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重倉股表現慘澹,原來其靠這個賺錢

隨著三季報的披露,又提供了諸多數據可研究,一方面是我們看到不少白馬股三季報增長,卻出現了明顯的跳水,無論是貴州茅臺,還是萬華化學等白馬股更是讓股民見識了到白馬股一旦調整,也很犀利;另一方面是國家隊基金的退出,引發了股民熱議,這是利好,還是利空呢?玉名認為作為

股民首先要明白,市場中各路資金的盈利模式,比如說國家隊資金的操作手法,外資的運營模式,機構投資者的諸多考驗因素等,這樣才能明白為何很多個股這些主力資金介入不漲反跌,但其依然不撤離,股民盲目跟風會很慘。還有類似估值、業績等因素如何通過資金、趨勢體現,供大家研究。

國家隊退出與持股陷阱效應分析

​ 基金三季報繼續發佈,首份“國家隊”基金三季報——易方達瑞惠發起式基金三季報日前披露。公告顯示,截至9月30日,該基金股票投資、債券投資、貴金屬投資、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項目配置均為零,表明基金確已空倉。該基金期末的基金淨資產降至2億元以下,為1.577億元,相比期初(年中)的規模縮水99%。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內,該基金期初份額120.1億份,期末份額,1.23億份,期內總贖回份額118.87億份,贖回比例99%。這也預示該基金的主要持有人證金公司,已經基本完成資產贖回。該基金三季報還特地提示,基金已經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不足200人的情形,面臨清盤。這也是國家隊資金逐步撤離市場的重要表現,尤其是招商豐慶A在10.24日晚公佈的三季報,也是類似的情況,國家隊基金已經全面清盤了。

國家隊重倉股表現慘淡,原來其靠這個賺錢

​ 股民第一反應,會琢磨這是利空,還是利好呢?玉名認為這消息本身是中性,國家隊基金的資金量不大,但國家隊資金對市場的影響力大,也成為不少投資者的遮羞布,每逢調整,總想著國家隊救市,而不從市場角度去控制風險。包括從2015年下半年資金槓桿破裂之後,期初是有一批資金選擇止損離場的,而隨後聽到了國家隊入場,不好資金放棄了撤離,結果市場救市失敗,再度跳水,一大批資金爆倉,結果導致了更大幅度下跌。如果說,股民能夠放棄幻想國家隊行情,那麼這就是利好。

國家隊重倉股表現慘淡,原來其靠這個賺錢

​ 從這3年來操作來看,國家隊模式就是幾乎將A股買個遍,然後哪個漲了,就跑;不漲就不動,所以倉位就是不斷下降,有過小幅補倉,但解套和贏利的就撤出了。而且除了股災第一波,後面鮮有實際意義維護穩定或推動反彈的動作,更多地還是減倉為主,國家隊和平準基金的操作模式還是差很多,並沒有起到穩定市場作用。但股民似乎格外熱衷國家隊,一跌了,就說國家隊跑了,導致下跌;或者說國家隊沒操作,就不會漲,這個邏輯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大部分股民就是把國家隊當做一個遮羞布,只要看不懂行情,漲也是國家隊,跌也是國家隊。

國家隊重倉股表現慘淡,原來其靠這個賺錢

​ 從實際情況來看,股民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資金規模,盈利模式,不能盲目跟風大資金,尤其是一些股民覺得,國家隊都被套了,有啥可怕,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以國家隊資金的匯金、證金為例,一度幾乎買了所有上市公司,而且很多被套後無法操作,作為融券標的提供給券商,一年利息收入也不菲,但股民卻無法有這樣的收入

國家隊重倉股表現慘淡,原來其靠這個賺錢

​ 此外,之前文章《選股、買股、操作系列之一個股操作體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19180814584979中也提到過,很多個股是隻能研究不能買的,比如說南山鋁業,國家隊資金扎堆,基金、社保等投資者都有介入,但該股一年多始終下跌,如果股民盲目跟風,會賠的很慘,這些必須進行反思。不僅如此,包括機構扎堆的白馬股,外資介入的獨角獸,實際上很多類似的因素都值得股民思考,並不是說大資金買的個股都是可以參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