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方式是否可取?

ghchjbj


“早好,午飽,晚少”,放在過去,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放在當下,很多人都能明白並理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認知度在提高,科普的水平在提升,對健康的生活的控制與平衡,營養學家提出來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食一日三餐,早餐是一天中開啟能量和活動最重要的一頓飯,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對於孩童,都是一樣的,而孩童的生長髮育不同,更應該做到科學合理的飲食,避免過胖或過瘦營養不足,好的體質是一切的基礎,而好的飲食習慣就是保障~


早好:指的是要吃的好,食物多樣,營養全面,合理搭配,提供一天的能量開端

午飽:指的是中午要吃飽,一天過半,午餐是保障下午精力充沛,能量供給的重要一頓

晚少:指的是攝入量適當減少,相對於午餐和早餐的量,晚上大部分是睡眠時間,身體的能耗降低,攝入太多會轉成脂肪,造成肥胖或消化不良,引起各種不適或者疾病,所以少,是自己控制攝入量,7-8成飽為佳~


所以早好,午飽,晚少是從科學又實際的角度出發提出來的合理的健康生活模式,正確且可行!


我是海燕的廚房,國家高級營養師,同時也是一名美食博主,喜歡研究吃喝和養生美食,更樂意給家人做各種營養美食,你還希望吃點啥,學點啥?可以關注我的微公號:海燕的廚房,或者微博搜索:海燕的廚房,大量的私房美食和營養科普和你分享~,多多關注此號,天天更新美食,帶你提升廚藝哦


海燕的廚房


這句話是對的,但定義很重要。

早上吃好,意思是吃的質量要高,這裡的質量更多的體現在營養的均衡上,不僅要有主食還要有至少兩種以上的蛋白質食物和至少一樣的蔬菜水果。這裡要重點說的是牛奶雞蛋,豆漿油條這樣國民喜歡的搭配其實是不合理的,並不符合早上吃好的理念。因為牛奶和雞蛋本身雖然富含高蛋白,但它們提供的優質蛋白主要是供給身體結構的,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而早晨的人體卻是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油條在高溫油炸過程中,營養素被破壞,併產生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不利,豆漿也屬於中脂性食品,這種早餐組合的油脂量明顯超標。

中午吃飽,意思是中午的主食和菜餚都要吃夠,食材品種儘可能多一點。

晚上吃少,可不是說少吃一點,寧願餓著,這裡的少是熱量要少,科學研究發現:人體80%以上的病是飲食不當引起的,尤其是晚飯,吃不對等於慢性自殺!晚上最忌諱的食物就是高油脂食物,會加重腸胃、肝膽負擔,引發內臟疾病。高鈣食物,容易結石,和高糖食物糖分轉化成大量脂肪,會引發肥胖及心血管病。所以,晚上多吃粗糧,粗糧薯類特別好,可以緩解便秘,還能預防三高。晚飯吃到7分飽就行,細嚼慢嚥,細嚼慢嚥不僅有助於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還能控制食量、穩定血糖、保護牙齒。


藥療君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三餐時間變得很緊張,很多上班族和學生早餐隨便解決甚至不吃,午餐隨便吃快餐外賣應付,晚餐又常有飯局。

長期這樣的飲食,結果發現不僅體重增加了,有些慢性疾病也會找上門。

那怎樣吃才是合理的三餐搭配呢?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方式是否可取?

下面超哥為你說一說。

答案搶先知: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很全面。

1.經過一夜後,胃處於空虛狀態,需要補充能量,所以早要吃好

2.午餐作為承上啟下的一餐,需要吃的飽以補充早上的能量消耗,以及儲備下午能量,所以午要吃飽

3.為了保持健康和預防肥胖、三高,晚上要控制飲食,所以晚要吃少

三餐的合理分配應以能量分配為標準。

準確來說,對於正常人:

早餐提供能量佔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提供能量為35%~45%,晚餐為25%~35%

【早餐】


早餐是必須要吃,而且早餐這一餐特別的重要

一上午的學習和工作需要消耗大量腦力和體力,需要提供足夠的營養和能量,所以在生活方式上應把早餐放到較為重要的位置。

如果只是短時間內不吃早餐,還看不出來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如果長時間空腹開始上午的工作和學習,那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了。

有關專家分析:

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其次靠脂肪的分解氧化。

早飯與頭一天晚飯間隔時間比較長,胃處於空虛狀態,不吃早餐會使人體血糖不斷下降,造成思維混亂、反應遲鈍、精神不振[1]。

另外,不吃早餐易引發肥胖等問題。

在食物品種上:

可以選擇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如:

一杯豆漿或牛奶,1只雞蛋,適當穀物粗糧,適量的蔬菜和水果。

對於上班族:

