畢業之後幾個小的故事。

我和大家一樣,興沖沖地帶著對未來的憧憬離開了校園,去深圳騰訊工作。我發現跟我一起進騰訊的100多個應屆畢業生,在前三個月,就開始發現一些不一樣的路徑。我們有的畢業生剛進到公司,很快就發現他對這個公司的期望,和這個公司所給予他的有很大的落差。

我們那個時候,有的同學就開始說"騰訊也就這樣吧,也沒什麼"、"誒騰訊怎麼這樣天天讓我做一些跟我專業不搭的事情"、"怎麼天天領導、主管也不管我",有非常多的抱怨;然後,有一部分同學也很果斷,就說騰訊也就這樣,然後在還沒有工作多久之後也選擇了離開。那個時候的我,有一點不太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我那個時候,利用這樣的時間,在騰訊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寫了一組文章,三篇,名字叫"站在滕訊門外向裡看"。因為我是一個應屆畢業生,所以我還沒有被滕訊原有的東西所同化,所以我能看到這個公司很多不好的東西,所以我就把它寫出來。當我寫第一篇的時候,我就發給我的部門總經理,沒有反應;我在寫第二篇的時候,他開始回覆我,說:"你可以發現這麼多的問題,我們的使命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當我寫到第三篇的時候,我發現,他把這封郵件轉給了公司所有的管理層,公司所有的管理層都開始意識到,原來,一個應屆畢業生眼中的騰訊,是這樣的。所以我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那三個月的時間裡,把那個時候全世界最好的互聯網網站都做了體驗報告。

所以,師弟師妹們,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選擇,就是選擇拼搏,做,我們不要去選擇質疑,我們不要去選擇埋怨,這很可能是在座的各位進入到一個公司面臨的第一個選擇。我們只有能夠處理好你無所事事的時間,你才取得了比別人不一樣的信心。

後來我在騰訊,畢業的時候,第一年每個月大概六七千塊錢的工資,我要求我自己第一年一定要存下六萬塊錢的工資,加上我的年終獎。到一年半的時候,我大概手上有了十二萬的存款。面對十二萬的存款,我有了第二個選擇,我會選擇買房或選擇買車,大家會怎麼選擇?這是一個選擇,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因為和我同時進騰訊的同事,大部分人都選擇了買房,因為大家扛不住那麼快速增長的房價。有的剛進騰訊就開始在父母那兒拿錢在深圳買房。但是這個問題在我的心裡,我好像從來都沒有猶豫過。當我拿著我付完十二萬,還剩下兩千塊錢的一張卡,把我的那個車開回去的時候,我記得一路上開著熄了七次火。把車開回去的時候,我開始質疑自己,我為什麼會不自然地就做這樣的選擇。後來我跟別的同學交流,我才意識到,這是一種選擇未來,選擇優秀的選擇。

我們一定要相信,我們不會成為房奴,我們是這麼優秀的華中大學子。我經常用兩個維度來定位我自己。第一個,華中大是全國前十的高校,前十的高校每年也就畢業一萬個學生,也就意味著在我的同年人中,我是前十萬的人。大家知道跟你們同齡的人在全中國有多少嗎,至少超過一千萬,大概每年出生一千八百萬新生兒。於是我們就是那個TOP1的人,對不對,我們是一千萬當中的那佼佼的十萬,所以我們是TOP1。請問,如果連我們出去,這一輩子都擔心買不起房,我想,最應該擔心的不應該是我們自己,而是我們的總理。

所以,我們要選擇優秀,我們就是優秀的華中大畢業生,我們在哪裡,我們都應該佇立在百人面前呈現我們的優秀,所以未來的幾年,永遠不要和你的主管去提漲工資的事兒,你告訴他,我要的不是工資,我要的是成長。我相信十年後的我們比現在有成倍成倍的成長。這就是選擇。

相信最樸素的愛情

在騰訊工作的三年,我開始面臨的一個更加重大的選擇,我和我現在的太太,也就是你們的師姐,是00級,我們在學校,有曖昧無交往,我們畢業之後在一起,但是非常不幸運,她在上海,我在深圳。

我們記得兩地分離的日子有一年多的時間,於是乎我面臨一個選擇,我到底是選擇繼續留在騰訊,我有很好的未來,還是選擇追尋她到上海去。在座的各位有面臨這樣的選擇的嗎?

其實我沒有選擇,我真的現在想想,我沒有做任何的選擇。因為在我的心裡,我非常自然地就選擇了我一定要去上海和她在一起。我當時的想法非常地簡單,騰訊這樣的工作,我完全相信我可以再找到一份,但是一份你真正投入的愛情可能這一輩子你不會遇到太多次。

我相信這樣最樸素的愛情,所以我在這裡講這個的原因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畢業了之後,仍然要保有在學校裡面的那種純真簡單,我們要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大家畢業之後會發現,很多時候在破壞我們的信任,我們很多時候不敢再相信人,也不敢再相信除我之外的任何事情,於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所保留,並且在我們保留的時候我們還自以為聰明。

相信一切美好的東西

親愛的師弟師妹們,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這十幾年的感受告訴我,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國家最缺的就是擁有一顆單純的心,用一顆單純的心去執著地相信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們要全力以赴地去愛,去任性,去相信,我們要經歷的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我們不要做這個社會的附屬品和經濟單純的追隨者,我們更要在意每一個平凡時刻的悸動。我就是擔心我們面對每一件當下的事情,因為本能地考慮到各種利益得失而失去全力以赴去相信的本能;我就是擔心我們面臨每一個生命的選擇,因為各種雜音而失去全力以赴去追隨自己內心的能力;我就是擔心我們連面對祝福愛情這麼偉大的詞的時候,都開始膽怯。

最近有一種青年與中年交接的感覺,我這個人最獨特的,因為我總是跟比我大十歲的人在一起,所以什麼叫進入中年的感覺呢,就是我開始喜歡羅大佑的《山丘》,開始學會唱陳奕迅的《穩穩的幸福》,開始下班回家對著我兩個可愛的兒子,唱時間都去哪兒了。我會不經意地去注意我的頭髮是不是稍微往裡面去了一點,開始真的感受到自己作為這個社會的中心,壓力與責任,社會、家庭、工作都在等著我們去承擔我們的責任。

華科男值得長期擁有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大家未來的十年後就是今天的我。既然未來總是會來的,我們今天就要開始無法逃避的準備十年,既然未來是我們的,那我們就要勇敢地把它扛起來。離開是一段新的開始,在這裡做一個廣告,我非常建議大家,到各個城市快速地去尋找自己所在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友會,我是上海校友會的一員,我也熱烈去歡迎這一屆的畢業生加入上海校友會。對於母校,我建議大家做一個選擇,在懷念和相見之間,我選擇和校友們在一起,選擇時常感受華中科技大學對我的陪伴。

最後,因為我太太知道我要來演講,我就問她想要說些什麼,她思考了一會兒,很認真地對我說了如下幾句話,我給華科大師妹們一個建議,讓師妹們大膽地努力地買進華科男,華科男值得擁有並長期持有。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