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爲清朝做了什麼?

八歲就登基,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間為當時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同時他還維護了和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只看到了他的這些豐功偉績,卻沒有看到他一路走來的心酸歷程。今天就讓我們走入康熙的生活中,去真切的感受這位皇帝這一路的艱辛吧。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其實當時康熙並不是嫡出的,但為什麼最終他被立為皇上了呢?因為在他出生之時得過天花因此就具有免疫,基於各種原因就把他立為皇上。其實在他的童年時期是很可憐的。我們都知道皇室出生的孩子,一處出生就要離開父母的身邊,康熙也是這樣。在他少年的時候,他得了天花,當時的這個病大家都很懼怕,擔心會傳染到自己的身上,於是康熙只能搬到遠離皇宮的一個偏院去住,直到四五歲的時候才回到皇宮。在他年幼的時候不僅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而且在他不到十歲的時候,他的父母相繼離他而去。父母雙亡,這對年幼的他來說,這是一場沉重的打擊。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年少的康熙十分好學,每天到三更半夜仍然能夠看到他的房間的等火是亮著的。其實我們都知道在順治去世之前,他把鰲拜等四位大臣留給了康熙用,並告訴他們是可用之才。但是順治沒想到他們幾個最後都做了不利於清王朝的事情。當時康熙就發現鰲拜這個人本質是壞的,應該儘早除掉他。於是在康熙八年的時候,他就用訓練拳擊手的方法除掉了鰲拜。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除掉鰲拜之後,還有一個人就是吳三桂。但是這個人不可以隨便就除掉他,因為他背後的勢力是他的舅舅。吳三桂家中勢力也是很大的,曾經他還在衡州這個地方稱帝,由此可見他的狂傲了吧。後來他也被康熙給打敗了,但是他的子孫並不服氣還想捲土重來,然而清軍打了過來,他的子孫也沒有活下來了。這樣,康熙又除掉了自己的一個對手。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在康熙剛解決了三藩的問題之後,臺灣又出問題了。當時臺灣是由鄭氏鎮守的,但是慢慢地他就想把臺灣獨立出去了,然而關乎領土主權的問題,還是最大的島嶼,這一點是堅決不能夠讓步的。並且當時大清的軍隊才耗損不久,已經經不起大的折騰了,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鄭氏才敢這麼胡來。本來康熙派遣了談判的人想要去和鄭氏用私調解的方式來解決,然而鄭氏的態度很堅決,並不打算就這樣了,於是康熙就特別生氣,就直接告訴他要在康熙22年的時候,武力收復臺灣。這下把鄭氏給整蒙了,為什麼康熙要告訴自己日期,並且還這樣不懼怕呢?還來不及細想在清軍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清軍全力以赴,成功收回臺灣,此次戰役成功輝煌,並且為解決臺灣的問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為什麼康熙要明確地告訴鄭氏自己攻打的時間呢?其實很好理解,他這麼做一來放了一個煙霧彈迷惑了鄭氏,另一方面也可讓自己的隊伍有休整的時間,更好的迎戰,並且這樣一來鄭氏也會全心全意地去準備防禦的事情,而不會再去騷擾沿海的居民生活了。而且從一個更廣的方面來看,當時大清還是農業種植為主,而這些收入是要靠那些沿海的居民的,如果一個國家連基本的財政收入都滿足不了,那真的是相當危險了。因此,從原則上來講,收復臺灣這件事必須立刻馬上完成!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年少的不幸,並沒有伴隨他的一生,反而他因為這樣的經歷把自己鍛鍊的更加的堅強,更好的取利國家大事,因此順治選他當皇帝也是有道理的;在面對大臣造反的時候,他並沒有亂了自己的陣腳,他暗地裡訓練,挑選最佳時機,成功擊敗了敵人;當國家主權要被瓜分的時候,他並沒有因部隊休整而怯懦,他勇敢迎戰,最終取得了成功......

童年的不幸,一生雄才偉略,康熙為清朝做了什麼?

在他在位的時間內,恢復了國家的經濟,使得清朝成為世上人口最多、佔地面積最廣的富饒國家。並且到了康熙中期的時候,社會被荒蕪的土地已經沒有了,所有的土地都被開墾出來,正因為如此米價也下降了不少,減輕了當時老百姓的負擔。能夠被百姓所稱道的皇帝,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就他在位期間所做的這些貢獻,其他的皇帝好像沒有一個人有他做得多。難怪他能夠流芳百世,是有原因的,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好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