準備早餐時間匆忙,可以選擇泡一碗麥片和一個雞蛋

這樣既方便,又可以滿足早餐的能量供給,保證早晨能量充足,精力充沛。

【午餐】


午餐作為一日的中間一頓,既要補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為下午的工作和學習儲蓄能量。

午餐不能簡單解決,要儘量做到:

營養素齊全、能量供給充足、達到每日能量攝入的35%-45%

午餐要保證:

1.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穀物粗糧提供;

2.優質蛋白質的補充,高質量的蛋白質的來源可以是魚,肉,豆製品等;

3.適量攝入脂肪

【晚餐】


晚餐不多吃,但也不少吃,最好控制晚餐的能量供給在一日的25%-35%之間。

晚餐飲食應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這些食物不但影響夜間的睡眠,而且易引起發胖。

晚餐要以

富含維生素C和粗纖維的食物為主。

這類食物既能幫助消化、防止便秘、又能供給人體需要的纖維素和微量元素

而且:

纖維素具有類似填充劑的充盈作用,可以給人以飽腹感,避免攝入過多的能量,有利於維持健康體重。

【總結】


一日三餐的合理飲食對於保持健康,遠離疾病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

1.別用忙碌做藉口,少了早餐

2.別用快餐打發午餐

3.別為了減肥而不吃晚餐或者晚餐聚餐而暴飲暴食

合理安排三餐飲食,健康從每天一點點積累。

“超哥話食”一直和你一起關注飲食健康,有任何疑問歡迎評論區評論。

參考文獻

[1]夏順群.一日三餐的合理營養搭配及禁忌[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0):2984.


超哥話食


這句話不完全對, 取決於如何定義“好”。許多營養、保健概念背後,往往有食品公司暗中支持,以達到推廣產品的目的。賣牛奶的告訴你,牛奶補鈣;買橙子的告訴你橙子富含維他命C。其實比橙子維C高很多的水果有很多,唯獨記住橙子是營銷的結果。早餐吃好這個概念亦然。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句話最早出現於1917年的健康雜誌《Good Health》上,該雜誌由約翰·凱洛格醫生編輯,而這位醫生在此20多年前與其兄弟一起發明了精製的早餐玉米片。

西式早餐主要以穀物、糖、牛奶為主,而大多數中式早餐也好不到哪去,粥粉面、包子、油條,澱粉和碳水化合物是少不了的。我們傳統認為“好”的早餐,往往是糖分炸彈,而過度的糖份攝入,往往給現代人帶來各種健康隱患。

劍橋的生化博士 Dr. Terence Kealey 在2010年被診斷出Ⅱ型糖尿病之後,開始注意飲食。他遵從醫囑早餐多吃主食,不喝酒,但卻發現早餐後血糖飆升得比其它餐更快。作為生化博士,他開始嘗試不吃早餐,嚴格限制主食和糖分攝入,多吃蔬菜、堅果,反而讓血糖逐步降低並逆轉了糖尿病。他由此進一步研究並發表了《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深入闡釋關於早餐的一些誤區。

1. 對於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早餐並非必要的。這是因為早餐會引起胰島素飆升,加重胰島素抵抗。

2. 許多人發現吃早餐餓得快,不吃早餐反而不餓。主要原因是皮質醇於早上6-9點之間最高,皮質醇會導致胰島素大量分泌,起到迅速降糖作用,導致血糖過低,讓人產生飢餓感。

3. 關於不吃早餐容易得膽結石的原因主要是源自低脂 飲食跟經常性節食導致的膽汁膽汁不蠕動。

4. 早餐建議多吃雞蛋、堅果、蔬菜、水果,也可以考慮防彈咖啡,儘量避免碳水化合物。


林珂小林手


【2018-3-18文字618參謀長20】

早吃好了,午吃飽,晚吃少的這種方式是可取的。

其實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從營養方面,能量方面來考慮前人總結的俗語,都是比較言簡意賅,富含深刻的含義的。

我們先來好好的解析一下,早吃好,人們以前就感知到早吃好就說明早餐的重要性,現如今很多小白領,上班族或者是早上很早就工作的那幫工作者他們往往忽略了早餐的重要性,覺得還是早上多睡一會兒吧,早餐就不要吃了,跟午餐一起吃吧,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我們的胃在經過了一夜的飢餓之後,早上是特別需要營養物質的,那麼這個營養物質不是說來一頓油炸的油條或者是鹹菜,一系列的食物能滿足的,他需要的是溫和的,沒有刺激性的,而且營養物質均衡的食物,所以說,前人會總結出早吃好。

