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一畫|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名稱】孔雀開屏圖

【年代】清

【作者】郎世寧

【現狀】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尺寸】103 x 120 CM

【材質】絹本 設色

《孔雀開屏圖》是意大利籍清宮廷畫家郎世寧中西技法融合的成功之作。作品描繪的是繁花似錦的庭院之中,一隻雄孔雀正在對著一隻雌孔雀展開美麗的尾翼,以吸引它的注意。作品中山石採用中國傳統的“青綠山水”畫法,並細加點苔,樹木枝幹以及孔雀的身體又採用歐洲明暗畫法,以突出立體感和細部的結構變化。牡丹花采用中國傳統工筆畫法,而玉蘭及海棠卻又加入西方繪畫的明暗變化,葉片上有光影的折射,質感突出。地面也以色彩全部鋪滿,不似傳技法中的留白,空間上透視感增強。

每日讀一畫|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乾隆二十三年(1758)六月,西域哈密進貢孔雀,乾隆皇帝作有〈孔雀開屏〉御製詩並書於畫上。同年七月十二日《活計檔.如意館》記錄:「著郎世寧畫開屏孔雀大畫一軸,補景著方棕、金廷標合筆,用白絹。」乾隆皇帝對此畫創作指示非常具體,實為中西「合筆畫」的上乘之作。

每日讀一畫|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局部

孔雀雄者有橢圓尾屏,五年尾長可至二、三尺。平時收攏於身後,伸展開來羽色金彩煥目。畫面皇家園囿青綠疊石造景,旁植玉蘭、牡丹、海棠,具有「玉堂富貴」之寓意。

孔雀與牡丹並存,象徵著美麗、美滿的愛情,象徵著家庭幸福、富貴,有神聖、吉祥、喜慶的美好寓意。在我國,孔雀被視為是才華和優美的體現,他是古代傳說中“鳳凰”的化身,象徵著擁有權力、美麗和智慧的女子,而牡丹被譽為“萬花之王”,花大色美、雍容華貴,是富貴和美滿的象徵。

每日讀一畫|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局部

乾隆在畫上親筆御題:“西域職貢昭鹹賓,畜籠常見非奇珍。珠毛翠角固可愛,孚卵成雛曾罕聞。數歲前乃育兩殼,雞伏翼之領哺噣。淋滲弱質隨雌雞,老雀籠中情反邈。三年小尾五年大,花下開屏金翠簸。 粹羽映日煥輝輝,圓眼凌風張竹。低飛嫩高屋簷,繡■雙窺玳瑁簾。招之即來拍之舞,那慮翻翱蔥嶺尖。於禽亦識土產好,菁莪■樸風人藻。盈廷濟濟故未能,離文獨攬慚懷抱。”

每日讀一畫|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局部

郎世寧,1688年生,1766年逝世,意大利米蘭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年輕時在歐洲學習繪畫,曾為教堂繪製聖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到京後約於雍正元年(1723)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繪畫技法,既講究西方繪畫中的立體效果,注意透視和明暗,重視寫實和結構準確的合理性。由於他能畫並精通建築學,曾參與增修圓明園建築工事。擅畫肖像、走獸、花果、翎毛尤善畫馬。所作大多以西畫法入絹紙,略參中法,以寫實為工,專注形似。他將歐洲的繪畫品種和方法傳授給中國的宮廷畫家,為中西文化藝術的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頗得皇家青睞。去世後葬於北京阜城門外。


每日讀一畫|清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