關於午吃飽,中午吃飽了就可以,不要多吃,很多人中午早上和在一起吃,稱之為早午餐,就會吃很多很多吃的撐。吃完飯後還會睡一覺,這樣餐後血糖急劇升高,不利於身體健康。

晚吃少,這三個字可以送給正在減肥的你晚吃少也是前人對肥胖者的,或者是對未來的一種預示,這句話在很久之前就會就有了,說明前人知道晚上吃多了不好,因為很多人晚上吃完飯後不怎麼運動,直接就休息了,當吃很多之後,內臟會增加負擔胃腸道也會增加負擔,睡眠質量不會好,還會引發肥胖,為什麼現在的肥胖率那麼高,就是因為早上沒有時間吃飯,中午對付一頓晚上好好的吃一頓大餐,導致了體重直線上升。因為只有晚上有時間了,然後一家人坐在一起,穩穩當當的,也不用著急,一吃就吃多了,所以說晚上一定要吃少。

參謀長~高爽(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藥學學士、營養學會會員、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營養海賊團


非常可取,有人總結說一日三餐是這樣的:皇帝的早餐,大臣的午餐,乞丐的晚餐。

一日三餐不必追求精緻,粗米大糧或許更好,隨心所欲就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有病需忌口的不在此列),堅持原則是:適量!適量!適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一日之餐在於晨!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適量蔬菜(涼拌為主)+適當蛋白質(牛奶、雞蛋、豆漿等)+一份營養主食(粥、麵包、饅頭、花捲等)+飯後一樣水果;

午餐是下午保持旺盛精力的保障:蔬菜(炒、燉、蒸)+主食(米飯、麵食)+蛋白質(雞、鴨、魚、肉……等)適量+飯後水果(飲品);

一夜安眠在晚餐,根據自己的習慣,晚餐簡簡單單:(有不吃晚飯用水果來代替的不在此列)蔬菜必不可少,適量主食,一份蛋白質,飯後適量水果。

一般晚飯不要太晚,最好七點以前,飯後不要立即睡覺。

喜歡熬夜的年輕人夜宵也不要太晚,更不要貪多,要適時、適量。

民間人云:用餐只需七分飽,健健康康活到老!還有一句:管住嘴巴邁開腿,快快樂樂不後悔!


這裡是唐山


美食坐家個人認為,“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方式看似科學,其實是沒有什麼可取的,甚至可能誤導人,耽誤事。   

持這樣觀點的人認為,早晨是一天的開始,所以要吃好,以應付一天的消耗。這就是一個非常荒唐的缺乏生活常識的說法。試問你中午是不是不吃飯?晚上是不是不吃飯?如果都吃,那麼早上的飯怎麼可能影響到中午以至晚上呢?如果早餐要吃“好”,請問午餐和晚餐有什麼理由不吃“好”?他們嘮叨“晚吃少”的理由是什麼晚上活動少,吃得多的話會造成消化不良,脂肪堆積。其實,除了退休在家且無晚輩需要照顧的老人,全中國有幾個城裡人是過著“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生活的?我倒見過許多人是白天坐班,晚上活動反倒多一些,時間也持久一些,晚餐如果吃少了,豈不要餓肚子?   

總之,吃飯的事,應該因人而異,把握“營養、平衡、綠色”的原則才是可取的。


美食坐家


現代營養學家在害人自己也不知道,跟著西方人的屁股轉。人當睡眠的時侯,氣行於臟腑,血行於四肢和肌膚,各自循環25周,於早晨在睛明穴交換。所以早晨的胃動力較弱,宜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自古以來早餐食粥,就是易於消化,不給胃增加壓力,要知道,胃需要的氣血最多,才有足夠的動力消化食物。


老翁56


早上吃的好,中午要吃飽,晚上吃的少,這樣的吃飯法肯定有好處。早上七點至九點按中醫理論是胃經當令,九點至十一點是脾經當令,也就是說從早上七點到上午十一點,是脾胃當令,早上吃的好,因脾胃吸收運化好,高蛋白也容易吸收消化。中午吃的飽,中午是一天的中間環節,多吃有力氣,再一個就是下午一點到三點是小腸經當令,小腸是吸收食物的主要心腑,也容易吸收營養。晚上,要少吃,吃的多了不容易消化,也容易長肉,晚上睡覺用的熱量也不多,熱量小還容易入睡。


步步高141276651


平時,工作很忙的時候沒時間,會簡單應付一下,但也會注意營養搭配。工作不忙或休假有時間,會逛逛市場買食材,自己動手做菜。早晨趕時間上班,不可能吃得有多好;中午在單位,能吃飽,但營養肯定不充足。所以,要吃好、有營養,肯定得晚上在家做豐盛點。還有,有時候突然想吃什麼,就買什麼,或回家自己做。人生苦短,作為一名吃貨,我不會刻意委屈自己的嘴,想吃就吃,管他什麼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